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轮驱动式电动客车转向驱动桥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客车车桥
,具体涉及一种全轮驱动式电动客车转向驱动桥。
技术介绍
目前大型电动客车的底盘技术是基于传统的燃油车底盘改造而来,为了能较好的适应传统燃油车底盘,在设计时一般都采用后置后驱,前桥为转向桥,后桥为驱动桥;而后桥在设计时,一般也仅仅是将主减速器前端的输入轴直接与电机连接,电机安装在车架上,即单电机驱动方式,电机轴线一般沿客车纵向方向放置,经过准双曲面齿轮减速器、差速器将动力传递给左右两边的半轴;为了能有效驱动载重量较大的客车,单电机的体积较大,且为了获得较大的传动比,提高输出扭矩,准双曲面齿轮减速器的体积也较大,这导致现有的电动客车的传动系结构较大;难以用于低地板式客车上。另一方面,为了减小电机的体积,随着电机控制技术的成熟,已有相应的双电机驱动方式或轮毂电机驱动方式,双电机一般是并排横向布置在底盘中央位置,电机输出端通过减速器连接传动半轴,由于减速器有一定体积,因此电机无法放置在悬架附近,只能放置在底盘中央位置,占据了底盘中央较大的空间,无法用于低地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轮驱动式电动客车转向驱动桥,包括相对应的两个车轮(1)和固定在车轮(1)内的轮毂(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轮毂(2)的内孔通过深沟球轴承(3)固定在转向羊角(4)的空心轴的外侧面上,所述转向羊角(4)的空心轴上横向开设有第一通孔(5),所述转向羊角(4)空心轴的端面上固定有行星架(6),所述行星架(6)上横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5)相通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内设置有传动半轴外段(7),所述传动半轴外段(7)伸出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与所述行星架(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行星齿轮减速器(8);所述传动半轴外段(7)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5)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轮驱动式电动客车转向驱动桥,包括相对应的两个车轮(1)和固定在车轮(1)内的轮毂(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轮毂(2)的内孔通过深沟球轴承(3)固定在转向羊角(4)的空心轴的外侧面上,所述转向羊角(4)的空心轴上横向开设有第一通孔(5),所述转向羊角(4)空心轴的端面上固定有行星架(6),所述行星架(6)上横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5)相通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内设置有传动半轴外段(7),所述传动半轴外段(7)伸出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与所述行星架(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行星齿轮减速器(8);所述传动半轴外段(7)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5)内且通过球笼万向节(9)连接有伸缩式传动半轴中段(10),所述传动半轴中段(10)通过三销轴万向节(11)连接有传动半轴内段(12),所述传动半轴内段(12)的内端通过花键连接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轮驱动式电动客车转向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羊角(4)空心轴的外侧面上、位于所述深沟球轴承(3)的外侧套设有刹车盘(14),所述刹车盘(14)通过螺栓与所述轮毂(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轮驱动式电动客车转向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8)包括内齿圈(81),所述内齿圈(81)的内端面通过法兰与所述轮毂(2)连接,所述内齿圈(81)的中心处设置有太阳轮(82),所述太阳轮(82)与所述传动半轴外段(7)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轮(82)与内齿圈(81)之间啮合有若干个行星轮(83),所述行星轮(83)与所述行星架(6)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轮驱动式电动客车转向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半轴外段(7)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5)的轴心处,所述第一通孔(5)的孔径大于所述传动半轴外段(7)的直径,使所述传动半轴中段(10)上下移动一定角度后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树磊,何东,彭忆强,田国英,邓鹏毅,武小花,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