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38525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的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包含水杨酸甲酯,所述的水杨酸甲酯至少以1%~10%的重量比存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具有较高的寄生蜂选择率,不仅对夜蛾科害虫寄生蜂具有诱集作用,还可以诱集其他类寄生蜂,从而增加田间寄生蜂数量,提高寄生蜂田间寄生率,达到寄生蜂控制田间害虫的效果。

An attractant of methyl salicylate parasitoids,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生物农药
的引诱剂,具体地,涉及一种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淡足侧沟茧蜂Microplitispallidipes是害虫中一种重要的天敌,它主要把夜蛾科低龄中的幼虫作为寄主,使寄主幼虫不能正常发育为成虫从而起到控制害虫的作用。寄生蜂是否成功找到寄主并且完成寄生,决定了它们是否存活和繁殖。寄生蜂在寻找寄主时,大多是依靠气味来寻找寄主的,所以气味物质对它们来说是特别重要。它们在寄生蜂寻找寄主的时候起着重要的作用。寄生蜂的成长和寄主的成长让其寄生蜂通过特有的信息寻找寄主,从而实现寄生的行为,这种信息物质有寄主的本身、植物散发出的挥发性物质、寄主的粪便等其他有效的多种化学信息途径。所以,寻找不同挥发性的气味物质对淡足侧沟茧蜂的趋向行为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自然界中无论是植物还是昆虫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不同寻常的,其为了保护自己都是在大量释放着不同的挥发性物质。在害虫的天敌中,它们可以通过自身嗅觉来找到不同的挥发性气味物质,因此,植物的挥发性物质对于天敌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这种相关挥发物的存在有助于天敌在寻找能力上和对寄主的寄生率上有所提高,例如,辣椒、高粱它们所释放的气味将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chilonis)给吸引来,寄生蜂在两种植物中停留的时间显著延长。调节田间挥发物的释放有利于寄生蜂更准确定位寄主植物,从而找到害虫并且完成寄生,提高其生物防治中效率,这对新一代农业生产有着广阔的利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引诱剂能够引诱寄生蜂,提高寄生蜂对害虫的寄生能力,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治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保证蔬菜产品的安全性。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所述的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包含水杨酸甲酯,所述的水杨酸甲酯至少以1%~10%的重量比存在。一种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所述的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包含水杨酸甲酯,所述的水杨酸甲酯至少以2%、4%、6%或8%的重量比存在。一种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所述的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包含水杨酸甲酯,所述的水杨酸甲酯至少以1%~99%的重量比存在。可选的,还包括助剂,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助剂的含量补足100%;所述的助剂是增溶剂、增效剂、乳化剂和渗透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水杨酸甲酯用于制备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的应用。可选的,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中,水杨酸甲酯至少以1%~10%的重量比存在。可选的,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中,水杨酸甲酯至少2%、4%、6%或8%的重量比存在。可选的,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中,水杨酸甲酯至少以1%~99%的重量比存在。可选的,所述的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的剂型包括粉剂、乳油、悬浮剂、干悬浮剂、浓乳剂、缓释剂、水乳剂和喷雾剂中的一种;所述的寄生蜂为淡足侧沟茧蜂。一种方法,以水杨酸甲酯为活性物制备成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中,水杨酸甲酯至少以1%~10%的重量比存在;或者,水杨酸甲酯至少以2%、4%、6%或8%的重量比存在;水杨酸甲酯用石蜡、羊毛脂或乙醇稀释后制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杨酸甲酯引诱剂,不仅对夜蛾科害虫寄生蜂具有诱集作用,还可以诱集其他类寄生蜂,从而增加田间寄生蜂数量,提高寄生蜂田间寄生率,达到寄生蜂控制田间害虫的效果。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Y”型嗅觉仪的结构图;图2为田间罩笼引诱效果试验布置示意图;图3为淡足侧沟茧蜂对样品和对照选择结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寄生蜂(Parasitoidwasp)是最常见的一类寄生性昆虫,属膜翅目,它们有2对薄而透明的翅膀,是膜翅目细腰亚目中金小蜂科、姬蜂科、小蜂科等靠寄生生活的多种昆虫。这种蜂寄生在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等昆虫的幼虫、蛹和卵里,能够消灭被寄生的昆虫。它们的寄生方式很多,被寄生对象从卵到成虫的各个阶段,都可能被寄生。所谓寄生蜂,就是从植食性蜂类进化到筑巢性期间的一群肉食性蜂类。与寄生虫一样。本专利技术中提到的寄生蜂指的是淡足侧沟茧蜂,淡足侧沟茧蜂为膜翅目茧蜂科的昆虫,由于所有的寄生蜂都是膜翅目的昆虫,除了淡足侧沟茧蜂,本专利技术的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推断对其他寄生蜂应该是有效的。为了给出一种寄生蜂引诱剂,本专利技术共筛选了1-辛烯-3-醇(1-octen-3ol)、2-戊酮(2-pentanone)、反式-2-已烯醛(E-2-hexenal)、甲基庚烯酮(Methylheptenone)、2-壬酮(2-nonanone)、紫罗兰酮(beta-jonone)、正己烷(n-hexane)、2-庚酮(2-heptanone)、水杨酸甲脂(Methylsalicylate)、苯酚(Phone)、β-香茅醇(β-citronellol)、芳樟醇(Linalool)和吲哚(Indole)等14种挥发性化合物,通过室内及田间实测发现,紫罗兰酮(beta-jonone)、β-香茅醇(β-citronellol)和水杨酸甲脂(Methylsalicylate)具有良好的寄生蜂选择率,能够作为寄生蜂引诱剂的活性物质。上述挥发性化合物的来源可以为试剂公司或者市场购买,本专利技术的水杨酸甲酯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水杨酸甲酯为市场购买的标准品,购自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专利技术是首次发现水杨酸甲酯具有对寄生蜂引诱的功能,并首次将此引诱剂在田间进行了试验。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水杨酸甲酯作为诱集挥发物,是一种存在与植物中的天然产物,具有低毒、易降解等特点,对于人畜和生态环境友好安全的引诱剂。诱集的的有益生物寄生蜂,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害虫引诱剂相比,该方法消除了种植者担心把更多的害虫诱集到自己田里的忧虑,因为本专利技术引诱的是有益昆虫,有益昆虫越多,田间防治效果越好。不仅对夜蛾科害虫寄生蜂具有诱集作用,还可以诱集其他类寄生蜂,从而增加田间寄生蜂数量,提高寄生蜂田间寄生率,达到寄生蜂控制田间害虫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包含水杨酸甲酯,水杨酸甲酯至少以1%~10%的重量比存在。还可以,水杨酸甲酯至少以2%、4%、6%或8%的重量比存在。还比如,水杨酸甲酯至少以1%~99%的重量比存在。本专利技术水杨酸甲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包含水杨酸甲酯,所述的水杨酸甲酯至少以1%~10%的重量比存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包含水杨酸甲酯,所述的水杨酸甲酯至少以1%~10%的重量比存在。


2.一种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包含水杨酸甲酯,所述的水杨酸甲酯至少以2%、4%、6%或8%的重量比存在。


3.一种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包含水杨酸甲酯,所述的水杨酸甲酯至少以1%~99%的重量比存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还包括助剂,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助剂的含量补足100%;
所述的助剂是增溶剂、增效剂、乳化剂和渗透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水杨酸甲酯用于制备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水杨酸甲酯寄生蜂引诱剂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香云张浩蒋杰贤万年峰陈义娟王金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