【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聚氨酯发泡塑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改性
,具体的说是一种改性聚氨酯发泡塑料。
技术介绍
聚氨酯(polyurethane)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是由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反应制得的一类主链上带有重复-NHCOO-基团的聚合物的总称。根据所用原料官能团数目的不同,可以制成线型结构或体型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由于聚合物的结构不同,性能也不一样。利用这种性质,聚氨酯类聚合物可以分别制成从液体到固体、从软质到硬质的涂料、黏合剂、塑料、纤维、橡胶等各种不同性能和类型的聚氨酯制品。聚氨酯材料是目前国际上性能最好的保温材料,由于含极强性的氨基甲酸酯基,不溶于非极性基团,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韧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粘合性。聚氨酯发泡塑料是一种较好的原材料,是由聚醚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在发泡剂作用下制得的泡沫制品,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声学性能和耐化学品性能等,广泛应用于冰箱、冷柜、建筑节能、沙发、床垫、鞋材、高档家具等领域。关于聚氨酯的介绍可见《聚氨酯工业》期刊,但是现有技术中改性聚氨酯发泡塑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聚氨酯发泡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分数原料组成:异氰酸酯20-30份、聚醚多元醇21-27份、发泡剂0.6-1.3份、对苯二酚-双(p-轻乙基)醚0.3-0.7份、改性碳纤维3-7份、无机中空微球1-1.5份、含甲酸酯结构的化合物0.1-0.2份、环氧树脂7-9份和纳米级聚氯乙烯粉末10-16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聚氨酯发泡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分数原料组成:异氰酸酯20-30份、聚醚多元醇21-27份、发泡剂0.6-1.3份、对苯二酚-双(p-轻乙基)醚0.3-0.7份、改性碳纤维3-7份、无机中空微球1-1.5份、含甲酸酯结构的化合物0.1-0.2份、环氧树脂7-9份和纳米级聚氯乙烯粉末10-1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氨酯发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为主料与辅料按照7:1.5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所述主料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和甲基膦酸二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辅料为六亚甲苯二异氰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氨酯发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正戊烷和去离子水按照10:3的质量比混合后的混合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氨酯发泡塑料,其特征在于:改性聚氨酯发泡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同时放入发生器的反应桶(2)内,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完成后加入发泡剂和含甲酸酯结构的化合物,加热至120-135摄氏度,压力值为1.3-1.8mpa,混合时长1-3小时,得到初步改性塑料;
S2:将S1中发生器的反应桶(2)内得到的初步改性塑料中依次加入对苯二酚-双(p-轻乙基)醚、环氧树脂和纳米级聚氯乙烯粉末,搅拌3-4小时,在搅拌进行前三分之二的时间的过程中温度控制在60-90摄氏度,压力值为1-1.2mpa;
S3:将S2中搅拌时长进行至三分之二时,依次于发生器的反应桶(2)内加入改性碳纤维和无机中空微球,加入改性碳纤维和无机中空微球后温度按照每分钟10摄氏度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00-310摄氏度,压力保持不变,升温后进行保温1-2小时,得到改性聚氨酯发泡塑料;
S4:将发生器的反应桶(2)取出,倒入模具内进行浇筑,得到改性聚氨酯发泡塑料制得的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性聚氨酯发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包括壳体(1)、反应桶(2)和电机;所述壳体(1)为桶状结构;所述壳体(1)上方盖有密封盖(11);所述电机固连于密封盖(11)上表面,且电机的驱动轴穿过密封盖(11)设置并于密封盖(11)下方固连有转轴(12);所述密封盖(11)下表面与壳体(1)接触的周圈...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