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仿生六足昆虫爬行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3651 阅读:5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生六足昆虫爬行机器人,包括机架、六个平面曲柄摇杆机构、水平长槽、拉杆、齿轮组、蜗杆蜗轮传动机构、转向条、螺杆、底盘、支撑板、电机,其特征是所述机架上开有水平长槽,同侧的三个平面曲柄摇杆机构的支座点嵌在水平长槽内,并用摇杆连接,所述仿生六足昆虫爬行机器人腿部由六个平面曲柄摇杆机构组成,且左右各三组对称分布在机架两侧的中部,所述平面曲柄摇杆机构由齿轮、连杆、摇杆组成,所述连杆作为仿生六足昆虫爬行机器人的腿与地面接触,所述连杆末端的运动曲线即为仿生六足昆虫爬行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所述蜗杆蜗轮传动机构由蜗轮、蜗杆组成,且安装在机架中间顶端,该设备具有能原地180度转向等优点。

A Bionic Hexapod insect crawling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六足昆虫爬行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
,具体涉及了一种仿生六足昆虫爬行机器人。
技术介绍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覆盖了高原、平原、山地沙漠等各种地形。在地形比较平坦的地方,轮式的载具能够通过大约所有的地方,但是一但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区域,轮式的载具的行动受到了限制。六足机器人在复杂的地形上运动具有比一般的轮式、履带式运输器械更加强大的优势,比如在高原、陡坡、山地等一些地形上将不再受到地形、道路地影响。在农业应用上,六足虫形机器人的应用将会使我国没有办法是用的大型器械进行农业耕种地梯田、山地等地形实现机械化生产。在交通运输上,在一些交通不是太发达或者道路情况比较恶劣地地区,六足机器人地医用将会使得运输对道路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原地能180°转向的、转弯半径小、行走灵活性高的仿生六足昆虫爬行机器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仿生六足昆虫爬行机器人,包括机架、六个平面曲柄摇杆机构、水平长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六足昆虫爬行机器人,包括机架(1)、六个平面曲柄摇杆机构(3)、水平长槽(11)、拉杆(10)、齿轮组(2)、蜗杆蜗轮传动机构(4)、转向条(5)、螺杆(6)、底盘(9)、支撑板(7)、电机(8),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开有水平长槽(11),同侧的三个平面曲柄摇杆机构(3)的支座点嵌在水平长槽(11)内,并用摇杆(303)连接,所述仿生六足昆虫爬行机器人腿部由六个平面曲柄摇杆机构(3)组成,且左右各三组对称分布在机架(1)两侧的中部,所述平面曲柄摇杆机构(3)由齿轮(301)、连杆(302)、摇杆(303)组成,所述连杆(302)作为仿生六足昆虫爬行机器人的腿与地面接触,所述连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六足昆虫爬行机器人,包括机架(1)、六个平面曲柄摇杆机构(3)、水平长槽(11)、拉杆(10)、齿轮组(2)、蜗杆蜗轮传动机构(4)、转向条(5)、螺杆(6)、底盘(9)、支撑板(7)、电机(8),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开有水平长槽(11),同侧的三个平面曲柄摇杆机构(3)的支座点嵌在水平长槽(11)内,并用摇杆(303)连接,所述仿生六足昆虫爬行机器人腿部由六个平面曲柄摇杆机构(3)组成,且左右各三组对称分布在机架(1)两侧的中部,所述平面曲柄摇杆机构(3)由齿轮(301)、连杆(302)、摇杆(303)组成,所述连杆(302)作为仿生六足昆虫爬行机器人的腿与地面接触,所述连杆(302)末端的运动曲线即为仿生六足昆虫爬行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所述齿轮(301)安装在水平长槽(11)上,且齿轮(301)起到平面曲柄摇杆机构(3)中曲柄的作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鹏笼彭孝林秦衡峰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