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全轮驱动式电动客车转向驱动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286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客车车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轮驱动式电动客车转向驱动桥,每个轮毂的内孔通过深沟球轴承固定在转向羊角空心轴的外侧面上,转向羊角空心轴上横向开设有第一通孔,转向羊角空心轴的端面上固定有行星架,行星架上横向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通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设置有传动半轴外段,传动半轴外段伸出第二通孔的一端连接行星齿轮减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分布式轮边驱动,并配有一套转向机构,采用双横臂独立悬架的同时也能实现大空间低地板,优化了底盘的布置。采用这种结构,代替了轮毂电机不成熟的分布式驱动的方式,克服了双横臂独立悬架空间布置困难的缺点,可实现客车全轮驱动、全轮转向。

An all wheel drive electric bus steering drive ax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轮驱动式电动客车转向驱动桥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客车车桥
,具体涉及一种全轮驱动式电动客车转向驱动桥。
技术介绍
目前大型电动客车的底盘技术是基于传统的燃油车底盘改造而来,为了能较好的适应传统燃油车底盘,在设计时一般都采用后置后驱,前桥为转向桥,后桥为驱动桥;而后桥在设计时,一般也仅仅是将主减速器前端的输入轴直接与电机连接,电机安装在车架上,即单电机驱动方式,电机轴线一般沿客车纵向方向放置,经过准双曲面齿轮减速器、差速器将动力传递给左右两边的半轴;为了能有效驱动载重量较大的客车,单电机的体积较大,且为了获得较大的传动比,提高输出扭矩,准双曲面齿轮减速器的体积也较大,这导致现有的电动客车的传动系结构较大;难以用于低地板式客车上。另一方面,为了减小电机的体积,随着电机控制技术的成熟,已有相应的双电机驱动方式或轮毂电机驱动方式,双电机一般是并排横向布置在底盘中央位置,电机输出端通过减速器连接传动半轴,由于减速器有一定体积,因此电机无法放置在悬架附近,只能放置在底盘中央位置,占据了底盘中央较大的空间,无法用于低地板式客车,而采用轮毂电机的方式下,电机的散热效果不佳,且增大了簧下质量,降低了客车的舒适性和操控性。目前,非独立悬架由于结构简单、能承受较大扭力、耐用、空间布置方便、易实现客车低地板等优点在客车上应用广泛。而独立悬架其操控性和舒适性都优于非独立悬架,但是由于结构复杂导致空间布置困难,如采用双横臂独立悬架的情况下想实现客车低地板,需将电机靠近车轮一侧,留出中央位置布置车身,在电机尺寸较大的情况下,再按传统形式布置半轴,会导致半轴结构不能满足汽车上下跳动行程和行驶要求,难以实现低地板,在客车上使用较少。如今,最新型的电动客车设计时,为了减小转弯半径,提高机动性能,已经出现了全轮均有转向的结构,但是该结构仍然采用传统燃油车的转向方式,即转向动力源在前桥,前桥与后桥之间设置机械式转向连杆,后桥辅助转向,结构较为复杂,且用于转向的连杆较多,重量、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可用于低地板客车的新型全轮驱动式电动客车转向驱动桥。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轮驱动式电动客车转向驱动桥,包括相对应的两个车轮和固定在车轮内的轮毂,每个所述轮毂的内孔通过深沟球轴承固定在转向羊角的空心轴的外侧面上,所述转向羊角的空心轴上横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向羊角空心轴的端面上固定有行星架,所述行星架上横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设置有传动半轴外段,所述传动半轴外段伸出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与所述行星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行星齿轮减速器;所述传动半轴外段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通过球笼万向节连接有伸缩式传动半轴中段,所述传动半轴中段通过三销轴万向节连接有传动半轴内段,所述传动半轴内段的内端通过花键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优选的,所述转向羊角空心轴的外侧面上、位于所述深沟球轴承的外侧套设有刹车盘,所述刹车盘通过螺栓与所述轮毂固定。优选的,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内齿圈,所述内齿圈的内端面通过法兰与所述轮毂连接,所述内齿圈的中心处设置有太阳轮,所述太阳轮与所述传动半轴外段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轮与内齿圈之间啮合有若干个行星轮,所述行星轮与所述行星架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半轴外段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心处,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传动半轴外段的直径,使所述传动半轴中段上下移动一定角度后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相离。优选的,所述转向羊角的羊角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球头销转动连接有上叉臂和下叉臂。优选的,所述转向羊角的羊角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T型节转动连接有上叉臂和下叉臂,所述T型节与所述上叉臂和下叉臂的A字型端点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向羊角下端的侧面固定有转向节臂,所述转向节臂远离所述转向羊角外的一端通过球铰连接有横向设置的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通过球铰连接有L型摆臂,两个所述L型摆臂对称设置。优选的,相对称的两个所述L型摆臂的中部通过球铰连接有中继杆,两个所述L型摆臂靠近中继杆球铰的位置与车架铰接。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L型摆臂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有摇臂轴,所述摇臂轴的另一端横向连接有转向摇臂,所述转向摇臂的另一端通过垂直设置的花键套连接有转向器。优选的,所述转向羊角的内壁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上设置有护罩,所述弧形槽内设置有若干个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护罩的内壁固定;所述弧形槽设置在所述转向羊角的上端和下端与空心轴的连接处。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分布式轮边驱动,并配有一套转向机构,将减速器整合在车轮之中,转向羊角的开孔相对于一般车辆更大,这样可以将传动半轴外段、传动半轴中段均布置在转向羊角之中,优化悬架的空间布置,使驱动桥中央的位置可以设置车身结构,在采用双横臂独立悬架和使用较大尺寸电机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客车低板,提升乘客舒适性的同时也方便乘客上下车。采用这种结构,代替了轮毂电机不成熟的分布式驱动的方式,克服了双横臂独立悬架空间布置困难的缺点,可实现客车全轮驱动、全轮转向。2.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大客车的全轮分布式驱动、全轮转向,提高了客车的动力性和机动性能。该结构也适用于轿车和卡车,在使用较大尺寸的电机时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优化底盘悬架的空间布置,提升车辆行驶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车轮内部剖视图;图5为转向羊角另一设置方式结构示意图;图6为车轮向上跳动时运动干涉校核示意图;图中:车轮1、轮毂2、深沟球轴承3、转向羊角4、第一通孔5、行星架6、传动半轴外段7、行星齿轮减速器8、球笼万向节9、传动半轴中段10、三销轴万向节11、传动半轴内段12、驱动电机13、刹车盘14、内齿圈81、太阳轮82、行星轮83、T型节15、上叉臂16、下叉臂17、转向节臂18、拉杆19、L型摆臂20、中继杆21、摇臂轴22、转向摇臂23、转向器24、弧形槽25、护罩26、弹簧2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举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参考图1-图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轮驱动式电动客车转向驱动桥,包括相对称的两个车轮1和固定在车轮1内的轮毂2,每个车轮1和轮毂2上的结构是相同的。每个轮毂2的内孔通过深沟球轴承3固定在转向羊角4的空心轴的外侧面上,转向羊角4包括其空心轴部分以及固定在空心轴上的羊角上端和羊角下端。转向羊角4空心轴的外侧面上、位于深沟球轴承3的外侧套设有刹车盘14,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轮驱动式电动客车转向驱动桥,包括相对应的两个车轮(1)和固定在车轮(1)内的轮毂(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轮毂(2)的内孔通过深沟球轴承(3)固定在转向羊角(4)的空心轴的外侧面上,所述转向羊角(4)的空心轴上横向开设有第一通孔(5),所述转向羊角(4)空心轴的端面上固定有行星架(6),所述行星架(6)上横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5)相通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内设置有传动半轴外段(7),所述传动半轴外段(7)伸出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与所述行星架(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行星齿轮减速器(8);所述传动半轴外段(7)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5)内且通过球笼万向节(9)连接有伸缩式传动半轴中段(10),所述传动半轴中段(10)通过三销轴万向节(11)连接有传动半轴内段(12),所述传动半轴内段(12)的内端通过花键连接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轮驱动式电动客车转向驱动桥,包括相对应的两个车轮(1)和固定在车轮(1)内的轮毂(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轮毂(2)的内孔通过深沟球轴承(3)固定在转向羊角(4)的空心轴的外侧面上,所述转向羊角(4)的空心轴上横向开设有第一通孔(5),所述转向羊角(4)空心轴的端面上固定有行星架(6),所述行星架(6)上横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5)相通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内设置有传动半轴外段(7),所述传动半轴外段(7)伸出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与所述行星架(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行星齿轮减速器(8);所述传动半轴外段(7)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5)内且通过球笼万向节(9)连接有伸缩式传动半轴中段(10),所述传动半轴中段(10)通过三销轴万向节(11)连接有传动半轴内段(12),所述传动半轴内段(12)的内端通过花键连接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轮驱动式电动客车转向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羊角(4)空心轴的外侧面上、位于所述深沟球轴承(3)的外侧套设有刹车盘(14),所述刹车盘(14)通过螺栓与所述轮毂(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轮驱动式电动客车转向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8)包括内齿圈(81),所述内齿圈(81)的内端面通过法兰与所述轮毂(2)连接,所述内齿圈(81)的中心处设置有太阳轮(82),所述太阳轮(82)与所述传动半轴外段(7)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轮(82)与内齿圈(81)之间啮合有若干个行星轮(83),所述行星轮(83)与所述行星架(6)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轮驱动式电动客车转向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半轴外段(7)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5)的轴心处,所述第一通孔(5)的孔径大于所述传动半轴外段(7)的直径,使所述传动半轴中段(10)上下移动一定角度后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树磊何东彭忆强田国英邓鹏毅武小花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