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可调节坐垫的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37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59
一种带可调节坐垫的童车,其包括车架,车架中部安装有坐垫,坐垫通过设于其下的连接管套装于车架中部的套管内,将坐垫与车架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与连接管间通过调节结构连接,调节结构包括内嵌安装于坐垫内的驱动座及固定设于连接管上端的滑板,滑板卡置于坐垫的活动槽内,并沿着活动槽前后滑动,驱动座通过设于其内的定位板卡置于滑板的定位槽内,将坐垫与车架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的定位槽设置有若干个,贯穿滑板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根据儿童身体特点对坐垫进行位置调整,使得坐垫能达到最舒适的使用效果,有效避免了因为坐垫原因带来的驾驶危险,有效保护了儿童。

A kind of stroller with adjustable cush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可调节坐垫的童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童车,具体是一种带可调节坐垫的童车。
技术介绍
童车作为一种儿童用品,由于其车身较小,驾驶较为安全而得到儿童和家长的喜爱。现有的童车根据各种需求具有各种各样的结构,满足了不同儿童的不同爱好,但是目前技术上的童车的座椅是无法调节的,即座椅在车架上的位置设定后用户无法进行调节,儿童不能根据自己的身高等身体特点将座椅调整至合适的位置上,使得儿童在使用童车时舒适度大大下降,甚至严重会在驾驶过程中给儿童带来危险。为此,家长不得不丢弃原来旧童车而去购买适合的新童车。由于儿童从婴儿至6岁前的成长发育较快,使得童车的更换比较频繁,家庭的成本也随之上涨,一般的家庭难以承受这种高消费。不仅如此,旧的童车往往在完好无埙的时候便不能使用,也给材料等资源带来一定的浪费。为了解决以上弊端,急需提出一种带可调节坐垫的童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坐垫位置可调节,以便适应儿童身体特点,舒适度高,安全稳定的一种带可调节坐垫的童车。本技术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带可调节坐垫的童车,其包括车架,车架中部安装有坐垫,坐垫通过设于其下的连接管套装于车架中部的套管内,将坐垫与车架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与连接管间通过调节结构连接,调节结构包括内嵌安装于坐垫内的驱动座及固定设于连接管上端的滑板,滑板卡置于坐垫的活动槽内,并沿着活动槽前后滑动,驱动座通过设于其内的定位板卡置于滑板的定位槽内,将坐垫与车架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的定位槽设置有若干个,贯穿滑板设置。所述的坐垫包括上盖及下盖,下盖中部贯穿设有活动槽,滑板卡置于活动槽上端,滑板可沿着活动槽前后滑动。所述的活动槽宽度小于滑板宽度,活动槽长度大于滑板长度。所述的活动槽一侧贯穿设置有滑槽,驱动座卡置于滑槽内,并沿着滑槽上下滑动。所述的驱动座下端向下凸出设有驱动按钮,驱动按钮突出滑槽设置。所述的驱动座与上盖间设有弹簧,弹簧一端抵压在驱动座上端的弹簧孔内,另一端抵压在上盖内端,弹簧产生推力,始终向下推动驱动座,使得定位板卡扣在定位槽内。所述的定位板包括插板及挡板,插板及挡板呈T字型设置,所述的插板卡置于驱动座上端的插孔内,所述的挡板卡置于滑板的定位槽上。所述的上盖上端覆盖安装有装饰软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2、能根据儿童身体特点对坐垫进行位置调整,使得坐垫能达到最舒适的使用效果,有效避免了因为坐垫原因带来的驾驶危险,有效保护了儿童。3、能适应多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避免了需要购买新童车并丢弃完好无埙的旧童车的现象,节约家庭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装效果图。图2为本技术中坐垫与车架的装配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中坐垫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坐垫的装配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中图4的A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中调节结构与坐垫的结构装配图。图7为本技术中驱动座与定位板的结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带可调节坐垫的童车,其包括车架1,车架1中部安装有坐垫2,坐垫2通过设于其下的连接管3套装于车架1中部的套管11内,将坐垫2与车架1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2与连接管3间通过调节结构4连接,调节结构4包括内嵌安装于坐垫2内的驱动座41及固定设于连接管3上端的滑板42,滑板42卡置于坐垫2的活动槽221内,并沿着活动槽221前后滑动,驱动座41通过设于其内的定位板5卡置于滑板42的定位槽421内,将坐垫2与车架1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的定位槽421设置有若干个,贯穿滑板42设置。所述的坐垫2包括上盖21及下盖22,下盖22中部贯穿设有活动槽221,滑板42卡置于活动槽221上端,滑板42可沿着活动槽221前后滑动。所述的活动槽221宽度小于滑板42宽度,活动槽221长度大于滑板42长度。所述的活动槽221一侧贯穿设置有滑槽222,驱动座41卡置于滑槽222内,并沿着滑槽222上下滑动。所述的驱动座41下端向下凸出设有驱动按钮411,驱动按钮411突出滑槽222设置。所述的驱动座41与上盖21间设有弹簧,弹簧一端抵压在驱动座41上端的弹簧孔412内,另一端抵压在上盖21内端,弹簧产生推力,始终向下推动驱动座41,使得定位板5卡扣在定位槽421内。所述的定位板5包括插板51及挡板52,插板51及挡板52呈T字型设置,所述的插板51卡置于驱动座41上端的插孔413内,所述的挡板52卡置于滑板42的定位槽421上。所述的上盖21上端覆盖安装有装饰软垫6。工作原理:本案中,当用户需要调节坐垫时,用户用手向上按压驱动按钮,推动驱动座沿着滑槽向上移动,内嵌安装于驱动座内部的定位板与滑板内的定位槽脱离。此时,用户可将坐垫沿着车架方向前后滑动,调节坐垫至适合儿童身体特点的位置,然后再解除施加在驱动按钮上的压力。由于驱动座与上盖间设有弹簧,弹簧一端抵压在驱动座上端的弹簧孔内,另一端抵压在上盖内端,弹簧产生推力,始终向下推动驱动座,当驱动按钮的压力解除后,弹簧使得定位板内的挡板卡扣在定位槽内,将坐垫与车架的相对位置锁紧固定,完成坐垫位置的调节。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案中调节结构简单,调节操作方便快捷,能实现根据儿童身体特点对坐垫进行位置调整,使得坐垫能达到最舒适的使用效果,有效避免了因为坐垫原因带来的驾驶危险,有效保护了儿童。且童车能根据儿童身体特点进行调整,能适应多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避免了需要购买新童车并丢弃完好无埙的旧童车的现象,节约家庭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可广泛推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可调节坐垫的童车,其包括车架(1),车架(1)中部安装有坐垫(2),坐垫(2)通过设于其下的连接管(3)套装于车架(1)中部的套管(11)内,将坐垫(2)与车架(1)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2)与连接管(3)间通过调节结构(4)连接,调节结构(4)包括内嵌安装于坐垫(2)内的驱动座(41)及固定设于连接管(3)上端的滑板(42),滑板(42)卡置于坐垫(2)的活动槽(221)内,并沿着活动槽(221)前后滑动,驱动座(41)通过设于其内的定位板(5)卡置于滑板(42)的定位槽(421)内,将坐垫(2)与车架(1)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的定位槽(421)设置有若干个,贯穿滑板(42)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可调节坐垫的童车,其包括车架(1),车架(1)中部安装有坐垫(2),坐垫(2)通过设于其下的连接管(3)套装于车架(1)中部的套管(11)内,将坐垫(2)与车架(1)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2)与连接管(3)间通过调节结构(4)连接,调节结构(4)包括内嵌安装于坐垫(2)内的驱动座(41)及固定设于连接管(3)上端的滑板(42),滑板(42)卡置于坐垫(2)的活动槽(221)内,并沿着活动槽(221)前后滑动,驱动座(41)通过设于其内的定位板(5)卡置于滑板(42)的定位槽(421)内,将坐垫(2)与车架(1)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的定位槽(421)设置有若干个,贯穿滑板(42)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可调节坐垫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2)包括上盖(21)及下盖(22),下盖(22)中部贯穿设有活动槽(221),滑板(42)卡置于活动槽(221)上端,滑板(42)可沿着活动槽(221)前后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可调节坐垫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槽(221)宽度小于滑板(42)宽度,活动槽(221)长度大于滑板(42)长度。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杨玉韩娄元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鹿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