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TK移动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936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RTK移动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杆和固定在支撑杆上的RTK测量仪,所述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支撑杆的车体,车体为空腔盒状结构且上端开口;所述车体内固定有用于插设所述支撑杆的支撑筒,支撑杆插设在支撑筒内;所述车体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支撑车体和驱动车体移动的走行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RTK测量仪的支撑杆穿设在能够移动的车体的支撑筒内,使车体移动带动支撑杆移动,从而具有便于对RTK测量仪进行移动的效果。

A RTK mobile measu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TK移动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RTK测量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RTK移动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RTK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测量时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用户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RTK用户接收机即RTK移动站,其通常采用支撑杆将RTK接收终端安装在杆顶,通过工作人员手持支撑杆将接收终端移动到不同的位置进行测量。目前,申请公布号为CN108521786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RTK测量设备,包括:支撑杆;RTK天线装置,安装在支撑杆的顶端;支撑架,可拆卸地连接在支撑杆的中部;第一支撑脚,可拆卸地连接在支撑杆的尾端;当支撑架连接在支撑杆的中部时,RTK测量设备能够作为RTK基站使用,支撑架用于支撑支撑杆,以使支撑杆能够处于竖立状态;当支撑架和支撑杆相分离,且第一支撑脚连接在支撑杆的尾端时,RTK测量设备能够作为RTK手持仪使用,支撑杆为RTK手持仪的手持部。上述的一种RTK测量设备存在如下缺陷:在测量多个不同位置的坐标时,工作人员需要移动RTK测量设备,由于上述RTK测量设备尺寸较长,移动时需要人工手持或者肩扛进行搬运,移动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RTK移动测量装置,其通过将RTK测量仪的支撑杆穿设在能够移动的车体的支撑筒内,使车体移动带动支撑杆移动,从而具有便于对RTK测量仪进行移动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RTK移动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杆和固定在支撑杆上的RTK测量仪,所述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支撑杆的车体,车体为空腔盒状结构且上端开口;所述车体内固定有用于插设所述支撑杆的支撑筒,支撑杆插设在支撑筒内;所述车体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支撑车体和驱动车体移动的走行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RTK测量仪进行移动时,将测量杆穿设在车体的支撑筒内,通过走行装置带动车体移动,从而能够将车体移动到待测量的位置进行测量,移动过程更加方便快捷。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走行装置包括弹性支架、履带和驱动所述履带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弹性支架包括设置在车体侧面上的两个固定轴,两个固定轴上均安装有轮架,两个轮架对称设置;所述轮架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套筒转动支撑在固定轴上;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倾斜向下且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内转动支撑有支撑轮对;所述连接板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辐板,辐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三套筒,第三套筒内穿设有连接轴;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三套筒内的两个连接轴之间连接有两个减震器,两个减震器分别连接两个连接轴的两个对应的端部;所述走行装置还包括与弹性支架同侧设置的两组限位轮对,限位轮对转动支撑在车体上;所述履带包覆在限位轮对和支撑轮对的外侧并与地面直接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车体移动时,使用驱动装置带动履带转动,两侧履带正转、反转实现车体的前进后退,两侧履带分别正反转实现车体的左转和右转;弹性支架的减震器能够对行进中的车体起到缓冲作用,提高车体行进时的稳定性以保护设备;支撑轮对和限位轮对共同对履带起到支撑的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轮对的轮子上套设有橡胶材质的车胎;所述限位轮对的轮子上套设有橡胶材质的车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胎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缓支撑轮对、限位轮对与履带之间的磨损程度,提高支撑轮对、限位轮对和履带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车体内的电机,电机连接有变速箱,变速箱连接有驱动链轮,驱动链轮与所述弹性支架同侧设置且转动支撑在车体上;所述履带还包覆在驱动链轮的外侧,且驱动链轮与所述履带相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履带转动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变速箱转动,变速箱转动带动驱动链轮转动,由于驱动链轮与履带相啮合,则驱动链轮转动即实现了对履带的驱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支架在所述车体的单侧设置有两组;所述车体单侧的两组弹性支架上的两组减震器相对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体单侧的两组弹性支架上的两组减震器相对设置,能够使车体在行进中受到冲击时冲击均匀的分配在两组减震器上,提高减震性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尖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尖端能够方便工作人员使用RTK测量仪进行测量时,将支撑杆的下端插入地面,提高支撑杆支撑的稳定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筒内穿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支撑筒的底面,另一端固定有支撑环,支撑环滑动配合在支撑筒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插入支撑筒内时,尖端穿设入支撑环的内圈,且尖端与支撑筒的底面分离,从而支撑杆弹性支撑在支撑筒内,有利于避免车体移动时因颠簸使尖端产生损坏。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的下部设置有三脚架,三脚架包括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套环和铰接在所述套环上的三个支腿,三个支腿远离套环的端部均设置有尖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脚架能够使支撑杆支撑在地面上或者支撑筒内时更加稳定,尖头在测量时插入地面内,有利于使三脚架更加稳固的支撑在地面上。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体的底面上设置有三个与三脚架的尖头相对应的支座;所述支座上开设有销孔,所述支腿上开设有与销孔相对应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三脚架的三个尖头设置在支座内时,将销子穿过销孔和通孔能够使尖头与地面相分离,避免了尖头因颠簸发生损坏,同时保证了三脚架对支撑杆的支撑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需要对RTK测量仪进行移动时,将测量杆穿设在车体的支撑筒内,通过走行装置带动车体移动,从而能够将车体移动到待测量的位置进行测量,移动过程更加方便快捷;2.使用两个电机分别控制两侧履带完成不同的动作分别能够实现车体前进、后退、左转和右转;弹性支架的减震器能够对行进中的车体起到缓冲作用;车胎能够减缓支撑轮对、限位轮对与履带之间的磨损程度;车体单侧的两组弹性支架上的两组减震器相对设置能够提高减震性能;3.尖端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支撑杆的下端插入地面;尖端插入支撑环内圈有利于避免车体移动时因颠簸使尖端产生损坏;尖头在测量时插入地面内使三脚架更加稳固的支撑在地面上;将销子穿过销孔和通孔能够使尖头与地面相分离,避免了尖头因颠簸发生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弹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支撑杆和三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支撑筒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支撑杆;11、尖端;12、三脚架;121、套环;122、支腿;123、尖头;124、通孔;2、RTK测量仪;3、车体;31、支座;311、销孔;4、支撑筒;41、弹簧;42、支撑环;5、走行装置;6、弹性支架;61、固定轴;62、轮架;621、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TK移动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杆(1)和固定在支撑杆(1)上的RTK测量仪(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支撑杆(1)的车体(3),车体(3)为空腔盒状结构且上端开口;所述车体(3)内固定有用于插设所述支撑杆(1)的支撑筒(4),支撑杆(1)插设在支撑筒(4)内;所述车体(3)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支撑车体(3)和驱动车体(3)移动的走行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TK移动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杆(1)和固定在支撑杆(1)上的RTK测量仪(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支撑杆(1)的车体(3),车体(3)为空腔盒状结构且上端开口;所述车体(3)内固定有用于插设所述支撑杆(1)的支撑筒(4),支撑杆(1)插设在支撑筒(4)内;所述车体(3)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支撑车体(3)和驱动车体(3)移动的走行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TK移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装置(5)包括弹性支架(6)、履带(7)和驱动所述履带(7)转动的驱动装置(8);所述弹性支架(6)包括设置在车体(3)侧面上的两个固定轴(61),两个固定轴(61)上均安装有轮架(62),两个轮架(62)对称设置;所述轮架(62)包括第一套筒(621),第一套筒(621)转动支撑在固定轴(61)上;所述第一套筒(62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622),连接板(622)倾斜向下且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623),第二套筒(623)内转动支撑有支撑轮对(624);所述连接板(622)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辐板(625),辐板(625)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三套筒(626),第三套筒(626)内穿设有连接轴(627);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三套筒(626)内的两个连接轴(627)之间连接有两个减震器(628),两个减震器(628)分别连接两个连接轴(627)的两个对应的端部;所述走行装置(5)还包括与弹性支架(6)同侧设置的两组限位轮对(10),限位轮对(10)转动支撑在车体(3)上;所述履带(7)包覆在限位轮对(10)和支撑轮对(624)的外侧并与地面直接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RTK移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对(624)的轮子上套设有橡胶材质的车胎(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翰吴水旺刘寇辉付利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金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