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南美洲鳗鲡白仔鳗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涉及一种鳗鲡养殖技术,具体是涉及一种南美洲鳗鲡白仔鳗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日本鳗鲡苗种产量的大幅下滑,苗价飙升,欧洲鳗鲡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物种。南美洲鳗鲡(Anguillarostrata)产于中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多米尼加、尼加拉瓜、海地等沿海地区,其苗量可观,价格低廉。近年随着南美洲鳗鲡的试养成功,鳗鲡养殖企业大量引进,2016年我国南美洲鳗鲡苗种的投放量超越了欧洲鳗鲡和日本鳗鲡。但现有白仔鳗的养殖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水蚯蚓培育方法,由于水蚯蚓本身携带大量的寄生虫和病菌,在白仔鳗培育过程中,易引发白仔鳗红肝病、脱粘败血症及寄生虫病等疾病,且发病率极高,导致的死亡率也较高;而使用玻璃鳗配合饲料培育也存在白仔鳗诱食期滴浆诱食对养殖水体水质污染严重、鳗苗培育成本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南美洲鳗鲡白仔鳗的新培育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南美洲鳗鲡白仔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采用冷冻的海水桡足类和丰年虫作为饵料,分三个阶段培育南美洲鳗鲡白仔鳗,至白仔鳗的平均规格达400~500尾/kg时,再逐渐过渡到投喂白仔鳗配合饲料进行养殖。/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南美洲鳗鲡白仔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采用冷冻的海水桡足类和丰年虫作为饵料,分三个阶段培育南美洲鳗鲡白仔鳗,至白仔鳗的平均规格达400~500尾/kg时,再逐渐过渡到投喂白仔鳗配合饲料进行养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美洲鳗鲡白仔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操作如下:
1)将南美洲鳗鲡白仔鳗放养,待养殖水体水温升到28℃~30℃后开始投饵,以投饵的第1-4天为第一阶段,投喂冷冻的海水桡足类,日投喂量为存塘鱼体质量的40%~45%;
2)以投饵的第5-14天为第二阶段,投喂冷冻的海水桡足类和丰年虫,日投喂量为存塘鱼体质量的45%~50%;
3)以投饵的第15天至培育的白仔鳗平均规格到400~500尾/kg期间为第三阶段,投喂冷冻的丰年虫,日投喂量为存塘鱼体质量的45%~50%;
4)当白仔鳗的平均规格达到400~500尾/kg后,按配合饲料逐日递增的方式将白仔鳗配合饲料和冷冻的丰年虫搅拌成团状饵料,在饵料台上进行转料投喂,逐步驯化白仔鳗完全摄食白仔鳗配合饲料,转料驯食期间,白仔鳗配合饲料的日投饵率由2.0%~3.0%逐日递增到5.0%~6.0%。
技术研发人员:樊海平,钟全福,林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