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温控电热开水装置是一种新型的生活电器,它紧密集成了加热和冷却功能,实现了加热和冷却并行工作。它包括生水容器、热水容器和电热水器,生水容器经冷水管路与电热水器的进水口联通,电热水器的出水口经热水管路与热水容器联通,冷水管路与热水管路完全分离,避免生水与开水混合,符合卫生要求。通过设置独立的热水容器,实现了边加热边冷却的并行工作方式,提高了开水装置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水的自动加热和冷却装置,属生活护理机器和食品加工自动化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有几种电热开水装置,也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但还存在一些明显不足之处。大部分产品和相关的专利技术只有加热功能,没有冷却功能。201110110858.X专利技术,虽然具有加热和冷却功能,但采用储水箱自然水冷的方式,随着储水箱水温的升高,热阻增大、传热效率降低,如短时间内再次冷却开水时,冷却时间会显著延长。专利201110110858.X所述的冷却装置、电热杯、储水箱之间通过冷水和热水管路互相切换方式连接,生水和开水在阀门切换时容易混合,不符合卫生要求。专利201110110858.X所述的开水冷却需要等开水全部烧开后才能进行,加热和冷却不能并行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散热更快、冷却效率稳定、生水管路和热水管路完全分开、加热和冷却同步进行的全自动温控电热开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全自动温控电热开水装置,包括生水容器、热水容器、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水容器的出水口经冷水管与电热水器的进水口联通,电热水器的出水口经热水管与热水容器的进水口联通,冷水管管路与热水管管路完全分离。所述电热水器的出水口连接电磁阀,电热水器底部有电热器件,顶部有出气孔,内部至少安装一个温度传感器。所述热水管管路上串联水流量计,所述冷水管管路上串联水流量计。所述生水容器和热水容器通过共同金属容器壁邻接,用于热水和生水之间热交换。所述生水容器侧壁安装水位传感器,所述生水容器底部还有一个出水口经循环水管和循环泵与生水容器上部的进水口联通,所述生水容器上部有生水蒸发腔,生水蒸发腔内部有生水喷淋管,侧壁上有进出气孔,所述生水容器顶部有加水口。所述所述热水容器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所述热水容器上部有热水蒸发腔,热水蒸发腔内部有热水喷淋管,侧壁上有进出气孔,用于热水流动蒸发,热水容器的出水口经温水管与热水管旁接联通,用于加强热水对流冷却。所述循环水管上包裹磁性部件,磁力线垂直穿过包裹处循环水管。控制部件是个单片机,分别通过I/O端口与人机界面、水路组件中各个电磁器件连接。控制部件检测各个电磁器件的工作状态,根据内部储存的作业逻辑向各个电磁器件发送动作指令。本装置的工作流程是:按下开始按钮,系统即开始进入生水加热和冷却工作状态。控制部件检查生水容器的水位,如水位符合预设要求,就关闭电热水器出口的电磁阀,打开冷水管路上的电磁阀或冷水泵,向电热水器中注入生水,同时开启电热器件加热。当注水量达到预定烧水量的十分之一时,关闭冷水管路上的电磁阀或冷水泵,停止向电热水器中注水。当电热水器中水温达到100度时,开启电热水器出水口处的电磁阀,将热水注入热水容器,当电热水器还有少量热水时,再次关闭电热水器出水口处的电磁阀,开启电热水器进水口处的电磁阀或冷水泵,再次向电热水器中注入与上次相同数量的生水,然后关闭电热水器进水口处的电磁阀或冷水泵,停止注水。当电热水器中水温再次达到100度时,再重复前述相同的操作步骤,直到开水量到达预定数量为止。随着第一部分开水流入热水容器,冷却过程即开始,随后流入热水容器中的开水量不断增加,一般情况下,当最后一部分开水流到热水容器后,水温基本上达到饮用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控制部件不断检测热水容器的水温,通过控制每次加热的水量、循环泵和热水泵的开关时间,使最终的热水温度达到预设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采用冷水管路和热水管路完全分开方式、避免了管路切换时部分生水和开水混合,符合卫生要求;采用热水容器与电热水器分离、加热和冷却过程并行的方式,提高了加热和冷却整体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一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二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生水容器和热水容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全自动调温电热开水装置,包括生水容器33、热水容器32、电热水器22,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水容器33的出水口 30经冷水管20与电热水器22的进水口 25联通,电热水器22的出水口 21经热水管14与热水容器32的进水口 13联通,冷水管20管路与热水管14管路完全分离。所述电热水器22的出水口 21连接电磁阀19,所述电热水器22底部有电热器件24,顶部有出气孔42,内部至少安装一个温度传感器23。所述热水管14管路上串联流量计17,所述冷水管20管路上串联流量计26。生水容器33、热水容器32和电热水器22之间的连接方式有两种较好的实施方式。第一种是电热水器22安装在下位,如图1所示。电热水器22安装在下位时,生水容器33出水口 30和电热水器22进水口 25之间的冷水管20管路上需要串接一个电磁阀27 ;热水容器32的进水口 13和电热水器22的出水口 21之间的热水管14管路上需串接一个水泵18 ;热水容器32的出水口 29通过电磁阀28、温水管44旁接在热水管14上,旁接处位于电磁阀19和水泵18之间。出水管16通过换向阀15旁接在水泵18和热水容器32的进水口13之间热水管14管路上。第二种是电热水器22安装在上位,如图2所示。电热水器22安装在上位时,生水容器33出水口 30和电热水器22进水口 25之间的冷水管20管路上需要串接水泵40 ;热水容器32的进水口 13和电热水器22的出水口 21之间的热水管14管路上无需串接水泵;热水容器32的出水口 29通过水泵41、温水管44和换向阀46旁接在热水管14上。出水管16通过换向阀15旁接在温水管44上,位于水泵41出水口下游。所述生水容器33和热水容器32的连接结构有一种较好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生水容器33和热水容器32均为同心圆柱型金属容器,其中热水容器32位于生水容器中间,热水容器32是两个同心圆柱面构成的空芯圆柱,环中间盛热水。热水容器32上部有热水蒸发腔45,热水蒸发腔45侧壁有进出气孔37、11,热水蒸发腔45内有热水喷淋管51,用于热水喷射蒸发,热水蒸发腔45上部有生水蒸发腔43,生水蒸发腔43侧壁有进出气孔37、11,生水蒸发腔43内有生水喷淋管50,用于生水喷射蒸发。最上方是加水口 10。所述生水容器33侧壁安装水位传感器38,所述生水容器33底部有一个出水口 3经循环水管5和循环泵4与生水容器33上部的进水口 7联通。所述热水容器32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31,所述热水容器32的出水口 29经温水管44与热水管14旁接联通,用于加强热水对流冷却。所述循环水管5上包裹磁性部件6,磁力线垂直穿过包裹处循环水管5。控制部件34是个单片机,分别通过I/O端口与人机界面35、水路组件中各个电磁器件连接。控制部件34检测各个电磁器件的工作状态,根据内部储存的作业逻辑向各个电磁器件发送动作指令。本装置的工作流程是:按下开始按钮1,系统即开始进入生水加热和冷却工作状态。控制部件34检查生水容器33的水位,如水位符合预设要求,就关闭电热水器22出水口 21的热水电磁阀19,打开冷水管20管路上的冷水电磁阀28或冷水泵40,向电热水器22中注入生水,同时开启电热器件24加热。当注水量达到预定烧水量的十分之一时,关闭冷水电磁阀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调温电热开水装置,包括生水容器(33)、热水容器(32)、电热水器(22),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水容器(33)的出水口(30)经冷水管(20)与电热水器(22)的进水口(25)联通,所述电热水器(22)的出水口(21)经热水管(14)与热水容器(32)的进水口(13)联通,冷水管(20)管路与热水管(14)管路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颖,
申请(专利权)人:梁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