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扳葫芦扳手内板与制动器罩的专用铆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9009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扳葫芦扳手内板与制动器罩的专用铆接装置,属于手扳葫芦技术领域。包括上下固定的芯模座、下模板及上下固定的上模板、上模体,芯模座中央具有较低限高部而外周有支承部且二者间设容置槽,容置槽槽底开设带上台阶孔和下台阶孔的双台阶通孔;容置槽中装定位圈,压簧装在上台阶孔中,定位圈支承在压簧上,连接螺栓由下台阶孔伸进上台阶孔且穿过压簧后与定位圈螺纹连接;上模体具有本体部、缩颈部、上模头,本体部与缩颈部过渡形成限位槽;定位圈的内、外径分别与上模头直径、缩颈部直径相配。分设限位槽、限高部、定位圈后,上模头压铆行程可控,扳手内板的翻边高度可控以及不缩径,确保扳手内板铆接到制动器罩上后转动灵活顺畅。

A special riveting device for the inner plate of the spanner and the brake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扳葫芦扳手内板与制动器罩的专用铆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扳葫芦扳手内板与制动器罩的专用铆接装置,属于手扳葫芦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实践中,需要将扳手内板压铆连接到已成型的制动器罩上,扳手内板的折边在弯曲为翻边的成型过程中存在诸多技术不足,主要表现为扳手内板的换向棘轮座孔存在不可克服的缩径问题,以及压铆过松、过紧不可控的问题。换向棘轮座孔缩径后势必影响容纳于其内的换向棘轮顺畅转动,而压铆过松就使得扳手内板晃动过大,影响扳手内板的扳动作业工效,压铆过紧则导致扳手内板与制动器罩的坏损乃至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扳葫芦扳手内板与制动器罩的专用铆接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手扳葫芦扳手内板与制动器罩的专用铆接装置,包括下模板、固定在下模板上的芯模座、间隔布置在芯模座上方的上模体、固定在上模体上的上模板,所述芯模座在其中央具有较低的限高部而在其外周具有较高的供扳手内板搁置的支承部,在限高部与支承部之间设置容置槽,该容置槽在其槽底轴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扳葫芦扳手内板与制动器罩的专用铆接装置,包括下模板、固定在下模板上的芯模座、间隔布置在芯模座上方的上模体、固定在上模体上的上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座在其中央具有较低的限高部而在其外周具有较高的供扳手内板搁置的支承部,在限高部与支承部之间设置容置槽,该容置槽在其槽底轴向开设双台阶通孔;/n所述双台阶通孔滑动配置有压簧、连接螺栓,所述容置槽中安装有定位圈,其中,/n压簧安装在双台阶通孔的上台阶孔中,定位圈支承在压簧上,定位圈其露出芯模座的外露段供扳手内板的换向棘轮座孔套置,连接螺栓由双台阶通孔的下台阶孔伸进上台阶孔且穿过压簧后与定位圈螺纹连接;/n上模体具有本体部、沿本体部依次轴向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扳葫芦扳手内板与制动器罩的专用铆接装置,包括下模板、固定在下模板上的芯模座、间隔布置在芯模座上方的上模体、固定在上模体上的上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座在其中央具有较低的限高部而在其外周具有较高的供扳手内板搁置的支承部,在限高部与支承部之间设置容置槽,该容置槽在其槽底轴向开设双台阶通孔;
所述双台阶通孔滑动配置有压簧、连接螺栓,所述容置槽中安装有定位圈,其中,
压簧安装在双台阶通孔的上台阶孔中,定位圈支承在压簧上,定位圈其露出芯模座的外露段供扳手内板的换向棘轮座孔套置,连接螺栓由双台阶通孔的下台阶孔伸进上台阶孔且穿过压簧后与定位圈螺纹连接;
上模体具有本体部、沿本体部依次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忠黎士存张哲兴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成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