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1662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模具,其包括底部固定器、内芯、外管、进胶通道与顶部固定器,外管的一端与内芯的一端分别插设在底部固定器中,并且内芯位于外管的内部,顶部固定器设置在内芯与外管的另一端上,进而底部固定器、内芯、外管与顶部固定器围成型腔,进胶通道贯穿底部固定器或顶部固定器而与型腔连通。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模具时,先后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模具中放入加强结构与混合均匀的原料与固化剂的混合液体,混合液体固化后与加强结构结合成一体,形成增强型医用插管,如此,能够避免蘸塑、烘烤的重复性操作,一次性成型出增强型医用插管,成型效率大幅上升,实现生产成本的缩减。

A kind of molding die for enhanced medical intub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可供选择的方法并不多,一般采用蘸塑成型的方式成型。蘸塑成型即将芯轴浸入在成型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料液中,然后再对表面蘸有料液的芯轴进行烘烤,使料液塑化,通过重复上述的料液浸蘸、加热塑化的步骤,形成基础管件。然后将加强筋套设在制作好的基础管体上,再将套有加强筋的基础管体浸入在成型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料液中,然后再对表面蘸有料液的基础管体与加强筋进行烘烤,使料液塑化,通过重复上述的料液浸蘸、加热塑化的步骤,最后成型出增强型医用插管。使用蘸塑成型的成型方式需要多次的反复浸蘸、加热塑化,操作繁琐,由于使用蘸塑成型的成型方式成型,在浸蘸乳液时需要尽量放慢速度,避免乳液无法彻底包覆加强筋,以避免塑化之后的管体内产生有气泡,导致成型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因此,如何尽可能的减少浸蘸次数甚至避免使用蘸塑成型方式来获得增强型医用插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模具,以解决现有的成型工艺成型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模具,其包括底部固定器、内芯、外管、进胶通道与顶部固定器,外管的一端插设在底部固定器中,内芯的一端也插设在底部固定器中,并且内芯位于外管的内部,顶部固定器设置在内芯与外管的另一端上,进胶通道贯穿底部固定器或者顶部固定器,底部固定器、内芯、外管与顶部固定器围成型腔,型腔与进胶通道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套件,第一套件的一端套设在底部固定器上,另一端向靠近顶部固定器的方向延伸至外管的外表面上。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套件,第二套件的一端套设在顶部固定器上,另一端向靠近底部固定器的方向延伸至外管的外表面上。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底部固定器朝向顶部固定器的表面上具有第一外管固定槽与第一内芯固定槽,并且第一内芯固定槽设置在第一外管固定槽的槽底上,内芯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内芯固定槽内,外管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外管固定槽内。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一外管固定槽的槽底上还具有定位槽,定位槽位于外管与内芯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设置在第一外管固定槽与外管之间的间隙中。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顶部固定器朝向底部固定器的表面上具有第二外管固定槽与第二内芯固定槽,并且第二内芯固定槽设置在第二外管固定槽的槽底上,内芯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内芯固定槽内,外管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外管固定槽内。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真空结构,真空结构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底部固定器与顶部固定器上,并且将内芯与外管围在真空结构的内部空间中。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真空结构包括底盖、顶盖、管体与至少一个抽真空接嘴,管体的两端分别与底盖以及顶盖连接,底盖、顶盖与管体围成内部空间,至少一个抽真空接嘴贯穿顶盖和/或底盖而与内部空间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底盖设置有底孔,顶盖设置有顶孔,底部固定器设置在底孔中,顶部固定器设置在顶孔中。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底孔与底部固定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顶孔与顶部固定器之间设置有另一密封圈。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底孔与顶孔为台阶孔。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先后在本技术的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模具的型腔中加入强结构与混合均匀的原料与固化剂的混合液体,混合液体固化后与加强结构结合成一体,形成增强型医用插管,能避免繁琐的重复性操作,快速地成型出增强型医用插管。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本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工艺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模具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4是图2中B区域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模具的底部固定器与顶部固定器的剖视图;图6是图2中C区域的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模具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模具的剖视图;图9是图8中D区域的放大图;图10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模具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本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本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本实施方式是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本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本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本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其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工艺的示意图、成型模具的剖视图、图2中A区域与B区域的放大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增强型医用插管1的成型工艺先执行步骤S11:提供原料、固化剂、加强结构10与成型模具2;再执行步骤S13:将原料与固化剂均匀混合,形成混合液体;然后再执行步骤S15:将加强结构10设置于成型模具2内;接着执行步骤S17:将混合液体注入成型模具2内;再接着执行步骤S19:混合液体在成型模具2内固化,并且与加强结构10相结合;最后执行步骤S21:除去成型模具2。其中,固化后的混合液体与加强结构10结合,即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增强型医用插管1。在步骤S11中,所提供的原料为聚氨酯预聚体,聚氨酯预聚体具体包括端异氰酸酯基预聚体、端羟基预聚体、含封闭基团预聚体以及含其它基团(如端硅烷基、端丙烯酸烷酯)的聚氨酯预聚体等,于本实施方式中,原料可选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而固化剂包括二胺类固化剂、醇胺类固化剂与小分子多元醇类固化剂,二胺类固化剂可选用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醇胺类固化剂可选用三异丙醇胺(TIPA)、小分子多元醇类固化剂可选用三清甲基丙烷(TMP)等。在步骤S13中,原料与固化剂的混合比例可为3:1、2:1等多种比例,由于不同的混合比例会成型出不同硬度的成品,故而原料与固化剂的具体混合比例的取决于所欲成型的成品。于本实施方式中,原料选用端异氰酸酯基预聚体,固化剂选用三异丙醇胺(TIPA)。在混合原料与固化剂时,按3:1的比例取用原料与固化剂并放入容器中,通过搅拌或者其它混合方式将原料与固化剂均匀,形成混合液体。优选地,用于盛放原料与固化剂的容器为可加热容器,在进行原料与固化剂的混合的过程中,对容器进行加热,使原料与固化剂受热,以加速原料与固化剂的混合,提高原料与固化剂混合的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部固定器;/n外管,其一端插设在所述底部固定器中;/n内芯,其一端插设在所述底部固定器中,并且所述内芯位于所述外管的内部;/n顶部固定器,其设置在所述内芯与所述外管的另一端上;/n进胶通道,其贯穿所述底部固定器或者所述顶部固定器;/n所述底部固定器、所述内芯、所述外管与所述顶部固定器围成型腔,所述型腔与所述进胶通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部固定器;
外管,其一端插设在所述底部固定器中;
内芯,其一端插设在所述底部固定器中,并且所述内芯位于所述外管的内部;
顶部固定器,其设置在所述内芯与所述外管的另一端上;
进胶通道,其贯穿所述底部固定器或者所述顶部固定器;
所述底部固定器、所述内芯、所述外管与所述顶部固定器围成型腔,所述型腔与所述进胶通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固定器朝向所述顶部固定器的表面上具有第一外管固定槽与第一内芯固定槽,并且所述第一内芯固定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管固定槽的槽底上,所述内芯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芯固定槽内,所述外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管固定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管固定槽的槽底上还具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外管与所述内芯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管固定槽与所述外管之间的间隙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医用插管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固定器朝向所述底部固定器的表面上具有第二外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军郑剑波马奔魏信鑫袁栋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科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