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干旱地区流动沙丘梭梭造林保存率的种植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483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干旱地区流动沙丘梭梭造林保存率的种植技术,步骤如下:春季土壤解冻后,按4m~6m距离挖沟,沟深20cm~40cm,宽60cm~80cm,沟内按4m~6m株距挖直径30cm、深30cm的坑,将保水剂充分吸水后填入坑内,每穴栽植1株梭梭,栽植后,在芽萌动前直接对茎干短截,短截后地上部分留干高度10cm~30cm;梭梭成活后,侧芽萌发抽枝,在抽生的枝条中选留3~6个强枝,其余疏除。本技术根据梭梭枝芽生长特性及树冠构型特征,提出的一种簇生型梭梭冠构型培育技术,有益效果包括:(1)提高梭梭造林保存率;(2)降低造林和成活后的管护成本;(3)树冠下对风沙沉积效果好,平均每年能沉积沙厚度1~2cm,在树冠下自然形成沙丘,一定程度上抑制沙丘流动、减轻沙源。

A planting technique for improving the afforestation and conservation rate of Haloxylon ammodendron on mobile dunes in Arid Are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干旱地区流动沙丘梭梭造林保存率的种植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沙漠造林
,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干旱地区流动沙丘梭梭造林保存率的种植技术。
技术介绍
干旱沙漠地区植被稀疏,风蚀强烈,是沙尘暴的源。对周边及下风向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带来诸多影响。通过恢复植被是控制沙源的切实可行办法。目前,在干旱沙漠的流动或半流动沙丘营造梭梭林,主要采用措施为:首先设置沙障控制流沙,然后采用保水措施提高造林成活率。沙障可以采用生物材料如芦苇(申请号201822220544.5,201820395073.9)、玉米秸秆(申请号201810010700.7,201822252937.4,201810010700.7)、早熟禾(申请号201721563574.5,201711166706.5)、树枝(申请号201621186129.7,201610960412.9)、向日葵秸秆(申请号201420364669.4)、麦秸秆(申请号201620877277.7)等,或人工合成材料如防护罩(申请号201210349964.8,201110139499.0、201120233236.1)、塑料网/膜(申请号201420848374.4,201520784768.2,201611094335.X,201420324320.8,200320102816.2)、防护管件(201520119424.X,201420545637.4,201420545688.7,201220084804.0,201110139499.0)等。无数研究和野外造林实践证明流沙的固定是保证幼苗成活最重要的一步。然而,采用秸秆或塑料网、管件和防护罩等沙障固定流动沙面,存在如下缺点:(1)材料成本或运输成本和施工成本较高。(2)秸秆沙障设置后,使用一定年限之后由于沙沉积全部掩埋秸秆,秸秆将失去固沙功能,如此时不重新埋设沙障,风蚀作用将使梭梭根系裸露,或连根拔起,威胁梭梭存活。(3)塑料网由于迎风面积沙而背风面为风蚀,塑料网容易悬空、倒塌而失去防护功能,如此时不重新设置沙障,将使梭梭根系裸露,或连根拔起,影响梭梭成活。(4)部分不能降解塑料网的残留还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本专利技术模仿流动沙丘梭梭自然分布格局和冠型结构,提出的一种通过培育簇生型梭梭树冠,进而提高造林保存率的种植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簇生型树冠能降低冠下风速、抑制风蚀,避免植株根系外露或连根拔起而影响成活。(2)梭梭簇生型树冠降低近地面风速形成的风沙沉积可促进被埋部分梭梭茎干生根,提高梭梭养分和水分吸收,增强植株抗逆性,提高梭梭造林保存率。(3)梭梭成活且簇生型树冠培育完成后,不再管护(如设沙障),节约造林管护成本。(4)不存在塑料网的残留带来的潜在环境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干旱地区流动沙丘梭梭造林保存率的种植技术,具体步骤如下:春季土壤解冻后,按4m~6m距离挖沟,沟深20cm~40cm,宽60cm~80cm,沟内按4m~6m株距挖直径30cm、深30cm的坑,将40g~60g保水剂充分吸水后填入坑内,然后在保水剂上植苗造林,每穴栽植1株梭梭,要求梭梭幼苗根系完整,地径0.3cm以上,地上部分高度大于40cm;栽植后,在芽萌动前直接对茎干短截,短截后地上部分留干高度10cm~30cm;也可栽植成活后的第二年萌芽前进行短截,短截留干高度10cm~30cm;梭梭成活后,受短截刺激作用,侧芽萌发抽枝,在抽生的枝条中选留3~6个强枝,其余疏除;之后,随着风蚀的进行,梭梭植苗时挖的沟将逐渐被风沙填平,而此时梭梭侧芽抽生的枝条基部则被埋于沙土层中,经过2~3年,骨干枝粗度达1cm以上时,簇生型树冠培育完成。沙漠地区,尽管有梭梭等固沙植被的存在,但风蚀现象也在所难免。仔细比较发现,这可能是由于梭梭树冠构型差异导致的。梭梭地上部分分枝多、各分枝构型成“簇生”型、且分枝交叉点位于地面或以下时,能有效阻止风蚀,促进风沙沉积。相反,梭梭植株呈单株生长、或分枝数量少、或分枝点远高于地面时,则起不到控制风蚀、促进风沙沉积的作用。本技术根据梭梭枝芽生长特性及树冠构型特征,提出的一种以培育簇生型梭梭树冠构型为技术关键的梭梭种植技术,有益效果包括:(1)提高梭梭造林保存率;(2)降低造林和成活后的管护成本;(3)树冠下对风沙沉积效果好,平均每年能沉积沙厚度1~2cm,在树冠下自然形成沙丘,一定程度上抑制沙丘流动、减轻沙源。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是种植沟和植株间距的俯瞰图。图2是种植沟和穴的剖面图。图3是梭梭簇生型树冠特征及地表位置变化图。具体实施方式梭梭簇生型树冠定义:梭梭植株骨干枝由3个及以上组成,分枝点位于地表以下的土壤中,地上骨干枝及其侧枝组成的枝组在地上呈簇生状的一种树形。采用短截培育簇生型树冠:适用于年降水100mm~300mm地区,在风蚀作用较强的流动、半流动沙丘造林时,年均风蚀/积沙厚度超过30cm地区需先用草方格等沙障措施先固定沙丘表面(之后由于沙沉积使草方格失去固沙作用后不需再埋设草方格沙障),结合保水剂湿施造林,可保证造林成活率(90%以上)。年均风蚀/积沙厚度低于30cm地区直接挖穴造林。具体步骤如下:春季土壤解冻后,按4m~6m距离挖沟,沟深20cm~40cm,宽60cm~80cm,沟内按4m~6m株距挖直径30cm、深30cm的坑(图1,图2),将40g~60g保水剂充分吸水后(一般吸水30min即可)填入坑内,然后在保水剂上植苗造林,每穴栽植1株梭梭,要求梭梭幼苗根系完整,地径0.3cm以上,地上部分高度大于40cm。注意让梭梭根系与保水剂接触,埋土后踏实。栽植后,在芽萌动前直接对茎干短截,短截后地上部分留干高度10cm~30cm;也可栽植成活后的第二年萌芽前进行短截,短截留干高度10cm~30cm(图3)。梭梭成活后,受短截刺激作用,侧芽萌发抽枝,在抽生的枝条中选留3~6个强枝,其余疏除。之后,随着风蚀的进行,梭梭植苗时挖的沟将逐渐被风沙填平,而此时梭梭侧芽抽生的枝条基部则被埋于沙土层中,经过2~3年,骨干枝粗度达1cm以上时,簇生型树冠培育完成。野外观测表明,在流动沙丘进行梭梭人工造林,或自然更新幼苗,多数在离地较高处分枝,近地面单独的茎干无法降低风速,因此,风蚀作用将使梭梭根系裸露,逐渐因缺水导致梭梭死亡,或植株被连根拔起而死亡,导致造林保存率低,使造林成效毁于一旦。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簇生型梭梭树冠,其理论依据是:“梭梭簇生型树冠可有效降低近地面风速,促进树冠下风沙沉积,风沙沉积会促进茎干被埋部分生根,增加养分和水分吸收,提高抗逆性,从而提高植株成活”。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创新点为:梭梭成活且簇生型树冠培育完成后,不再需要管护投入,就能保证梭梭存活。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干旱地区流动沙丘梭梭造林保存率的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春季土壤解冻后,按4m~6m距离挖沟,沟深20cm~40cm,宽60cm~80cm,沟内按4m~6m株距挖直径30cm、深30cm的坑,将40g~60g保水剂充分吸水后填入坑内,然后在保水剂上植苗造林,每穴栽植1株梭梭,要求梭梭幼苗根系完整,地径0.3cm以上,地上部分高度大于40cm;栽植后,在芽萌动前直接对茎干短截,短截后地上部分留干高度10cm~30cm;也可栽植成活后的第二年萌芽前进行短截,短截留干高度10cm~30cm;梭梭成活后,受短截刺激作用,侧芽萌发抽枝,在抽生的枝条中选留3~6个强枝,其余疏除;之后,随着风蚀的进行,梭梭植苗时挖的沟将逐渐被风沙填平,而此时梭梭侧芽抽生的枝条基部则被埋于沙土层中,经过2~3年,骨干枝粗度达1cm以上时,簇生型树冠培育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干旱地区流动沙丘梭梭造林保存率的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春季土壤解冻后,按4m~6m距离挖沟,沟深20cm~40cm,宽60cm~80cm,沟内按4m~6m株距挖直径30cm、深30cm的坑,将40g~60g保水剂充分吸水后填入坑内,然后在保水剂上植苗造林,每穴栽植1株梭梭,要求梭梭幼苗根系完整,地径0.3cm以上,地上部分高度大于40cm;栽植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朝彬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