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栋专利>正文

一种甘薯脱毒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545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薯脱毒种植方法,本申请通过对甘薯种植过程中秧苗培育、整地起垄、秧苗移栽、田间管理以及收获步骤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了甘薯的脱毒种植,提高了秧苗的抗黑斑病的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甘薯秧苗移栽后成活率高达95%,且生长迅速,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甘薯脱毒种植方法能够使得甘薯亩产提高200‑300公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甘薯种植方法能够100%脱毒,避免了甘薯出现黑斑病。

A method of virus-free cultivation of sweet potat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薯脱毒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甘薯种植
,特别是涉及一种甘薯脱毒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甘薯又称甜薯,含有丰富的黏液蛋白,这种物质不仅能保持关节腔内的润滑作用,而且还能保持人体心血管壁的弹性,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皮下脂肪,防止肝肾中结缔组织萎缩,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甘薯独有的脱氢表雄甾酮,可以预防结肠癌和乳腺癌。甘薯营养丰富,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各种氨基酸,是非常好的营养食品。甘薯淀粉含量高,一般块根中淀粉含量占鲜重的15%-26%,高的可达30%;可溶性糖类占3%左右。每100克鲜薯中含糖29克、蛋白质2.3克、脂肪0.2克、粗纤维0.5克、无机盐0.9克(其中钙18毫克、磷20毫克、铁0.4毫克)。此外,甘薯的维生素含量丰富,每千克鲜薯含维生素c300毫克、维生素b10.4毫克、尼克酸5毫克。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含量为面粉的2倍,维生素E为小麦的9.5倍,纤维素为面粉的10倍,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甘薯种植过程中一直受黑斑病困扰,为此,全国有很多专门研究甘薯脱毒的机构,但是至今没有找到理想的办法。黑斑病一般是在用子薯育苗的过程中感染的,但是绝对脱毒是难以达到的,同时用药成本高,不易掌握,还有药物极易残留在甘薯中。由于黑斑病的存在,也使得甘薯产量较低。如何在甘薯种植中有效脱毒,提高甘薯的品质和产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薯脱毒种植方法。通过利用甘薯秧苗培育过程中对秧苗继续科学培育,获得生长迅速且抗病虫害的甘薯秧苗,然后提前对秧苗进行移栽种植,科学控制种植工艺,使得甘薯快速生长且有效脱毒,同时提高了甘薯的产量和品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甘薯脱毒种植方法,包括以下种植步骤:S1.甘薯秧苗培育在前一年8月至入冬前,取壮实甘薯秧栽在培养土中于棚室里进行培育,培养至第二年3月初,将取长势良好的侧蔓作为甘薯秧苗;S2.整体起垄将甘薯种植田中喷洒有机肥和硫酸钙,每亩种植田中施有机肥2000-3000Kg,硫酸钙为5-10Kg,并进行翻耕起垄,垄宽为35-50cm,垄高为20-30cm,垄沟宽为50cm;S3.秧苗移栽于3月中上旬将甘薯秧苗或秧苗上的侧蔓移栽至甘薯种植田中,每垄栽2行,株距35-40厘米,栽苗成三角形,每亩移栽秧苗2500~3000株;然后薄膜覆盖,并用土块压实薄膜的四周,秧苗上方的薄膜留有透气孔,经秧苗抠出薄膜外,四周用细土密封,防止大风将薄膜吹起;S4.田间管理移栽秧苗后进行浇水,使得土壤保持湿润;栽后35天进行,将死苗、病苗拔掉,补栽壮苗并施加氮肥,每亩20-30Kg;当苗长至15-20cm时进行摘心以促进分枝,然后进行追加复合肥,每亩追加50-60Kg;当主蔓长到50-60cm,打去未展开的嫩芽,并在分枝长到50cm时,打群顶;定期喷洒叶面生长素,喷洒周期为10-15天,喷洒量为100-120mg/Kg;S5.收获甘薯在9月下旬-10月上旬开始破垄刨出,刨出的甘薯晾晒半天后清除杂物与须根,轻拿轻放防止碰破甘薯表皮。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述甘薯种子包括红薯、紫薯或白薯。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步骤S1中所述培养土包括红土壤、贝壳粉、硒肥、有机肥、吲哚乙酸、腐殖酸、硫酸镁、硫酸铁。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述培养土中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贝壳粉3.5-6.5%硒肥0.5-1.2%有机肥2-5%吲哚乙酸0.2-0.5%腐殖酸1-2%硫酸镁0.5-1.5%硫酸铁0.5-3.2%其余为红土壤。具体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步骤S4中所述的叶面生长素是由多效唑、吲哚乙酸和萘乙酸按重量比为1:2-5:3-7混合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甘薯秧苗经过脱毒种植,提高了秧苗的抗黑斑病的能力,同时甘薯秧苗移栽后成活率高达95%,且生长迅速;2、本专利技术的甘薯脱毒种植方法能够使得甘薯亩产提高200-300公斤;3、本专利技术的甘薯种植方法能够100%脱毒,避免了甘薯出现黑斑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种植的甘薯图片;图2为对比例1种植的甘薯图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薯脱毒种植方法。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红薯脱毒种植方法,包括以下种植步骤:S1.红薯秧苗培育在前一年8月至入冬前,取壮实红薯秧栽在培养土中于棚室里进行培育,培养至第二年3月初,将取长势良好的侧蔓作为红薯秧苗,所述培养土中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贝壳粉5%、硒肥1%、有机肥4%、吲哚乙酸0.3%、腐殖酸1.5%、硫酸镁1%、硫酸铁2.5%、其余为红土壤;将催芽后的红薯种子种植在秧苗培养田的棚室中,常规种植30天得到红薯秧苗;S2.整体起垄将红薯种植田中喷洒有机肥和硫酸钙,每亩种植田中施有机肥3000Kg,硫酸钙为8Kg,并进行翻耕起垄,垄宽为45cm,垄高为25cm,垄沟宽为50cm;S3.秧苗移栽于3月中旬将红薯秧苗或秧苗上的侧蔓移栽至红薯种植田中,每垄栽2行,株距40厘米,栽苗成三角形,每亩移栽秧苗2500株;然后薄膜覆盖,并用土块压实薄膜的四周,秧苗上方的薄膜留有透气孔,经秧苗抠出薄膜外,四周用细土密封,防止大风将薄膜吹起;S4.田间管理移栽秧苗后进行浇水,使得土壤保持湿润;栽后35天进行,将死苗、病苗拔掉,补栽壮苗并施加氮肥,每亩30Kg;当苗长至20cm时进行摘心以促进分枝,然后进行追加复合肥,每亩追加60Kg;当主蔓长到60cm,打去未展开的嫩芽,并在分枝长到50cm时,打群顶;定期喷洒叶面生长素,喷洒周期为15天,喷洒量为100mg/Kg,所述叶面生长素是由多效唑、吲哚乙酸和萘乙酸按重量比为1:3:5混合而成;S5.收获红薯在9月下旬开始破垄刨出,刨出的红薯晾晒半天后清除杂物与须根,轻拿轻放防止碰破红薯表皮。本专利技术所收获的红薯均没有出现黑斑病。同时进行对比种植,对比红薯种植田中种植市场采购的常规红薯秧苗,进行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移栽和田间管理。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种植方式能够使得红薯亩产高达670-700Kg,而采用市场采购的常规红薯秧苗进行种植,其红薯亩产为500Kg,且收获的红薯中有部分薯块出现黑斑病,如图2所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薯脱毒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种植步骤:/nS1.甘薯秧苗培育/n在前一年8月至入冬前,取壮实甘薯秧栽在培养土中于棚室里进行培育,培养至第二年3月初,将取长势良好的侧蔓作为甘薯秧苗;/nS2.整体起垄/n将甘薯种植田中喷洒有机肥和硫酸钙,每亩种植田中施有机肥2000-3000Kg,硫酸钙为5-10Kg,并进行翻耕起垄,垄宽为35-50cm,垄高为20-30cm,垄沟宽为50cm;/nS3.秧苗移栽/n于3月中上旬将甘薯秧苗移栽至甘薯种植田中,每垄栽2行,株距35-40厘米,栽苗成三角形,每亩移栽秧苗2500~3000株;然后薄膜覆盖,并用土块压实薄膜的四周,秧苗上方的薄膜留有透气孔,经秧苗抠出薄膜外,四周用细土密封,防止大风将薄膜吹起;/nS4.田间管理/n移栽秧苗后进行浇水,使得土壤保持湿润;/n栽后3 5天进行,将死苗、病苗拔掉,补栽壮苗并施加氮肥,每亩20-30Kg;/n当苗长至15-20cm时进行摘心以促进分枝,然后进行追加复合肥,每亩追加50-60Kg;/n当主蔓长到50-60cm,打去未展开的嫩芽,并在分枝长到50cm时,打群顶;/n定期喷洒叶面生长素,喷洒周期为10-15天,喷洒量为100-120mg/Kg;/nS5.收获/n甘薯在9月下旬-10月上旬开始破垄刨出,刨出的甘薯晾晒半天后清除杂物与须根,轻拿轻放防止碰破甘薯表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薯脱毒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种植步骤:
S1.甘薯秧苗培育
在前一年8月至入冬前,取壮实甘薯秧栽在培养土中于棚室里进行培育,培养至第二年3月初,将取长势良好的侧蔓作为甘薯秧苗;
S2.整体起垄
将甘薯种植田中喷洒有机肥和硫酸钙,每亩种植田中施有机肥2000-3000Kg,硫酸钙为5-10Kg,并进行翻耕起垄,垄宽为35-50cm,垄高为20-30cm,垄沟宽为50cm;
S3.秧苗移栽
于3月中上旬将甘薯秧苗移栽至甘薯种植田中,每垄栽2行,株距35-40厘米,栽苗成三角形,每亩移栽秧苗2500~3000株;然后薄膜覆盖,并用土块压实薄膜的四周,秧苗上方的薄膜留有透气孔,经秧苗抠出薄膜外,四周用细土密封,防止大风将薄膜吹起;
S4.田间管理
移栽秧苗后进行浇水,使得土壤保持湿润;
栽后35天进行,将死苗、病苗拔掉,补栽壮苗并施加氮肥,每亩20-30Kg;
当苗长至15-20cm时进行摘心以促进分枝,然后进行追加复合肥,每亩追加50-60Kg;
当主蔓长到50-60cm,打去未展开的嫩芽,并在分枝长到50cm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