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建用噪音吸收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813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房建用噪音吸收墙板,属于墙板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墙面上的吸声板,吸声板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置有两根横龙骨,两根横龙骨之间设置有吸音层,吸音层朝吸声板方向贯穿有若干个吸音孔,吸音层与吸声板之间设置有与吸音孔连通的空气层,吸音层背离吸声板的一侧设置有木丝板,从而增强声波的散失衰减,从而进一步对声能的消耗,有利于提高该房建用噪声吸收墙板的吸音效果。

A kind of noise absorbing wall board for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建用噪音吸收墙板
本技术涉及墙板
,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建用噪音吸收墙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人们在住房装修方面更讲究装饰性,墙板的应用需求也随之变大。由于噪音污染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并干扰我们正常作息。随着人们对降噪防噪需求的日益增加,具有吸收噪音功能的墙板已经广泛运用在我们的生活办公场所中。但目前常见的具有吸收噪音功能的墙板通常单纯采用一层或多层的吸声板对墙体进行装饰,此类墙板对噪声的能量消耗衰减效果不够理想,难以对噪声进行更有效的吸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建用噪音吸收墙板,具有提高噪音吸收效果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建用噪音吸收墙板,包括设置在墙面上的吸声板,所述吸声板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置有两根横龙骨,两根所述横龙骨之间设置有吸音层,所述吸音层朝吸声板方向贯穿有若干个吸音孔,所述吸音层与吸声板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吸音孔连通的空气层,所述吸音层背离吸声板的一侧设置有木丝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吸音层背离吸声板一侧设置具有较高强度、吸音结构简单且价格低廉的木丝板,使得木丝板在对墙板内部进行保护的同时,并对噪声进行初步吸收;通过在吸音层上开设吸音孔,使得经过木丝板初步吸收的噪声在通过吸音孔时,与吸音孔内壁进行摩擦,从而使噪声中的一部分声能转变为热能散失,有利于对声能的损耗,从而对噪声进一步地吸收;通过在吸音层与吸声板之间设置空气层,使得噪声依次通过空气层和吸声板,使得噪声在气体和固体两种不同介质中传播,由于气体和固体的声阻抗差异非常大,从而造成声波的散乱反射,从而形成声波的散射衰减,有利于对噪声更进一步的吸收,从而提高该房建用噪声吸收墙板的吸音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音层为石膏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选用重量轻、强度较高且厚度较薄的石膏板,从而提高该房建用噪声吸收墙板的稳定性;由于任何墙板都存在固有的共振频率,当声波的频率和墙板的共振频率一致时,声波与墙板整体产生共振,该频率的隔声效果将大大下降,通过采用石膏板与吸声板作为吸音材料,从而减少因采用单一吸声材料而导致对某一频率的噪声的难以吸收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石膏板朝向空气层的表面呈波浪形,所述木丝板朝向空气层的表面呈波浪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石膏板与吸声板分别朝向空气层一侧的表面不平整,并使得空气层中的声波在两个凹凸不平的表面间散射,同时提高了声波散射的不规律性,从而增加了噪音在空气层内的散射效果,有利于提高声波散射衰减的效果,并提高该房建用噪音吸收墙板的吸音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气层内设置有将吸音层与吸声板隔开的吸音棉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噪声的声波在吸音层和吸声板之间进行散射过程经过吸音棉板,声波经过吸音棉板内纤维与纤维间形成细小的间隙,并顺着间隙进入吸音棉板内部,从而引起间隙间空气分子的振动,由于空气的粘滞阻力和空气分子与孔隙壁的摩擦,使得声能转化为热能而损耗,有利于吸音棉板对噪声进行缓冲和吸收,从而进一步增强该房建用噪音吸收墙板的吸音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木丝板厚度为3c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木丝板厚度设置为3cm,从而降低该房建用噪声吸收墙板的整体厚度,同时,由于高频声波的波长很短,木丝板紧凑的纤维形成更细小的缝隙,当缝隙大小与声波波长相近时,声波更易于穿透至木丝板内,从而声波更易于与缝隙的缝隙中的空气分子振动,从而提高木丝板对波长较短的声波进行吸收,从而有利于该房建用噪音吸收墙板对中高频的噪音进行吸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声板为8cm的木制吸声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低频声波激发微孔内空气分子与吸声材料内的的相对运动少,从而内摩擦的产生热量损失少,因而声能损失少,因而通过选用8cm的木制吸声板,适当增加了吸声材料的密度和厚度,并在噪音声波低于2000HZ的频率下,提高了木制吸声板的吸声系数,从而提高了木制吸声板对低频声波的吸收,有利于提高该房建用噪音吸收墙板对低频噪音的吸收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石膏板靠近空气层的一侧覆盖有玻璃丝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增加噪声声波在吸音孔与空气层连通处的摩擦,从而进一步对声能的消耗。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石膏板与木制吸声板间设置空气层,并通过吸音孔的设置,使得噪声通过吸音孔并吸音孔内壁产生摩擦,使得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散失,同时使得噪声的声波在空气与固体间传播,从而增强声波的散射衰减,从而进一步对声能的消耗,有利于提高该房建用噪声吸收墙板的吸音效果;2.通过选用厚度为3cm的木丝板和厚度为8cm的木制吸声板,从而分别对中高频噪声和低频噪声进行吸收,有利于提高该噪音吸收墙板吸收不同频率段的噪声,从而有利于提高该噪音吸收墙板在噪声频率复杂的场所内的噪音吸收效果;3.通过将石膏板与木制吸声板分别朝向空气层的表面制成波浪状,从而增大噪音声波的散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1、木制吸声板;2、横龙骨;3、吸音棉板;4、空气层;5、石膏板;51、吸音孔;52、玻璃丝布;6、木丝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房建用噪音吸收墙板,包括固定在墙面上的吸声板。吸声板为厚度是8cm的木制吸声板1,木制吸声板1背离墙面的一侧呈波浪状。木制吸声板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水平设置的横龙骨2。如图2所示,两根横龙骨2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木制吸声板1波浪状表面的一侧且与木制吸声板1平行的吸音层,吸音层为石膏板5,石膏板5背离木制吸声板1的一侧与两根横龙骨2背离墙体的一侧平齐且朝木制吸声板1方向均匀贯穿有若干个的吸音孔51。石膏板5朝向木制吸声板1的一侧呈波浪状且粘接覆盖有玻璃丝布52。如图1和图2所示,石膏板5与木制吸声板1之间形成厚度为5cm的空气层4。两根横龙骨2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空气层4内且平行于木制吸声板1的吸音棉板3,吸音棉板3与石膏板5之间的距离等于吸音棉板3与木制吸声板1之间的距离。石膏板5背离木制吸声板1的一侧固定有厚度为3cm的木丝板6。本实施例的工况及原理如下:当噪声产生时,噪声以声波的形式朝向木丝板6方向扩散,声波经过木丝板6内纤维间的细小缝隙,并引起缝隙内的空气分子振动,同时驱使空气分子与纤维摩擦从而产生热能并散失,从而消耗部分声能,有利于该噪音吸收墙板对噪声的初步吸收。木丝板6内未吸收的噪声经过石膏板5内的吸音孔51,并与孔内壁进行摩擦产生热能,热能通过热传导形式散失,从而噪声在通至空气层4的途中被消耗一部分声能,有利于该噪音吸收墙板对噪声进一步的吸收。吸音孔51内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建用噪音吸收墙板,包括设置在墙面上的吸声板,所述吸声板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置有两根横龙骨(2),其特征是:两根所述横龙骨(2)之间设置有吸音层,所述吸音层朝吸声板方向贯穿有若干个吸音孔(51),所述吸音层与吸声板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吸音孔(51)连通的空气层(4),所述吸音层背离吸声板的一侧设置有木丝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建用噪音吸收墙板,包括设置在墙面上的吸声板,所述吸声板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置有两根横龙骨(2),其特征是:两根所述横龙骨(2)之间设置有吸音层,所述吸音层朝吸声板方向贯穿有若干个吸音孔(51),所述吸音层与吸声板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吸音孔(51)连通的空气层(4),所述吸音层背离吸声板的一侧设置有木丝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用噪音吸收墙板,其特征是:所述吸音层为石膏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建用噪音吸收墙板,其特征是:所述石膏板(5)朝向空气层(4)的表面呈波浪形,所述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瑜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万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