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82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高效节能热风炉,其底座顶部与壳体和炉体焊接,壳体顶部连接烟气室和烟囟,炉体内自下而上为燃烧室、热交换室和隔离空间,热交换室内设有散热片和阻流板,顶部与热风出口及热风管道连通;隔离空间与炉体外部的风道相通,壳体一侧设有冷风进口,热风进口设在与热交换室对应部位并与其连通,风机一端与热风进口连接,进风端与弧形风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热效高、节省能源、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高效节能热风炉,它涉及一种带有热交换装置的明火炉。目前,国产热风炉的结构形式有圆形和方形,进风方式为径向和轴向两种。其中圆形炉炉体为焊接,往往由于构件制造的误差和焊接工艺水平不高,使炉体圆柱度难以达到要求标准,也因而改变了气流的流径和流动状态,降低了预热效果,影响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方形炉的缺点是结构布局不够合理,炉体内的燃烧室、热交换室和沉降室并列配置,冷风通过沉降室进入热交换室,形成三部分的温差较大,炉体容易扭曲变形,降低了使用寿命,另外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高效节能热风炉。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由底座、壳体、炉体、燃烧室、热交换室、烟气室、进风口、出风口和烟囱等组成的高效节能热风炉,底座顶部连接壳体和炉体,壳体和炉体顶部连接烟气室和烟囱,炉体内自下而上为燃烧室、热交换室和隔离空间,其中燃烧室的正面设炉门,底部设炉篦;热交换室的截面为倒梯形,两端与炉体的两侧壁固定连接,前后两侧为通道,热交换室内顶部、底部和前后侧壁上装设分组成排的散热片,上下散热片组之间交错设有阻流板,热交换室一侧顶部与热风出口及热风管道连通;隔离空间位于炉体和烟气室之间,其中间部位设有4~9个排烟管,周围设有多组空间散热片,隔离空间的四周与壳体和炉体之间的风道连通,炉体内壁设有耐火层,外壁周围设有多组炉体散热片。壳体一侧设有冷风进口和与热交换室连通的热风进口,热风进口与弧形风道及风机连接。 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高效节能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高效节能热风炉的左视图图3为高效节能热风炉俯视图图4为炉体的正面视图图5为炉体的左视图图6为炉体的俯视图以上图中1-底座 2-壳体 3-炉体 4-烟气室 5-烟囱 6-燃烧室 7-热交换室 8-隔离空间 9-炉门 10-炉篦 11-散热片 12-阻流板 13-热风出口 14-热风管道 15-排烟管 16-空间散热片 17-耐火层 18-炉体散热片 19-冷风进口 20-热风进口 21-弧形管道 22-风机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参见图1~图3,高效节能热风炉的底座(1)顶部与壳体(2)和炉体(3)焊接,壳体(2)顶部与烟气室(4)焊接,烟囱(5)由螺栓连接在烟气室(4)上方,炉体(3)内自下而上为燃烧室(6)、热交换室(7)和隔离空间(8),其中燃烧室(6)的正面设炉门(9),底部设有炉篦(10);热交换室(7)的截面呈倒梯形,两端与炉体(3)的两侧壁固定连接,前后两侧为通道,热交换室内顶部、底部和两侧壁上成排分组设置散热片(11),顶部和底部的散热片组之间交错设有阻流板(12),其作用是使热风在上下散热片之间弯延通过,热交换室一侧顶部设有热风出口(13),它与热风管道(14)连通;隔离空间(8)位于炉体(3)和烟气室(4)之间,其中间部位设有4~9个排烟管(15),排烟管周围设多组空间散热片(16),隔离空间(8)四周与壳体(2)和炉体(3)之间的风道连通,炉体(3)的内壁设有耐火层(17),外壁周围设有多组炉体散热片(18)。壳体(2)的一侧设冷风进口(9),与热交换室(7)对应的壳体部位设热风进口(20),它与热交换室(7)连通,并用法兰和螺栓与风机(22)连接,风机的进风端与弧形风道(21)连接。工作原理燃料从炉门(9)送入燃烧室(6),热交换室(7)直接受热,燃烧后的烟气由热交换室前后通道经过排烟管(15)进入烟气室(4)并从烟囱(5)排出,颗粒灰尘沉积在烟气室底板,可定期由除尘孔清理。另外,冷风从侧面的冷风进口(19)进入壳体(2),沿壳体(2)和炉体(3)之间的风道绕行,使冷风预热,同时穿过炉体散热片(18)对炉体进行降温保护,然后经弧形风道(21)进入风机(22),在风机的压力作用下进入热交换室(7),由于阻流板(12)的导向,使热风在上下散热片之间弯延迂回通过,不但延缓了热交换时间,也更好地改善了热交换效果,最后通过热风出口(13)进入热风管道(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平面温差小、热效率高、节省能源、使用寿命长。可广泛用于畜禽舍、车间及其他建筑物的供暖。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节能热风炉,它包括底座、壳体、炉体、燃烧室、热交换室、烟气室、进风口、出风口和烟囱等,其特征在于底座(1)顶部连接壳体(2)和炉体(3),壳体和炉体顶部连接烟气室(4)和烟囱(5),炉体(3)内自下而上为燃烧室(6)、热交换室(7)和隔离空间(8),其中燃烧室(6)的正面设炉门(9),底部设炉篦(10);热交换室(7)内设有散热片(11)和阻流板(12),一侧顶部与热风出口(13)及热风管道(14)连通;隔离空间(8)位于炉体(3)和烟气室(4)之间,其中间部位设有4-9个排烟管(15),排烟管周围设多组空间散热片(16),炉体(3)内壁设有耐火层(17),外壁周围设有多组炉体散热片(18),壳体(2)一侧设冷风进口(19),与热交换室(7)对应的部位设热风进口(20),它与热交换室连通,并与风机(22)相连。风机的进风端与弧形管道(2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热风炉,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室(7)的截面呈倒梯形,两端与炉体(3)的两侧壁固定连接,前后两侧为通道,热交换室内的散热片(11)分组成排设于顶部、底部和两侧壁;阻流板(12)分别交错设在顶部和底部的散热片组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热风炉,其特征在于隔离空间(8)四周与壳体(2)和炉体(3)之间的风道连通。专利摘要高效节能热风炉,其底座顶部与壳体和炉体焊接,壳体顶部连接烟气室和烟囟,炉体内自下而上为燃烧室、热交换室和隔离空间,热交换室内设有散热片和阻流板,顶部与热风出口及热风管道连通;隔离空间与炉体外部的风道相通,壳体一侧设有冷风进口,热风进口设在与热交换室对应部位并与其连通,风机一端与热风进口连接,进风端与弧形风道连接。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热效高、节省能源、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文档编号F24H3/02GK2175373SQ9322285公开日1994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27日专利技术者齐惠昌, 刘永怀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开发公司燕北畜牧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节能热风炉,它包括底座、壳体、炉体、燃烧室、热交换室、烟气室、进风口、出风口和烟囱等,其特征在于底座(1)顶部连接壳体(2)和炉体(3),壳体和炉体顶部连接烟气室(4)和烟囱(5),炉体(3)内自下而上为燃烧室(6)、热交换室(7)和隔离空间(8),其中燃烧室(6)的正面设炉门(9),底部设炉篦(10);热交换室(7)内设有散热片(11)和阻流板(12),一侧顶部与热风出口(13)及热风管道(14)连通;隔离空间(8)位于炉体(3)和烟气室(4)之间,其中间部位设有4-9个排烟管(15),排烟管周围设多组空间散热片(16),炉体(3)内壁设有耐火层(17),外壁周围设有多组炉体散热片(18),壳体(2)一侧设冷风进口(19),与热交换室(7)对应的部位设热风进口(20),它与热交换室连通,并与风机(22)相连。风机的进风端与弧形管道(2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惠昌刘永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开发公司燕北畜牧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