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创制油菜新种质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5037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作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创制油菜新种质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聚合亲本目标性状的F1代为供体,从冷处理的花蕾中分离游离小孢子;将所述游离小孢子在含秋水仙碱的NLN‑13培养基中暗培养,离心收集孢子沉淀;将收集的孢子沉淀转移至NLN‑13培养基中继续暗培养,得到子叶型胚状体;将所述子叶型胚状体接种到固体B5培养基中光照培养,诱导并扩繁幼苗,得到DH系幼苗;将所述DH系幼苗移栽到田间,筛选出雄性可育的DH株系,自交得到DH系种子。本发明专利技术借助高效的小孢子培养技术和秋水仙碱诱导,缩短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作物育种,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创制油菜新种质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要实现机械化轻简化收获,就需要有与农机相配套的油菜品种,才能使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因此油菜的形态育种就显得非常重要,适合油菜种植机械化的株型育种越来越被育种家重视。

2、单倍体加倍植株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都是纯合的,自交产生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目前,主要通过花药培养或小孢子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但是,在花药培养的过程中,花粉粒、花粉愈伤组织、花药壁细胞等均有可能进行增殖,最终获得的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就不可能是纯粹的配子体起源,所得的再生植株也就不可能一定是单倍体植株。小孢子具有单细胞、单倍性、较高分化同步化、分散性好的特点,并且,在培养时不易受到花药壁、花丝等体细胞的影响而产生真正的单倍体植株,进而加倍成为双单倍体,因此,小孢子培养技术能有效地解决花药培养带来的问题,花药培养逐渐被小孢子培养所替代。

3、小孢子培养是研究花粉细胞分化条件、胚胎发生和形态建成机理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因此,该技术一直受到各国油菜育种家的普遍青睐。但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创制油菜新种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处理的温度为4~6℃,时间为20~28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处理后还包括消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秋水仙碱的浓度为45~90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培养的培养温度为30~35℃,培养天数为1~3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续暗培养的培养温度为22~28℃,培养天数为20~30d。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创制油菜新种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处理的温度为4~6℃,时间为20~28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处理后还包括消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秋水仙碱的浓度为45~90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培养的培养温度为30~35℃,培养天数为1~3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续暗培养的培养温度为22~28℃,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英江建霞李延莉杨立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