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内外具有抗氧化活性作用的泡桐花提取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74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体内外具有抗氧化活性作用的泡桐花提取物,涉及动物药物领域。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作用的泡桐花提取物的提取工艺经过煎煮、过滤、离心、蒸发和烘干,可以简单快速分离泡桐花提取物。泡桐花提取物在体外能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自由基产生较强的清除作用,并具有较强的抗H

A kind of Paulownia flower extract with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vitro and in viv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内外具有抗氧化活性作用的泡桐花提取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药物
,具体为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作用的泡桐花提取物。
技术介绍
动物机体内具有有效的自由基清除系统,维持体内自由基的正常水平,但随年龄的增长,机体内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失衡,抗氧化系统不足以清除自由基,导致自由基蓄积。过量的自由基会攻击细胞膜、线粒体膜,与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反应,造成脂质过氧化增强。脂质过氧化产物又可分解为更多的自由基,引起自由基的连锁反应。膜结构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引起肌肉、肝细胞、线粒体、DNA、RNA等广泛损伤从而引起各种疾病。自由基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烷氧基自由基等。超氧阴离子是生物体内氧代谢首先形成的自由基,DPPH是体内一种稳定的自由基,会攻击生物大分子使其交联或断裂,进而破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羟基自由基·OH是一种活性氧,可直接使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反应并生成丙二醛,与活细胞中的任何分子产生反应,从而使细胞产生损害。H2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它单独与红细胞作用能使细胞发生溶血及膜脂质发生过氧化。目前已经证实,清除多余自由基的能力是机体内本身就具备的,主要依靠内源性自由基清除系统,包括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一些酶类抗氧化剂。因此,抗氧化剂研究的目的是应用其增强动物体内内源性自由基清除系统能力,从而保护动物体因膜结构损伤造成的各种疾病。外源性抗氧化剂是指存在于机体外,可以为体内自由基提供多余的电子,中和并清除自由基来维护机体健康的物质,其中包括维生素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微量元素类抗氧化剂(Se、Zn、Ge等),抗氧化因子(谷胱甘肽、半胱氨酸、硫辛酸等)等。在动物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以上复方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抗氧化因子,可以发挥较好的体内抗氧化功能。泡桐花在我国大量种植,分布广泛。本研究发现,泡桐花提取物在体外能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自由基产生较强的清除作用,并具有较强的抗H2O2氧化溶血能力;在体内,泡桐花提取物(0.2g/kg体重)能增强小鼠心脏、肝脏、回肠组织中的SOD活性,提高心脏、肝脏、回肠组织、血清中的T-AOC活性,增强心脏、肝脏、回肠组织中GSH-Px活性,降低心脏、肝脏、回肠组织、血清中的MDA的含量,抗氧化活性显著优于VC对照组。结果显示,泡桐花提取物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作用显著优于VC。且泡桐花价格低廉,加工工艺简单,所需加工成本较低,可开发为动物用新型抗氧化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作用的泡桐花提取物,不仅在体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在动物体内也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解决了现有抗氧剂提取制造不便或者是使用配合复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作用的泡桐花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包括:Sp1:将泡桐花与水为1:20(质量体积比)的量加入器具中煎煮2h,使用50目的筛网过滤,同时在滤渣中再次加入15倍的水量,再次煎煮,煎煮时间为1h,使用50目的筛网再次过滤,将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混合;Sp2:将混合的液体置于30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机工作时间为10min,分离出上层清液和底层的沉淀物;Sp3:分离上层清液使用低温蒸发的方式,即将过滤的液体装入蒸发容器中,将蒸发容器置于水中,以水为热量的传导介质加热蒸发容器,使得过滤的液体中的泡桐花物质析出成为固体。Sp4:将泡桐花提取物从蒸发容器倒出,并置于密封烘干装置中低压烘干,且烘干的温度控制在60℃,烘干后细化破碎处理。(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作用的泡桐花提取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泡桐花价格低廉,加工工艺简单,所需加工成本较低,可开发为动物用新型抗氧化剂。2、本专利技术,泡桐花提取物在体外能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自由基产生较强的清除作用,并具有较强的抗H2O2氧化溶血能力;在体内,泡桐花提取物(0.2g/kg体重)能增强小鼠心脏、肝脏、回肠组织中的SOD活性,提高心脏、肝脏、回肠组织、血清中的T-AOC活性,增强心脏、肝脏、回肠组织中GSH-Px活性,降低心脏、肝脏、回肠组织、血清中的MDA的含量,抗氧化活性显著优于VC对照组,结果显示,泡桐花水提物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作用显著优于VC。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作用的泡桐花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包括:Sp1:将泡桐花与水为1:20(质量体积比)的量加入器具中煎煮2h,使用50目的筛网过滤,同时在滤渣中再次加入15倍的水量,再次煎煮,煎煮时间为1h,使用50目的筛网再次过滤,将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混合;Sp2:将混合的液体置于30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机工作时间为10min,分离出上层清液和底层的沉淀物;Sp3:分离上层清液使用低温蒸发的方式,即将过滤的液体装入蒸发容器中,将蒸发容器置于水中,以水为热量的传导介质加热蒸发容器,使得过滤的液体中的泡桐花物质析出成为固体。Sp4:将泡桐花提取物从蒸发容器倒出,并置于密封烘干装置中低压烘干,且烘干的温度控制在60℃,烘干后细化破碎处理。实施例二:1、试验材料ICR小鼠(重量18~22g)、泡桐花提取物(多糖含量为41%)、Vc(含量99%)、总抗氧化试剂盒、超氧化物歧化酶试剂盒、丙二醛测定试剂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试剂盒。1.1体外试药配制0.5mg/ml、1mg/ml和2mg/ml泡桐花提取液(以多糖含量计):称取0.1g、0.2g、0.4g泡桐花提取物粉末,分别加蒸馏水至82ml,混匀。1mg/mlVC溶液,临用前配制。1.2体外试药配制泡桐花提取溶液:称取适量泡桐花提取物粉末,用蒸馏水配制成20mg/ml、10mg/ml、5mg/ml溶液(以多糖含量计)。10mg/mlVC溶液,临用前配制。2、试验方法2.1体外抗氧化试验2.1.1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试验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取试管48支,分为泡桐花提取物组(0.5mg/ml、1mg/ml、2mg/ml泡桐花提取液),1mg/mlVC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本底对照组,每组4个重复。药物组、空白组每管加入pH值为8.2的Tris-HCl缓冲液7.2ml;药物组分别加入各相应药液3.0ml,混匀;药物组和空白组各管加入7mmol/L的邻苯三酚0.9ml开始反应,第4min时加入10mol/L的浓盐酸3滴终止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内外具有抗氧化活性作用的泡桐花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包括:/nSp1:将泡桐花与水为1:20(质量体积比)的量加入器具中煎煮2h,使用50目的筛网过滤,同时在滤渣中再次加入15倍的水量,再次煎煮,煎煮时间为1h,使用50目的筛网再次过滤,将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混合;/nSp2:将混合的液体置于30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机工作时间为10min,分离出上层清液和底层的沉淀物;/nSp3:分离上层清液使用低温蒸发的方式,即将过滤的液体装入蒸发容器中,将蒸发容器置于水中,以水为热量的传导介质加热蒸发容器,使得过滤的液体中的泡桐花物质析出成为固体;2. Sp4:将泡桐花提取物从蒸发容器倒出,并置于密封烘干装置中低压烘干,且烘干的温度控制在60℃,烘干后细化破碎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内外具有抗氧化活性作用的泡桐花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包括:
Sp1:将泡桐花与水为1:20(质量体积比)的量加入器具中煎煮2h,使用50目的筛网过滤,同时在滤渣中再次加入15倍的水量,再次煎煮,煎煮时间为1h,使用50目的筛网再次过滤,将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混合;
Sp2:将混合的液体置于30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兰冒玉娟贾纪萍杨海峰王婧王妲妲圣志存王一萍陈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