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荸荠的轮作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铃薯、荸荠的轮作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马铃薯为茄科植物,其适应性广、产量高、营养丰富,是一种宜粮、宜菜、宜饲、宜加工的多用途作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作春、秋两季栽培。近年来,为推进马铃薯主食产业化的发展战略,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因我国人均耕地资源较少,不能合理做好轮作倒茬,造成马铃薯产量下降,病虫害发生严重。同时,目前主要以旱作植物与马铃薯轮作种植,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马铃薯连作的不利影响,但作物轮作间期长,土地利用率低;并且旱作植物间轮作不能有效均衡土壤水肥,因而旱作植物长期轮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荸荠为莎草科荸荠属水生草本植物,是果蔬兼用的特色农产品,在长江以南地区广泛栽培,种植模式大多以连作为主,但由于长期连作种植,造成荸荠干枯病等病菌连年积累,病害逐年加重,导致荸荠产量低且不稳定,商品率下降,严重影响荸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马铃薯长期连作种植后,产量下降明显,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经济效益;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铃薯、荸荠的轮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一年的时间周期内,2月至3月初,采用种薯直播的形式对马铃薯进行种植,并在5月底前收获结束;轮作田进行晒田休整,以及进行整田处理后,进行对荸荠的栽培和收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荸荠的轮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一年的时间周期内,2月至3月初,采用种薯直播的形式对马铃薯进行种植,并在5月底前收获结束;轮作田进行晒田休整,以及进行整田处理后,进行对荸荠的栽培和收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荸荠的轮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铃薯进行种植包括:
将种薯按密度60cm×25cm直播于所述轮作田中;
在种薯出苗后及时中耕,结合中耕追施氮肥并培土,同时进行对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铃薯、荸荠的轮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马铃薯进行种植前,还包括选种及整田处理,其中,
所述整田处理包括:对轮作田进行整地,并施入复合肥,作高30cm、宽60cm的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荸荠的轮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荸荠进行栽培和收获包括:
6月下旬至7月中旬,将育秧的秧苗按密度100×110cm定植于所述整田处理后的轮作田中;
对定植后的秧苗进行追肥,同时进行对荸荠的病虫害防治;
以及在11月中旬至12月底对荸荠进行收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铃薯、荸荠的轮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定植后的秧苗进行追肥包括:第一次在秧苗定植10天后进行,亩施尿素5kg;第二次在处暑边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孝赏,赖小芳,陈伟强,陈剑,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