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魔芋与百合间作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的间作栽培
,特别涉及魔芋与百合间作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魔芋(Amorphophalluskonjac)又名蒟蒻,属于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blume),多年生块茎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湖南、陕西等地。魔芋块茎中含有丰富的葡甘露聚糖,它具有吸水性、凝胶性、粘结性、低热可食的特性,在食品加工、日用化学、保健品等都有广泛的应用。魔芋具有水平降血糖、降血脂、降压、散毒、养颜、通脉、减肥、通便、开胃等多功能,是健康食品。魔芋软腐病俗称“半边疯”,是魔芋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在生长期和贮藏期都可发生,引起叶片、叶柄和球茎腐烂,与白绢病并发,危害更大,甚至可能绝收。另外魔芋种植一般采用野外种植,野外种植如果不除草就会很快杂草丛生,与魔芋争夺养分与光照,目前只能采用人工拔草及除草剂除草两种除草方式,人工除草通常要进行好几次,工作量极大,采用除草剂除草见效快效率高,但是除草剂有一定的副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危害, ...
【技术保护点】
1.魔芋与百合间作的栽培方法,包括选地、整地、选种、播种栽培,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种栽培为:/n魔芋与百合在春分至清明节播种,按120~150厘米拉伸开墒种植,沟宽25~35厘米,墒面宽100~120厘米,墒高20~35厘米,整理墒面,在墒面上作业,实行条沟移栽,每个墒面栽种3~6行,行距25~35厘米;百合与魔芋间作,百合株距10~18厘米,每隔3~5株间栽种1株魔芋,魔芋株距35~50厘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魔芋与百合间作的栽培方法,包括选地、整地、选种、播种栽培,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种栽培为:
魔芋与百合在春分至清明节播种,按120~150厘米拉伸开墒种植,沟宽25~35厘米,墒面宽100~120厘米,墒高20~35厘米,整理墒面,在墒面上作业,实行条沟移栽,每个墒面栽种3~6行,行距25~35厘米;百合与魔芋间作,百合株距10~18厘米,每隔3~5株间栽种1株魔芋,魔芋株距35~50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芋与百合间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种栽培为:
魔芋与百合在春分至清明节播种,按150厘米拉伸开墒种植,沟宽30厘米,墒面宽120厘米,墒高30厘米,整理墒面,在墒面上作业,实行条沟移栽,每个墒面栽种4行,行距30厘米;百合与魔芋间作,百合株距15厘米,每隔3株间栽种1株魔芋,魔芋株距45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芋与百合间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虫害防治包括对魔芋的软腐病、白绢病的防治,采用的方法为:用汰腐净配以魔芋灵兑水灌根或叶面喷施进行防治;在7~8月份,疏沟排水,清除病株并作消毒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芋与百合间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虫害防治包括采用轮作、种球和土壤消毒处理的方式对百合的立枯病、根腐病进行防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魔芋与百合间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百合的立枯病、根腐病的发病初期用95%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淋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俊,张雨,董坤,敖文,彭磊,邹玲,何卫莲,段玉云,卢祥波,李金灿,白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富源县金地魔芋种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