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合片装置及装有合片装置的合片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976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4:14
一种线性合片装置及装有线性合片装置的合片机,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支撑板、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的第一合片机构以及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的第二合片机构,第一合片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的第一转辊以及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的第二转辊,所述第一转辊周壁上等间距一体设置有若干第一压合凸棱,所述第二合片机构包括支撑平台、设置在支撑平台正上方的第三转辊以及用于同时驱动支撑平台与第三转辊在两个支撑板之间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第三转辊周壁上一体设置有第二压合凸棱,所述第二压合凸棱与支撑平台之间留有第二间隙。其优点是:使用机械代替了人工,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和人力成本,而且两层聚酯薄膜带被牢固的压合在一起。

A linear laminating device and a laminating machine equipped with lamin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性合片装置及装有合片装置的合片机
本技术涉及集邮册制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线性合片装置及装有合片装置的合片机。
技术介绍
集邮册是保存收藏邮票必备的册子,在集邮册中,每一页都有若干用聚酯薄膜制成的插兜,以便于集邮爱好者放置邮票。当前集邮册上的插兜都是由两片聚酯薄膜粘接形成的,而且在制作插兜时,采用手工涂胶,人力成本高,且效率低下,粘贴形成的插兜易出现粘贴不牢固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性合片装置及装有线性合片装置的合片机,以解决上述插兜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人工制作,人力成本高,效率低下,粘贴形成的插兜易出现粘贴不牢固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线性合片装置,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支撑板、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的第一合片机构以及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的第二合片机构,所述第一合片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的第一转辊以及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的第二转辊,所述第一转辊周壁上等间距一体设置有若干第一压合凸棱,所述第一压合凸棱与第二转辊之间留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小于两层聚酯薄膜的厚度;所述第二合片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的支撑平台以及设置在支撑平台正上方的第三转辊,所述第三转辊的轴线与第一转辊的轴线互相垂直,所述第三转辊周壁上一体设置有第二压合凸棱,所述第二压合凸棱与支撑平台之间留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小于两层聚酯薄膜的厚度,所述第二合片机构还包括用于同时驱动支撑平台与第三转辊在两个支撑板之间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机械代替了人工,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和人力成本,而且两层聚酯薄膜带被牢固的压合在一起,不易分开;在使用时,两层聚酯薄膜带叠在一起,然后穿过两个第一转辊与两个第二转辊之间的间隙,随着两层聚酯薄膜带的间隙性传输,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会发生转动,同时由于第一压合凸棱与第二转辊之间的间隙小于两层聚酯薄膜的厚度,所以当两层聚酯薄膜从第一压合凸棱与第二转辊之间的间隙穿过时,两层聚酯薄膜对应的部分会受压结合到一起;当两层聚酯薄膜带处于运动状态时,第三转辊和支撑平台位于聚酯薄膜带的一侧,不与聚酯薄膜带接触,当两层聚酯薄膜带处于停止状态时,第三转辊和支撑平台会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由靠近一个支撑板的位置移动到靠近另一个支撑板的位置,在第三转辊和支撑平台的运动过程中,两层聚酯薄膜位于第三转辊与支撑平台之间的间隙中,同时在第二压合凸棱的作用下两层聚酯薄膜对应的部分会受压结合到一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的第一滑轨以及滑移连接在第一滑轨上的滑动块,所述支撑平台固接在滑动块上;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的第二滑轨以及滑移连接在第二滑轨上的连接件,所述第三转辊转动连接在连接件上;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同时驱动滑动块与连接件分别沿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在两个支撑板之间往复移动的驱动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件可以同时驱动滑动块与连接件分别沿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在两个支撑板之间往复移动,而第一滑轨和滑动块的设置可以提高支撑平台在两个支撑板之间运动时的稳定性,避免支撑平台的晃动;第二滑轨和连接件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三转辊在两个支撑板之间运动时的稳定性,避免支撑平台发生晃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板相互背离一侧的支撑件、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撑板相互背离一侧的转轴以及固定连接在转轴两端的皮带轮,所述转轴沿竖直方向穿设于对应支撑件并与支撑件转动配合,所述驱动件还包括第一皮带、第二皮带以及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皮带套在位于两个转轴下端的皮带轮上,所述滑动块与第一皮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皮带套在位于两个转轴上端的皮带轮上,所述连接件与第二皮带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一个转轴转动,从而通过皮带轮带动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转动,从而带动滑动块和连接件分别沿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皮带轮为外周侧加工有齿的同步带轮,所述第一皮带和所述第二皮带均为与皮带轮适配的同步齿形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驱动件的传动精度更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与第二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上端与滑块固接的连接杆以及固接于连接杆下端的U形板,所述U形板包括横板以及固接于横板一侧的两个纵板,所述横板背向纵板的一侧与连接杆固接,所述第三转辊转动连接在两个纵板之间,所述滑块与第二皮带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将第三转辊与第二皮带连接为一体,而且第三转辊与两个纵板转动配合可以使得第二压合凸棱可以与支撑平台更好的配合将两层聚酯薄膜压合到一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滑轨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外凸的呈T形的第二滑道,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与第二滑道滑动配合的第二滑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滑道和第二滑槽的设置可以提高滑块沿第二滑轨滑动的稳定性,避免第二滑块发生晃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上侧开设有供第二皮带插入的插槽,所述滑块背向第二滑槽的一侧开设有与插槽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设置有与螺纹孔适配的顶丝。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滑块与第二皮带连接到一起时,工作人员可以将第二皮带插入插槽中,然后通过拧紧顶丝将第二皮带与滑块固定到一起,使用起来颇为方便。一种装有线性合片装置的合片机,包括线性合片装置,所述线性合片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上料装置、另一端设置有收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两个立板以及沿聚酯薄膜带传送方向依次转动连接在两个立板之间的第一放料辊、第二放料辊以及一组夹送辊,所述夹送辊设有两个且分别命名为第一夹送辊和第二夹送辊,所述第一夹送辊位于第二夹送辊上方且与第二夹送辊抵接,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两个分别用于驱动第一夹送辊与第二夹送辊转动的送料电机;所述收料装置包括两个竖板、转动连接两个竖板之间的收料辊以及驱动收料辊转动的收料电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在第一放料辊和第二放料辊上装有成卷的聚酯薄膜带,第一放料辊和第二放料辊上的聚酯薄膜带叠在一起,然后依次从第一夹送辊与第二夹送辊之间和第一转辊与第二转辊之间的间隙穿过并固定于收料辊上,在送料电机、第一夹送辊、第二夹送辊、收料辊以及收料电机的作用下,两层聚酯薄膜带会同步的在合片机上间歇性运动并最终收卷到收料辊上,同时还会被线性合片装置压合到一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板上侧开设有豁口,所述收料辊架设在两个竖板开有豁口处,所述收料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收料电机固定连接在一个竖板上且其输出轴上安装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收料电机可以通过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收料辊转动,从而将压合好的聚酯薄膜带收卷到收料辊上;而且豁口的设置可以使人很方便的将收料辊从收料装置上拆下。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使用机械代替了人工,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和人力成本,而且两层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性合片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支撑板(1)、设置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第一合片机构(2)以及设置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第二合片机构(3),所述第一合片机构(2)包括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第一转辊(21)以及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第二转辊(22),所述第一转辊(21)周壁上等间距一体设置有若干第一压合凸棱(23),所述第一压合凸棱(23)与第二转辊(22)之间留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小于两层聚酯薄膜的厚度;/n所述第二合片机构(3)包括设置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支撑平台(31)以及设置在支撑平台(31)正上方的第三转辊(32),所述第三转辊(32)的轴线与第一转辊(21)的轴线互相垂直,所述第三转辊(32)周壁上一体设置有第二压合凸棱(321),所述第二压合凸棱(321)与支撑平台(31)之间留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小于两层聚酯薄膜的厚度,所述第二合片机构(3)还包括用于同时驱动支撑平台(31)与第三转辊(32)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性合片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支撑板(1)、设置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第一合片机构(2)以及设置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第二合片机构(3),所述第一合片机构(2)包括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第一转辊(21)以及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第二转辊(22),所述第一转辊(21)周壁上等间距一体设置有若干第一压合凸棱(23),所述第一压合凸棱(23)与第二转辊(22)之间留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小于两层聚酯薄膜的厚度;
所述第二合片机构(3)包括设置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支撑平台(31)以及设置在支撑平台(31)正上方的第三转辊(32),所述第三转辊(32)的轴线与第一转辊(21)的轴线互相垂直,所述第三转辊(32)周壁上一体设置有第二压合凸棱(321),所述第二压合凸棱(321)与支撑平台(31)之间留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小于两层聚酯薄膜的厚度,所述第二合片机构(3)还包括用于同时驱动支撑平台(31)与第三转辊(32)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性合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第一滑轨(33)以及滑移连接在第一滑轨(33)上的滑动块(34),所述支撑平台(31)固接在滑动块(34)上;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第二滑轨(35)以及滑移连接在第二滑轨(35)上的连接件(36),所述第三转辊(32)转动连接在连接件(36)上;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同时驱动滑动块(34)与连接件(36)分别沿第一滑轨(33)与第二滑轨(35)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往复移动的驱动件(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性合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件(37)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板(1)相互背离一侧的支撑件(371)、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撑板(1)相互背离一侧的转轴(372)以及固定连接在转轴(372)两端的皮带轮(373),所述转轴(372)沿竖直方向穿设于对应支撑件(371)并与支撑件(371)转动配合,所述驱动件(37)还包括第一皮带(374)、第二皮带(375)以及用于驱动转轴(372)转动的驱动电机(376),所述第一皮带(374)套在位于两个转轴(372)下端的皮带轮(373)上,所述滑动块(34)与第一皮带(374)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皮带(375)套在位于两个转轴(372)上端的皮带轮(373)上,所述连接件(36)与第二皮带(37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性合片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工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