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新型高可靠性超细线宽液晶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27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新型高可靠性超细线宽液晶显示屏,包括车载平台和容纳盒,所述容纳盒焊接在车载平台上,容纳盒内设有液晶屏,所述液晶屏焊接有转动销,所述液晶屏外套接有保护套,所述转动销连接有控制液晶屏转动的转动装置,所述液晶屏设有控制液晶屏伸出的移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车载平台中设置使液晶屏具有转动空间的容纳盒,并在容纳盒中设置电磁铁结构,当打开电磁铁开关时,相同极的电磁铁和磁条相互排斥,使得液晶屏被推出,当关掉电磁铁开关时,在磁条和铁磁块的相互吸引下,车载显示屏被回收,设置同步轮和同步带的配合结构,设置旋钮,使得调节旋钮可以调整车载显示屏的固定角度,更好的方便对于车载显示屏的观看。

A new type of high reliability ultra thin line wide LC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新型高可靠性超细线宽液晶显示屏
本技术涉及车载显示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新型高可靠性超细线宽液晶显示屏。
技术介绍
根据中国汽车用品网的预测,车载液晶显示器凭借其高性能比和低成本化,造成汽车配置液晶面板的比率大幅增长,将成为车载用的影音系统显示器的主流。不过由于播放的内容持续丰富、日渐增加,使得车载液晶面板的规格以及视觉效果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车载液晶显示屏具有高清晰度、高亮度、大尺寸、广视角、薄型化、高可靠度、低耗电等功能。但是目前使用的车载液晶显示屏一般固定在车载平台中,当需要进行导航或者观察路况信息时,由于驾驶位置靠左边,而车载平台上的液晶显示屏正对设置,使得此时位于驾驶座上的驾驶员需要斜视显示屏,并且由于由于显示屏镶嵌在车载平台内,所以驾驶员的视线变长,在实际使用时容易影响驾驶员的行车驾驶,基于此,本实用设计一种车载新型高可靠性超细线宽液晶显示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车载新型高可靠性超细线宽液晶显示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新型高可靠性超细线宽液晶显示屏,包括车载平台和容纳盒,所述容纳盒焊接在车载平台上,容纳盒内设有液晶屏,所述液晶屏的上下两端均焊接有转动销,所述液晶屏外套接有保护套,所述转动销转动连接在保护套内,位于液晶屏顶部的所述转动销连接有控制液晶屏转动的转动装置,所述液晶屏在容纳盒内的部分设有控制液晶屏伸出的移动装置。优选地,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规格相同的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液晶屏顶部的转动销焊接,所述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共同套接配合有同步带,所述第二同步轮的回转中心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车载平台上设有旋钮,所述旋钮与转动轴通过锥齿轮结构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焊接在液晶屏在容纳盒的一面中心上,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中心处设有万向节,所述万向节的另一个工作端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远离万向节的一端贯穿容纳盒的底部。优选地,所述套杆上焊接有第二定位板和磁条,所述第二定位板上焊接有多个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固定端均焊接在第一定位板上。优选地,所述容纳盒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中心设置有铁磁块,所述套杆贯穿铁磁块,所述磁条与铁磁块的位置相对,所述套杆与铁磁块间隙配合。优选地,所述套杆在容纳盒外的一端焊接有抵块,所述抵块的直径大于套杆的直径,所述抵块靠近容纳盒的一侧设有一层缓冲层,所述电磁铁与外界的电源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在车载平台中设置使液晶屏具有转动空间的容纳盒,并在容纳盒中设置电磁铁结构,而电磁铁的通电开关位于驾驶员操作范围内的操作台上,使得当打开电磁铁开关时,相同极的电磁铁和磁条相互排斥,使得液晶屏被推出,使得驾驶员更好的观看车载显示屏,而当关掉电磁铁开关时,在磁条和铁磁块的相互吸引下,车载显示屏被回收至容纳盒内,实现了回收固定的作用。2.本技术通过设置同步轮和同步带的配合结构,并在车载平台上设置可以旋动的旋钮,使同步轮通过锥齿轮结构与旋钮固定连接,当旋动旋钮时,可以转动调整车载显示屏的固定角度,使得位于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人可以分别对其进行不同的调整方式,更好的方便对于车载显示屏的观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载新型高可靠性超细线宽液晶显示屏的机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载新型高可靠性超细线宽液晶显示屏的侧剖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载新型高可靠性超细线宽液晶显示屏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容纳盒、2、3液晶屏、4车载平台、5电磁铁、6铁磁块、7套杆、8磁条、9抵块9、10第一定位板、11第二定位板、12万向节、13弹簧、14第一同步轮、15第二同步轮、16同步带、17旋钮、18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车载新型高可靠性超细线宽液晶显示屏,包括车载平台4和容纳盒1,容纳盒1焊接在车载平台4上,容纳盒内设有液晶屏3,液晶屏3的上下两端均焊接有转动销,液晶屏3外套接有保护套2,转动销转动连接在保护套2内,位于液晶屏3顶部的转动销连接有控制液晶屏3转动的转动装置,液晶屏3在容纳盒1内的部分设有控制液晶屏3伸出的移动装置。转动装置包括规格相同的第一同步轮14和第二同步轮15,第一同步轮14与液晶屏3顶部的转动销焊接,第一同步轮14和第二同步轮15共同套接配合有同步带16,第二同步轮15的回转中心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8,车载平台4上设有旋钮17,旋钮17与转动轴18通过锥齿轮结构固定连接,锥齿轮结构将转动轴18在z轴上的转动转化x轴上的转动,而旋钮17位于水平面上并且回转中心线与x轴平行,实现了直角交错轴之间的转动连接,而旋动旋钮17将带动转动轴18进而控制第一同步轮14和液晶屏3转动,使得旋钮17作为驱动构件来实现转动装置对于液晶屏3的转动角度调整。移动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板10,第一定位板10焊接在液晶屏3在容纳盒1的一面中心上,第一定位板10的中心处设有万向节12,万向节12的另一个工作端固定连接有套杆7,万向节12可以使得在套杆7角度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液晶屏3转动的情形,套杆7远离万向节12的一端贯穿容纳盒1的底部,套杆7上焊接有第二定位板11和磁条8,第二定位板11上焊接有多个弹簧13,每个弹簧13的固定端均焊接在第一定位板10上,由于多个弹簧13固定在第一定位板10和第二定位板11上,当控制液晶屏3转动的时候,由于第二定位板11保持角度不变,第一定位板10与液晶屏3平行,此时将会压缩弹簧13,使得弹簧13具有复位的趋势,而结束调整位置的同时,在弹簧13恢复力作用下,液晶屏3会很快回复至初始状态。容纳盒1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铁5,电磁铁5的中心设置有铁磁块6,套杆7贯穿铁磁块6,磁条8与铁磁块6的位置相对,套杆7与铁磁块6间隙配合,套杆7在容纳盒1外的一端焊接有抵块9,抵块9的直径大于套杆7的直径,抵块9靠近容纳盒1的一侧设有一层缓冲层,电磁铁5与外界的电源电性连接,外界的电源位于驾驶员可操作范围之内,并电性连接有按钮,当需要将液晶屏3放出时,只需要按下按钮即可实现,操作简单方便。本技术在使用时,初始状态下,液晶屏3通过保护盒2的套接保护作用下,位于容纳盒1中,此时两个定位板均处于与液晶屏3平行的状态,而液晶屏3处于正对车载平台4的一面,而套杆7上固定连接的磁条8与容纳盒1底部的铁磁块6相互吸引并处于相互抵触的状态,此时通过驾驶员将与电磁铁5电性连接的电源按钮打开,使得此时电磁铁5工作,而电磁铁5与磁条8相对的面带有同一极性的磁性,使得此时在同性相斥的原理下,磁条8将远离电磁铁5运动使得液晶屏3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新型高可靠性超细线宽液晶显示屏,包括车载平台(4)和容纳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盒(1)焊接在车载平台(4)上,容纳盒内设有液晶屏(3),所述液晶屏(3)的上下两端均焊接有转动销,所述液晶屏(3)外套接有保护套(2),所述转动销转动连接在保护套(2)内,位于液晶屏(3)顶部的所述转动销连接有控制液晶屏(3)转动的转动装置,所述液晶屏(3)在容纳盒(1)内的部分设有控制液晶屏(3)伸出的移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新型高可靠性超细线宽液晶显示屏,包括车载平台(4)和容纳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盒(1)焊接在车载平台(4)上,容纳盒内设有液晶屏(3),所述液晶屏(3)的上下两端均焊接有转动销,所述液晶屏(3)外套接有保护套(2),所述转动销转动连接在保护套(2)内,位于液晶屏(3)顶部的所述转动销连接有控制液晶屏(3)转动的转动装置,所述液晶屏(3)在容纳盒(1)内的部分设有控制液晶屏(3)伸出的移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新型高可靠性超细线宽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规格相同的第一同步轮(14)和第二同步轮(15),所述第一同步轮(14)与液晶屏(3)顶部的转动销焊接,所述第一同步轮(14)和第二同步轮(15)共同套接配合有同步带(16),所述第二同步轮(15)的回转中心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8),车载平台(4)上设有旋钮(17),所述旋钮(17)与转动轴(18)通过锥齿轮结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新型高可靠性超细线宽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板(10),所述第一定位板(10)焊接在液晶屏(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灿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仁恩宇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