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854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乳饮料,由第一原料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第一原料包含发酵乳,甜味剂,变性淀粉,果胶,琼脂,结冷胶,任选的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任选的酸味剂以及水或由发酵乳,甜味剂,变性淀粉,果胶,琼脂,结冷胶,任选的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任选的酸味剂以及水组成。该乳饮料的粘度为400~1000cp,具有较为浓郁酸奶风味和稠厚的口感,加入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后,果酱中水果颗粒或谷物颗粒较为均匀地悬浮在乳饮料中。

A milk beverage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领域,涉及一种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乳饮料是一种含乳饮料,是指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发酵或未经发酵加工制成的制品。乳饮料分为配制型和发酵型两种。现有乳饮料产品中,蛋白质含量在1.0%以下,粘度较低,口感稀薄,产品含颗粒时,颗粒不能均匀悬浮。传统乳饮料由于粘度较低,加入水果颗粒后都是沉降在包装底部,消费者饮用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乳饮料,由第一原料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第一原料包含发酵乳,甜味剂,变性淀粉,果胶,琼脂,结冷胶,任选的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任选的酸味剂以及水或由发酵乳,甜味剂,变性淀粉,果胶,琼脂,结冷胶,任选的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任选的酸味剂以及水组成,其中每1000kg第一原料中发酵乳,甜味剂,变性淀粉,果胶,琼脂、结冷胶,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酸味剂以及水的含量为:其中发酵乳由第二原料经乳酸菌发酵而成,第二原料包含牛奶、甜味剂、变性淀粉或者由牛奶、甜味剂、变性淀粉组成,其中牛奶、甜味剂、变性淀粉之间的配比(质量比)为:牛奶60~100份、甜味剂10~14份、变性淀粉1.5~3.6份。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甜味剂选自白砂糖和果葡糖浆,优选地,甜味剂由白砂糖和果葡糖浆组成;优选地,甜味剂由白砂糖和果葡糖浆组成,并且白砂糖和果葡糖浆之间的配比(质量比)为:白砂糖0.8~1.2份、果葡糖浆0.8~1.2份;优选地,甜味剂由白砂糖和果葡糖浆组成,并且白砂糖和果葡糖浆之间的配比(质量比)为:白砂糖1份、果葡糖浆1份。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酸味剂选自柠檬酸和乳酸,优选地,酸味剂由柠檬酸和乳酸组成;优选地,酸味剂由柠檬酸和乳酸组成,并且柠檬酸和乳酸之间的配比(质量比)为:柠檬酸0.8~1.2份、乳酸0.8~1.2份;优选地,酸味剂由柠檬酸和乳酸组成,并且柠檬酸和乳酸之间的配比(质量比)为:柠檬酸1份、乳酸1份。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乳酸菌选自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优选地,乳酸菌由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组成;优选地,乳酸菌由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组成,并且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之间的配比(质量比)为:乳杆菌0.8~1.2份、嗜热链球菌0.8~1.2份;优选地,乳酸菌由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组成,并且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之间的配比(质量比)为:乳杆菌1份、嗜热链球菌1份。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变性淀粉为马铃薯、玉米、木薯的醋酸酯淀粉,例如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果酱是以水果、果汁或果浆和糖等为主要原料,经预处理、煮制、打浆(或破碎)、配料、浓缩、包装等工序制成的酱状产品,其符合国家标准《GB/T22474-2008果酱》。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果味酱是加入或不加入水果、果汁或果浆,使用增稠剂、食用香精、着色剂等食品添加剂,加糖(或不加糖),经配料、煮制、浓缩、包装等工序加工制成的酱状产品,其符合国家标准《GB/T22474-2008果酱》。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乳饮料中,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牛奶加热,加入变性淀粉和甜味剂,混合,得到混合料液;将混合料液进行均质;对均质后的料液进行杀菌;将杀菌后的料液冷却,接种乳酸菌发酵。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乳饮料中,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i)至vii)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特征:i)将牛奶加热至50~70℃(例如60℃)再加入变性淀粉和甜味剂;ii)均质的压力为120~180bar,例如130bar、140bar、150bar、160bar或170bar;iii)均质的温度为50~60℃,例如51℃、52℃、53℃、54℃、55℃、56℃、57℃、58℃、59℃;iv)杀菌温度为90~100℃,例如91℃、92℃、93℃、94℃、95℃96℃、97℃、98℃、99℃;v)杀菌时间为250~350s,例如280s、290s、300s、310s、320s、330s;vi)杀菌后的料液冷却至45℃以下,例如43℃、40℃、35℃;vii)发酵终点的酸度为80~85°T,例如81°T、82°T、83°T、84°T。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乳饮料中,所述乳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发酵乳冷却破乳;将稳定剂、甜味剂和任选的酸味剂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料液;将混合料液与冷却破乳后的发酵乳混合,杀菌,得到杀菌后的发酵乳,其中杀菌温度为105~115℃,例如108℃、110℃、112℃;如果有,将杀菌后的发酵乳与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无菌混合,优选地,所述乳饮料制备方法中发酵乳不经均质直接与混合料液混合。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乳饮料中,所述乳饮料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i)至iv)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特征:i)将发酵乳冷却破乳,冷却至4~10℃,例如5℃、6℃、7℃、8℃、9℃;ii)将稳定剂、甜味剂和任选的酸味剂与温度为60~70℃(例如61℃、62℃、63℃、64℃、65℃、66℃、67℃、68℃、69℃)的水混合;iii)杀菌时间为2~6s,例如3s、4s、5s;iv)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为杀菌后的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的杀菌温度为105~115℃,例如108℃、110℃、112℃,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的杀菌时间为2~6s,例如3s、4s、5s。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备本专利技术的乳饮料的方法,包括:将发酵乳冷却破乳;将稳定剂、甜味剂和任选的酸味剂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料液;将混合料液与冷却破乳后的发酵乳混合,杀菌,得到杀菌后的发酵乳,其中杀菌温度为105~115℃,例如108℃、110℃、112℃;如果有,将杀菌后的发酵乳与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无菌混合,优选地,所述乳饮料制备方法中发酵乳不经均质直接与混合料液混合。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制备本专利技术的乳饮料的方法具有以下i)至iv)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特征:i)将发酵乳冷却破乳,冷却至4~10℃,例如5℃、6℃、7℃、8℃、9℃;ii)将稳定剂、甜味剂和任选的酸味剂与温度为60~70℃(例如61℃、62℃、63℃、64℃、65℃、66℃、67℃、68℃、69℃)的水混合;iii)杀菌时间为2~6s,例如3s、4s、5s;iv)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为杀菌后的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的杀菌温度为105~115℃,例如108℃、110℃、112℃,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的杀菌时间为2~6s,例如3s、4s、5s。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制备本专利技术的乳饮料的方法中,其中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牛奶加热,加入变性淀粉和甜味剂,混合,得到混合料液;将混合料液进行均质;对均质后的料液进行杀菌;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饮料,由第一原料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第一原料包含发酵乳,甜味剂,变性淀粉,果胶,琼脂,结冷胶,任选的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任选的酸味剂以及水或由发酵乳,甜味剂,变性淀粉,果胶,琼脂,结冷胶,任选的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任选的酸味剂以及水组成,/n其中每1000kg第一原料中发酵乳,甜味剂,变性淀粉,果胶,琼脂、结冷胶,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酸味剂以及水的含量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饮料,由第一原料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第一原料包含发酵乳,甜味剂,变性淀粉,果胶,琼脂,结冷胶,任选的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任选的酸味剂以及水或由发酵乳,甜味剂,变性淀粉,果胶,琼脂,结冷胶,任选的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任选的酸味剂以及水组成,
其中每1000kg第一原料中发酵乳,甜味剂,变性淀粉,果胶,琼脂、结冷胶,果酱、果味酱或谷物颗粒,酸味剂以及水的含量为:



其中发酵乳由第二原料经乳酸菌发酵而成,第二原料包含牛奶、甜味剂、变性淀粉或者由牛奶、甜味剂、变性淀粉组成,其中牛奶、甜味剂、变性淀粉之间的配比(质量比)为:牛奶60~100份、甜味剂10~14份、变性淀粉1.5~3.6份。


2.权利要求1的乳饮料,其中甜味剂选自白砂糖和果葡糖浆,
优选地,甜味剂由白砂糖和果葡糖浆组成;
优选地,甜味剂由白砂糖和果葡糖浆组成,并且白砂糖和果葡糖浆之间的配比(质量比)为:白砂糖0.8~1.2份、果葡糖浆0.8~1.2份;
优选地,甜味剂由白砂糖和果葡糖浆组成,并且白砂糖和果葡糖浆之间的配比(质量比)为:白砂糖1份、果葡糖浆1份。


3.权利要求1的乳饮料,其中酸味剂选自柠檬酸和乳酸,
优选地,酸味剂由柠檬酸和乳酸组成;
优选地,酸味剂由柠檬酸和乳酸组成,并且柠檬酸和乳酸之间的配比(质量比)为:柠檬酸0.8~1.2份、乳酸0.8~1.2份;
优选地,酸味剂由柠檬酸和乳酸组成,并且柠檬酸和乳酸之间的配比(质量比)为:柠檬酸1份、乳酸1份。


4.权利要求1的乳饮料,其中乳酸菌选自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优选地,乳酸菌由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组成;
优选地,乳酸菌由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组成,并且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之间的配比(质量比)为:乳杆菌0.8~1.2份、嗜热链球菌0.8~1.2份;
优选地,乳酸菌由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组成,并且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之间的配比(质量比)为:乳杆菌1份、嗜热链球菌1份。


5.权利要求1的乳饮料,其中变性淀粉为马铃薯、玉米、木薯的醋酸酯淀粉,例如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6.权利要求1的乳饮料,其中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牛奶加热,加入变性淀粉和甜味剂,混合,得到混合料液;
将混合料液进行均质;
对均质后的料液进行杀菌;
将杀菌后的料液冷却,接种乳酸菌发酵。


7.权利要求6的乳饮料,其特征在于以下i)至vii)中的一项或多项:
i)将牛奶加热至50~70℃(例如60℃)加入变性淀粉和甜味剂;
ii)均质的压力为120~180bar,例如130bar、140bar、150bar、160bar或170bar;
iii)均质的温度为50~60℃,例如51℃、52℃、53℃、54℃、55℃、56℃、57℃、58℃、59℃;
iv)杀菌温度为90~100℃,例如91℃、92℃、93℃、94℃、95℃96℃、97℃、98℃、99℃;
v)杀菌时间为250~350s,例如280s、290s、300s、320s、330s;
vi)杀菌后的料液冷却至45℃以下,例如43℃、40℃、35℃;
vii)发酵终点的酸度为80~85°T,例如81°T、82°T、83°T、84°T。


8.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的乳饮料,其中所述乳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发酵乳冷却破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君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