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痔疮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主要由蒲公英、苦参、甘草、地榆、三七和胡黄连制备而成。所述药物具有温阳化瘀、调理气血、平能阴阳、舒畅肠管的功效。用于治疗内痔和外痔等,且疗效明显,易根治,治疗周期短,副作用小。
An external prepa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痔疮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痔疮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品技术的领域。技术背景痔疮(Hemorrhoids),或者称痔,是临床上一种最常见的肛门疾病,常言道“十男九痔”、“十女十痔”,可见痔疮发患者群之广。痔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大量的文献记载痔疮是人们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因身受湿热风燥,瘀血凝滞于肛门所致。痔疮的发病率占肛肠病的87.25%,有十人九痔的俗称。其痔疮的发作因肛门局部的肛垫组织受某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充血水肿,血管扩张,血液淤滞所致,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的痛苦。目前常见的治疗痔疮的方法,西医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但使用这种方法,病人要忍受很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中医一般采用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止痛止血的各种中药材配成药物。这些药剂分为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但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痔疮的药物,治疗周期长,且不易根治,对外痔疗效也不明显,副作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痔疮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药物具有温阳化瘀、调理气血、平能阴阳、舒畅肠管的功效。用于治疗内痔和外痔等,且疗效明显,易根治,治疗周期短,副作用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治疗痔疮的外用制剂,按照重量份计算,主要由蒲公英1-20份、苦参1-10份、甘草1-16份、地榆1-12份、三七1-8份和胡黄连1-6份制备而成。前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制剂中,按照重量份计算,主要由蒲公英5-15份、苦参3-7份、甘草6-10份、地榆4-8份、三七3-5份和胡黄连2-4份制备而成。前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制剂中,按照重量份计算,主要由蒲公英10份、苦参5份、甘草8份、地榆6份、三七4份和胡黄连3份制备而成。一种前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取上述原料,可加入辅料,可以不加辅料,制成外用制剂。前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外用制剂为酊剂、膏剂或贴剂。前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酊剂这样制备:按照处方比例称取各原料,加8-12倍量52度的白酒浸泡40-50天,即得。前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软膏剂这样制备:(1)取苦参,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加入8-12倍量的水提取1-3次,每次1-3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浓缩液后,备用;滤渣再加入6-10倍量55-6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3次,每次0.5-3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得醇提取液,醇提液与上述水提液合并,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得A品;(2)蒲公英和甘草,加入6-12倍量的水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煎液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50-6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得B品;(3)地榆、三七和胡黄连,加7-12倍水煎煮2-4次,每次1-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05-1.10的浸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0%-75%,不断搅拌,静置12-48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05-1.10的浸膏,得C品;(4)A品、B品和C品混匀,即得。前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贴剂这样制备:(1)取苦参,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加入8-12倍量的水提取1-3次,每次1-3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浓缩液后,备用;滤渣再加入6-10倍量55-6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3次,每次0.5-3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得醇提取液,醇提液与上述水提液合并,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得A品;(2)蒲公英、甘草、地榆、三七和胡黄连,加入6-12倍量的水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煎液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50-6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得B品;(3)另取B品重量30-40%的橡胶、30-40%的松香、3-7%的凡士林和10-20%的羊毛脂加热熔融,得C品;(3)C品加入B品中,和B品重量5-8%的甘油和30-50%的氧化锌混合搅拌15-30分钟,得药料,分别将裱褙材料,医用聚脂薄膜和药料装入贴剂涂铺设备中,碾压,成形后,切割,分装,密封,包装,即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物主要蒲公英、苦参、甘草、地榆、三七和胡黄连制备而成。其中,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蒲公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铁、钙、维生素B2、维生素B1、镁、维生素B6、叶酸及铜,性味:苦甘,寒;归经:入肝、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苦参,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其苦,寒。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甘草,(学名: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地榆(拉丁学名:SanguisorbaofficinalisL.)是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榆也是中草药,性寒,味苦酸,无毒;归肝、肺、肾和大肠经。地榆根入药,性微寒、味苦。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地榆具有止血凉血、清热解毒、收敛止泻及抑制多种致病微生物和肿瘤的作用,可治疗吐血、血痢、烧灼伤、湿疹、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病大出血、便血、崩漏、结核性脓疡及慢性骨髓炎等疾病。三七,中药名,性味:甘、微苦,温。归经:归肝、胃经;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功能主治: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方中配伍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散结之功效,以治其本,共为君药。胡黄连、甘草、地榆有清热解毒,止血凉血的功效,共为臣药。苦参有清热燥湿,杀虫之功,为佐药;三七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等功效,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化瘀、调理气血、平能阴阳、舒畅肠管之功。治疗实例统计1患者及方法1.1患者45例外痔(炎性外痔、静脉曲张外痔、血栓外痔)患者,男22例,女23例;年龄27-70岁,平均47岁。1.2治疗方法1.2.1涂抹本专利技术药物1(按实施例1进行制备)每日3次。1.2.2疗程20d为观察时限。1.3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肛门局部自觉症状(坠胀、疼痛、灼热、便血及便秘)和肛门外观症状(充血、水肿、脱出、糜烂及出血)的变化情况。1.4有效标准治愈:症状完全消失,肛门外观恢复正常;有效:症状缓解或减轻,肛门外观部分恢复正常;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2结果2.1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比较见表1.表1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比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痔疮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主要由蒲公英1-20份、苦参1-10份、甘草1-16份、地榆1-12份、三七1-8份和胡黄连1-6份制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痔疮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主要由蒲公英1-20份、苦参1-10份、甘草1-16份、地榆1-12份、三七1-8份和胡黄连1-6份制备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主要由蒲公英5-15份、苦参3-7份、甘草6-10份、地榆4-8份、三七3-5份和胡黄连2-4份制备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主要由蒲公英10份、苦参5份、甘草8份、地榆6份、三七4份和胡黄连3份制备而成。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上述原料,可加入辅料,可以不加辅料,制成外用制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制剂为酊剂、膏剂或贴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酊剂这样制备:按照处方比例称取各原料,加8-12倍量52度的白酒浸泡40-50天,即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膏剂这样制备:
(1)取苦参,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加入8-12倍量的水提取1-3次,每次1-3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浓缩液后,备用;滤渣再加入6-10倍量55-6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3次,每次0.5-3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得醇提取液,醇提液与上述水提液合并,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得A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钦,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苗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