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齿套铣内槽毛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8433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去齿套铣内槽毛刺装置,包括下底板,所述下底板的上端面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有上底板,所述下底板上端面的右侧位置固定安装有油缸,所述上底板上端面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底板,所述定位底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送料箱组件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盖板。该去齿套铣内槽毛刺装置,采用机械加工的方式代替传统人工操作,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且定位板和定位滑块均为可拆卸结构,在更换不同产品时,只需要对定位板和定位滑板进行拆卸更换即可,调机简单方便,更换快速,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适用于不同型号大小的产品加工,通过设置的液压缓冲器,对送料箱组件的移动进行缓冲保护,防止其发生剧烈碰撞,便于使用。

Deburring device for milling inner groove of gear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去齿套铣内槽毛刺装置
本技术涉及齿套加工设备
,具体为去齿套铣内槽毛刺装置。
技术介绍
齿套是实现动力连接的连接件,齿套是有花键孔的环状零件,与轮毂的外花键连接,在需要变速时,套在轮毂上的齿套沿轴向移动,将花键孔套在齿轮的结合齿上,从而实现动力连接、传递。齿套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内侧的没测进行清除,传统去齿套铣内槽毛刺的方式为人工采用锉刀或电磨去除内槽毛刺,容易挫伤内槽,大径,及齿侧,并且人工去毛刺效率低,不便于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去齿套铣内槽毛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传统去齿套铣内槽毛刺的方式为人工采用锉刀或电磨去除内槽毛刺,容易挫伤内槽,大径,及齿侧,并且人工去毛刺效率低,不便于生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去齿套铣内槽毛刺装置,包括下底板,所述下底板的上端面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有上底板,所述下底板上端面的右侧位置固定安装有油缸,所述上底板上端面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底板,所述定位底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底板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垫圈,所述下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去齿套铣内槽毛刺装置,包括下底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11)的上端面通过支撑柱(12)固定连接有上底板(13),所述下底板(11)上端面的右侧位置固定安装有油缸(10),所述上底板(13)上端面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底板(2),所述定位底板(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板(1),所述定位底板(2)与连接杆(7)之间设置有垫圈(3),所述下底板(11)的上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感应器连接板(9),所述上底板(13)上端面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左气缸垫板(14),所述左气缸垫板(1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气缸(15),所述上底板(13)的上端面对称固定安装有直线导轨(17),所述直线导轨(...

【技术特征摘要】
1.去齿套铣内槽毛刺装置,包括下底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11)的上端面通过支撑柱(12)固定连接有上底板(13),所述下底板(11)上端面的右侧位置固定安装有油缸(10),所述上底板(13)上端面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底板(2),所述定位底板(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板(1),所述定位底板(2)与连接杆(7)之间设置有垫圈(3),所述下底板(11)的上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感应器连接板(9),所述上底板(13)上端面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左气缸垫板(14),所述左气缸垫板(1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气缸(15),所述上底板(13)的上端面对称固定安装有直线导轨(17),所述直线导轨(17)上滑动连接有送料箱组件(16),所述上底板(13)上端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后盖板(20),所述送料箱组件(16)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盖板(21),所述送料箱组件(16)的内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导轨连接板(22)、定位滑板(23)和定位托块(24),所述定位滑板(23)和定位托块(24)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超杨训勇吴宜华郭星陈冬平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群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