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玉明专利>正文

全自动电热开水器红外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9503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全自动电热开水器红外控制装置属于饮水用具。其目的是提出控制水温温控电路和水位控制水路的红外控制装置,解决了混合水与开水严格分离和缺水停电退出加热而避免干烧的问题。红外控制装置主要由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接收的红外信号经放大驱动继电器的弱电电路及继电器触点强电电路组成。该红外控制装电路简单可靠,维修方便,经试用,效果较好。(*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饮水用具。目前国内生产的“全自动电热开水器”基本采用浮球阀水位控制的机械方法。这类方法不能解决混合水与开水严格分离及缺水即刻停止加热等问题。另外,也有部分开水器水位控制采用干簧管的。然而,干簧管方式因其元件易受高温磁化影响,容易产生误动作。本技术目的是提出控制水温温控电路和水位控制水路的红外控制装置,解决了混合水与开水严格分离和缺水停电而避免干烧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电热开水器红外控制装置,由水温温控电路和水位控制水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有控制水温温控电路和水位控制水路的红外控制装置;所述水温温控电路中串接水箱无水位红外控制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开关J1-2;所述水位控制水路串接水箱进水控制电磁阀,以及电磁阀线包电路串接水箱无水位红外控制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开关J3-2;所述红外控制装置由紧贴观察管外壁上部的水箱满水位和下部水箱无水位二处各装一组遥遥相对的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在观察管内随水位升降可切断红外光路的浮子,和红外接收管所接收的红外信号经放大驱动上述对应继电器的弱电电路所组成;所述弱电电路红外发射管LED1正极与限流电阻串联后跨接于弱电电源上,与红外发射管遥遥相对的红外接收管T1经电阻接放大三极管T4基极,放大三极管T4发射极接射极输出三极管T3基极,射极输出三极管集电极接相互并联的二极管D1及继电器J1线包至弱电电源上;红外发射管LED2正极与限流电阻串联后跨接于弱电电源上,与红外发射管遥遥相对的红外接收管T2经电阻接放大三极管T5基极,放大三极管T5发射极接射极输出三极管T6基极,射极输出三极管集电极接相互并联的二极管D2及继电器J2线包至弱电电源上;继电器线包J3与继电器J2常开触点开关J2-1及继电器J1常闭触点J1-1与继电器J3常开触点开关J3-1的并联支路相串联。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开水器外形示意图;图2本技术红外管安装结构俯视图;图3本技术缺水停电退出加热强电电路图;图4本技术进生水控制强电电路图;图5本技术红外控制器弱电部分电原理图。图中符号1观察管 2上部红外管 3水箱 4浮子 5下部红外管 6外壳 7电磁阀线包C接触器 J1J2J3继电器 LED1红外发射管 T1红外接收管 LED2红外发射管T2红外接收管图1是本技术开水器外形示意图。图中水箱中的两圆圈表示的由市电接触器C控制的电热管,该电热管是用来加热烧水的。这属于已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与水箱连通的观察管1内有浮子4,浮子4随水箱水位上下移动。紧贴观察管1的上部贴装上部红外管2,下部贴装下部红外管5,两组红外管有保护外壳固定于水箱外壁。当浮子4随液面降到下部,挡住红外管5的红外光线时,电热管断电,停止加热,以避免干烧现象,并且开始向水箱自动注入生水。当浮子4随液面离开红外管5的红外光线时,电热管开始加热升到上部与红外管2相平行时,水箱停止进水,而且电热管加热直到水沸才断电,此时可以用开水。红外管结构见图2,具体控制电路在图5中说明。图2是本技术红外管安装结构俯视图。红外管由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组成。红外发射管为LED1(或LED2),红外接收管为T1(或T2)。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分别贴在观察管1之外,并且遥遥相对,其外部有塑料外壳6保护。成对红外管贴装在观察管1的上部和下部,在观察管1内有随水位移动的浮子4(虚线所示)。当浮子4随液面降至观察管1的下部时,浮子遮挡红外光线,控制电路将接触器C控制的电热管停止加热,并打开电磁阀而自动进生水,以避免干烧。当浮子4离开红外管5时就开始加热。当浮子4随液面升至观察管1的上部时,浮子遮挡红外光线,电磁阀关断而停止进水。红外管控制的弱电部分电路在图5中说明。图3是本技术停电退出加热强电电路图。在已有水温温控电路中串接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开关J1-2。当浮子4随水位下降至观察管1的下部遮挡红外光线时,下部红外管5的红外发射与接收被隔离,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开关J1-2跳开,接触器C控制的电热管停电退出加热。当水箱水沸腾至100℃时,温控开关KW断开,使接触器C触点跳开而停电退出加热。二种情况都停电停止烧水。继电器J1的触点开关J1-2动作见图5。图4是本技术进生水控制强电电路图。这是水位控制水路的电原理图。水路串接水箱进水控制电磁阀(图上未画出),而电磁阀线包电路与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开关J3-2串联。当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2吸合时,电磁阀线包7通电并打开进水口,使水箱进生水,浮子4随液面徐徐上升。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2的动作见图5。图5是本技术红外控制器弱电部分电路图,由12伏供电。电路分三部分说明第一部分缺水断电退出加热并开始进水。红外发射管LED1跨接于12伏电源上,并有限流电阻R1相串联。红外接收管T1的集电极接12伏,其发射极经电阻R2接三极管T4基极,T4发射极接T3基极,射极输出三极管T3的集电极串接负载,即继电器J1线包后连电源,二极管D1防浪涌电压。三极管T3基极连偏置电阻R3接地,其发射极直接接地。该电路通过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开关J1-2来控制接触器C强电电源的开与关。常开触点J1-1来控制J3-2的吸合,使J3的常开触点接触电磁阀7。第二部分水箱进水。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基本相同。红外发射管LED2跨接于及12伏电源上,并有限流电阻R4与之相串联。红外接收管T2的集电极接12伏电源,其发射极经电阻R5接三极管T5基极,T5发射极接T6基极,T6集电极串联负载,即继电器J2线包后连电源,二极管D2防浪涌电压,三极管T6基极加偏置电阻R6后接地,其发射极直接接地。该电路通过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J2-1,断开继电器线包J3电源,使其常开触点开关J3-2停止水箱进水,而常开触点作为J3-1作为J3的自锁触点。第三部分继电器J3线包与继电器J2常开触点开关J2-1及继电器J1常闭触点开关J1-1与继电器J3常开触点开关J3-1的并联支路相串联。该电路不但控制水箱无水(缺水)状态下进水,同时还控制水箱无水时浮子4在最低处,遮挡5红外线光源使常开触点J1-2断开接触器线包C,使C不能吸合加热。红外控制器弱电部分的电路板安装在水箱外。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当开水器水箱无水(或缺水)时,浮子在观察管1的下部而遮挡红外线,红外接收管T1使放大管T4和射极输出器T3截止,继电器J1断电,而其常开触点开关J1-2断开,接触器C断电而控制电热管停电退出加热。同时,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开关J1-1接通继电器J3,而触点开关J3-2连通使电磁阀打开并进水。这时由观察管1上部的红外光线导通放大三极管T5和T6,而继电器J2常开触点J2-1导通,致使继电器J3吸合,其常开触点J3-1在J1常闭触点J1-1断开后,仍然保持吸合,使J3-2接通电磁阀继续上水。当水位上升,浮子4闪出红外管5的红外光线时,三极管T4和T3导通,继电器J1吸合,其常开触点开关J1-2闭合,因水未开,温控开关KW导通,使接触C通电,使电热管通电而开始加热。此时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开关J3-1自锁吸合,形成一边上水,一边加热状态。当水位上升,浮子4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电热开水器红外控制装置,由水温温控电路和水位控制水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有控制水温温控电路和水位控制水路的红外控制装置;所述水温温控电路中串接水箱无水位红外控制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开关J↓[1-2];所述水位控制水路串接 水箱进水控制电磁阀,以及电磁阀线包电路串接水箱无水位红外控制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开关J↓[3-2];所述红外控制装置由紧贴观察管外壁上部的水箱满水位和下部水箱无水位二处各装一组遥遥相对的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在观察管内随水位升降 可切断红外光路的浮子,和红外接收管所接收的红外信号经放大驱动上述对应继电器的弱电电路所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建华蔡玉明
申请(专利权)人:蔡玉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