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列车气动热吸收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悬浮列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列车气动热吸收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真空管道交通运输系统一般是指内部气压低于0.1个大气压,内部有稀薄气体存在,非完全真空。磁悬浮列车在真空管道中高速运行时,列车与管道内壁间隙较小,由于列车的运动,气体急速流过车身表面通过环隙,由于气体的粘滞作用与车体表面产生摩擦,从而产生气动热,使得车辆表面温度升高。研究表明,高速运行的磁浮列车车头车尾的温度较高,表面最高温度可以达到100摄氏度以上,车壳材料一般采用玻璃钢,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对其结构热疲劳强度产生不良影响,真空管道内列车散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阶段对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换热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着眼于车上空调电机设备的散热问题,主要通过设计车辆内部发热部件的通风路径来给车辆内部部件散热,并没有解决气动热的问题。现有高速列车在开放的大气环境中运行,速度较低,且开放环境列车对流换热良好,不存在气动热的问题,对该问题未曾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现阶段温差电效应主要应用于航空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车气动热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列车外壳(2),所述列车外壳(2)的内壁设置有热电转换装置(3),所述热电转换装置(3)包括热电模块和电能存储机构(4),所述热电模块的两个电极分别与电能存储机构(4)的两个极板相连;所述热电转换装置(3)的热端与列车外壳(2)相接触,冷端设置于列车外壳(2)内部的空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气动热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列车外壳(2),所述列车外壳(2)的内壁设置有热电转换装置(3),所述热电转换装置(3)包括热电模块和电能存储机构(4),所述热电模块的两个电极分别与电能存储机构(4)的两个极板相连;所述热电转换装置(3)的热端与列车外壳(2)相接触,冷端设置于列车外壳(2)内部的空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气动热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模块为柔性热电模块,且所述热电模块沿着列车外壳(2)的内部轮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气动热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模块设置在列车外壳(2)的顶部内侧和两侧壁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气动热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存储机构(4)包括超级电容(C),所述热电模块的两个电极分别与超级电容(C)的两个极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气动热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电容(C)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超级电容(C)串联设置。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自刚,马天昊,胡啸,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