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输送辊上聚氨酯胶套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8518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聚氨酯输送辊上聚氨酯胶套装配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装配架、悬梁架、电磁导轨和进给装置,电磁导轨平行设有两组,电磁导轨上设有装配架,装配架上设有装配组件,装配架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第一工作台上方设有悬梁架,悬梁架上设有进给装置,进给装置上通过第一气缸设有顶针,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上均设有弧形长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装配组件和进给装置进行装配上聚氨酯胶套,能够节约人工和时间的消耗,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上聚氨酯胶套装配作业,通过上下料过程便捷易操作,机械化长度高,能够适用于大批量的聚氨酯输送辊生产加工作业,通过装配后的聚氨酯胶套装配稳定性高。

Assembly device of polyurethane rubber sleeve on polyurethane conveying 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氨酯输送辊上聚氨酯胶套装配装置
本技术涉及聚氨酯胶辊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聚氨酯输送辊上聚氨酯胶套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动,与橡胶材料相比,聚氨酯输送辊以优异的力学性能,如硬度范围宽、高拉伸强度、高抗撕裂强度、高承载性、高弹性,耐冲击、减震缓冲、极高的耐磨性、优异的耐化学腐蚀、耐辐射、耐油和耐低温性能等被频繁使用;为了使聚氨酯输送辊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避免运输的物品对聚氨酯输送辊的胶层磨损过大,会在聚氨酯输送辊上套上一个聚氨酯胶套,这样磨损集中在聚氨酯胶套上,只要更换聚氨酯胶套即可,无需整个更换聚氨酯输送辊,能够节约成本投入;现有聚氨酯胶套装配过程中存在耗费时间和人力较大的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不适用于大批量的聚氨酯输送辊生产加工,因此,本技术提出聚氨酯输送辊上聚氨酯胶套装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聚氨酯输送辊上聚氨酯胶套装配装置,通过利用装配组件和进给装置进行装配上聚氨酯胶套,能够节约人工和时间的消耗,能够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聚氨酯输送辊上聚氨酯胶套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作台(1)、第二工作台(2)、装配架(3)、悬梁架(4)、电磁导轨(5)和进给装置,所述电磁导轨(5)平行设有两组,所述电磁导轨(5)上设有装配架(3),所述装配架(3)上设有装配组件,所述装配架(3)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工作台(1)和第二工作台(2),所述第一工作台(1)上方设有悬梁架(4),所述悬梁架(4)上设有进给装置,所述进给装置上通过第一气缸(6)设有顶针(7),所述第一工作台(1)和第二工作台(2)上均设有弧形长槽(8),所述弧形长槽(8)的半径大于聚氨酯输送辊的半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聚氨酯输送辊上聚氨酯胶套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作台(1)、第二工作台(2)、装配架(3)、悬梁架(4)、电磁导轨(5)和进给装置,所述电磁导轨(5)平行设有两组,所述电磁导轨(5)上设有装配架(3),所述装配架(3)上设有装配组件,所述装配架(3)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工作台(1)和第二工作台(2),所述第一工作台(1)上方设有悬梁架(4),所述悬梁架(4)上设有进给装置,所述进给装置上通过第一气缸(6)设有顶针(7),所述第一工作台(1)和第二工作台(2)上均设有弧形长槽(8),所述弧形长槽(8)的半径大于聚氨酯输送辊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输送辊上聚氨酯胶套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架(3)包括立柱(9)和横梁(10),所述立柱(9)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立柱(9)两端之间均设有横梁(10),所述装配架(3)呈正方形,一组所述横梁(10)底部两端与电磁导轨(5)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发明谢涛
申请(专利权)人:来安县泰阳聚氨酯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