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林燕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08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前侧中心位置设置有脱膜机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将四个支撑柱相连的移动机构,所述脱膜机构包括支撑板、静模、电机、螺杆、第一矩形板、连接柱和第一连接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前侧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将两个支撑板相连的静模,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前侧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锁紧有螺杆。该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可方便工作人员对复合材料成品稳定的进行脱膜,省时省力,提高了脱膜效率,避免影响复合材料成品的质量,有利于广泛推广。

A composite mold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成型模具
,具体为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是人们运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基体常用的有铝、镁、铜、钛及其合金,非金属基体主要有合成树脂、橡胶、陶瓷、石墨、碳等,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石棉纤维、晶须、金属,在复合材料制成成型时,需要使用到模具,但在现有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中,工作人员对复合材料成品进行脱膜时十分麻烦不便,费时费力,降低了脱膜效率,而且还会影响复合材料成品的质量,不利于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前侧中心位置设置有脱膜机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将四个支撑柱相连的移动机构;所述脱膜机构包括支撑板、静模、电机、螺杆、第一矩形板、连接柱和第一连接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前侧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将两个支撑板相连的静模,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前侧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锁紧有螺杆,且螺杆的顶端通过轴承与静模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环与螺杆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静模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外壁螺接有第一矩形板,所述第一矩形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延伸至静模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将两个连接柱相连的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的外壁四周与静模相互贴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矩形板、滑槽、滑块、第二连接板、液压缸、动模、条形开口、通孔、卡槽、凹形框、插杆、挡块、弹簧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矩形板的底端四角均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矩形板的底端左右两侧均沿前后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内嵌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延伸出滑槽固定安装有将两个滑块相连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与静模相匹配的动模,所述第二矩形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沿前后方向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条形开口,所述第二矩形板的上表面前后两侧与滑槽的垂直中心线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滑块的顶端中心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矩形板的顶端插接有凹形框,且凹形框的底端贯穿条形开口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凹形框的顶端左右两侧均插接有插杆,且插杆的底端依次贯穿凹形框和位于第二矩形板上表面前侧的通孔延伸至卡槽的内腔,所述插杆的外壁底端过盈配合有挡块,且挡块的底端与第二矩形板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插杆的外壁套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凹形框和挡块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将两个插杆相连的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顶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拉环。优选的,所述第一矩形板顶端的螺杆的高度大于第一连接板的顶端与静模上表面之间的高度。优选的,所述滑槽和滑块的纵截面形状呈燕尾形。优选的,位于所述第二矩形板上表面前后两侧的通孔相对应滑槽的中心点对称设置,且位于同一滑槽顶端的两个通孔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小于凹形框的后侧与条形开口的内腔后侧之间的距离。优选的,所述挡块的顶端与凹形框之间的间距大于挡块底端的插杆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复合材料成型模具,通过电机可带动螺杆进行转动,通过螺杆与第一矩形板的螺接配合,可使螺杆转动时带动第一矩形板、连接柱和第一连接板向上或向下进行移动,当第一连接板向上移动时,可将将复合材料成品从静模的内腔中推出至静模的上表面,当第一连接板向下移动时可使其进行复位,通过向上拉动拉环,可带动第三连接板、插杆和挡块向上移动,挡块对弹簧进行挤压,使弹簧受力变形,插杆与插孔分离,通过向后推动液压缸,可使动模以及插杆向后进行移动,动模与静模错开,便于将推出的复合材料成品从第一连接板上取下,插杆向后移动至与第二矩形板上表面后侧的通孔相重合,通过弹簧的外力作用,可带动插杆向下移动依次插入通孔和卡槽的内腔将滑块以及动模锁紧固定,避免动模自由滑动碰伤工作人员,从而可方便工作人员对复合材料成品稳定的进行脱膜,省时省力,提高了脱膜效率,避免影响复合材料成品的质量,有利于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矩形板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撑板,3、静模,4、电机,5、螺杆,6、第一矩形板,7、连接柱,8、第一连接板,9、支撑柱,10、第二矩形板,11、滑槽,12、滑块,13、第二连接板,14、液压缸,15、动模,16、条形开口,17、通孔,18、卡槽,19、凹形框,20、插杆,21、挡块,22、弹簧,23、第三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前侧中心位置设置有脱膜机构,底座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9,支撑柱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将四个支撑柱9相连的移动机构;脱膜机构包括支撑板2、静模3、电机4、螺杆5、第一矩形板6、连接柱7和第一连接板8;底座1的上表面前侧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将两个支撑板2相连的静模3,底座1的上表面前侧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锁紧有螺杆5,且螺杆5的顶端通过轴承与静模3固定连接,轴承的内环与螺杆5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静模3固定连接,螺杆5的外壁螺接有第一矩形板6,通过螺杆5与第一矩形板6的螺接配合,可使螺杆5转动时带动第一矩形板6向上或向下进行移动,第一矩形板6的顶端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柱7,连接柱7的顶端延伸至静模3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将两个连接柱7相连的第一连接板8,且第一连接板8的外壁四周与静模3相互贴合,通过第一连接板8可便于将静模3内腔的复合材料成品推出至静模3的上表面;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矩形板10、滑槽11、滑块12、第二连接板13、液压缸14、动模15、条形开口16、通孔17、卡槽18、凹形框19、插杆20、挡块21、弹簧22和第三连接板23;第二矩形板10的底端四角均与支撑柱9固定连接,第二矩形板10的底端左右两侧均沿前后方向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的内腔内嵌有滑块12,滑块12的底端延伸出滑槽11固定安装有将两个滑块12相连的第二连接板13,通过滑槽11和滑块12的配合,可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前侧中心位置设置有脱膜机构,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将四个支撑柱(9)相连的移动机构;/n所述脱膜机构包括支撑板(2)、静模(3)、电机(4)、螺杆(5)、第一矩形板(6)、连接柱(7)和第一连接板(8);/n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前侧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将两个支撑板(2)相连的静模(3),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前侧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锁紧有螺杆(5),且螺杆(5)的顶端通过轴承与静模(3)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环与螺杆(5)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静模(3)固定连接,所述螺杆(5)的外壁螺接有第一矩形板(6),所述第一矩形板(6)的顶端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柱(7),所述连接柱(7)的顶端延伸至静模(3)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将两个连接柱(7)相连的第一连接板(8),且第一连接板(8)的外壁四周与静模(3)相互贴合;/n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矩形板(10)、滑槽(11)、滑块(12)、第二连接板(13)、液压缸(14)、动模(15)、条形开口(16)、通孔(17)、卡槽(18)、凹形框(19)、插杆(20)、挡块(21)、弹簧(22)和第三连接板(23);/n所述第二矩形板(10)的底端四角均与支撑柱(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矩形板(10)的底端左右两侧均沿前后方向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内腔内嵌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的底端延伸出滑槽(11)固定安装有将两个滑块(12)相连的第二连接板(13),所述第二连接板(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液压缸(14),所述液压缸(1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与静模相匹配的动模(15),所述第二矩形板(10)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沿前后方向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条形开口(16),所述第二矩形板(10)的上表面前后两侧与滑槽(11)的垂直中心线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通孔(17),所述滑块(12)的顶端中心位置开设有卡槽(18),所述第二矩形板(10)的顶端插接有凹形框(19),且凹形框(19)的底端贯穿条形开口(16)与第二连接板(13)固定连接,所述凹形框(19)的顶端左右两侧均插接有插杆(20),且插杆(20)的底端依次贯穿凹形框(19)和位于第二矩形板(10)上表面前侧的通孔(17)延伸至卡槽(18)的内腔,所述插杆(20)的外壁底端过盈配合有挡块(21),且挡块(21)的底端与第二矩形板(10)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插杆(20)的外壁套接有弹簧(22),且弹簧(2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凹形框(19)和挡块(21)固定连接,所述插杆(2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将两个插杆(20)相连的第三连接板(23),所述第三连接板(23)的顶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拉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前侧中心位置设置有脱膜机构,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将四个支撑柱(9)相连的移动机构;
所述脱膜机构包括支撑板(2)、静模(3)、电机(4)、螺杆(5)、第一矩形板(6)、连接柱(7)和第一连接板(8);
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前侧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将两个支撑板(2)相连的静模(3),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前侧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锁紧有螺杆(5),且螺杆(5)的顶端通过轴承与静模(3)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环与螺杆(5)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静模(3)固定连接,所述螺杆(5)的外壁螺接有第一矩形板(6),所述第一矩形板(6)的顶端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柱(7),所述连接柱(7)的顶端延伸至静模(3)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将两个连接柱(7)相连的第一连接板(8),且第一连接板(8)的外壁四周与静模(3)相互贴合;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矩形板(10)、滑槽(11)、滑块(12)、第二连接板(13)、液压缸(14)、动模(15)、条形开口(16)、通孔(17)、卡槽(18)、凹形框(19)、插杆(20)、挡块(21)、弹簧(22)和第三连接板(23);
所述第二矩形板(10)的底端四角均与支撑柱(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矩形板(10)的底端左右两侧均沿前后方向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内腔内嵌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的底端延伸出滑槽(11)固定安装有将两个滑块(12)相连的第二连接板(13),所述第二连接板(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液压缸(14),所述液压缸(1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与静模相匹配的动模(15),所述第二矩形板(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林燕
申请(专利权)人:蒋林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