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7957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配式预制楼板抗震能力以及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包括轻质层以及处于所述轻质层两侧的混凝土浇筑层,所述轻质层内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轻质层两侧的空腔,所述混凝土浇筑层内埋设有用于加固的钢筋网;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用于加固支撑所述轻质层的加固块,所述加固块呈夹角状结构,所述加固块的顶端与所述空腔顶部抵接,所述加固块两端同所述空腔两面侧壁抵接。通过上述方案,在预制楼板空腔内加设的加固块可对预制楼板整体强度进行提升,保证空腔上下两侧的轻质层与混凝土浇筑层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进而使得本预制楼板的抗震、承压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A prefabricated fl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
技术介绍
配式钢结构建筑是装配式建筑的一种主要形式,具有“轻、快、好、省”的优点,采用预制楼板将大大减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现场作业量和建筑垃圾,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也更环保。但现有的装配式预制楼板其所具有的轻薄等特点也导致了自身抗震能力较差的问题,特别在位于地震带的区域预制楼板使用较少。从而,提出一种抗震能力强的装配式预制楼板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震能力强的装配式预制楼板。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包括轻质层以及处于所述轻质层两侧的混凝土浇筑层,所述轻质层内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轻质层两侧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用于加固支撑所述轻质层的加固块,所述加固块呈夹角状结构,所述加固块的顶端与所述空腔顶部抵接,所述加固块两端同所述空腔两面侧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楼板内轻质层开设的空腔在保证预制楼板重量较低的同时可利用空腔进行板内走线,提高预制楼板的实用性,且为保证预制楼板的强度可达到一定抗震等级,在预制楼板空腔内加设的加固块可对预制楼板整体强度进行提升,保证空腔上下两侧的轻质层与混凝土浇筑层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进而使得本预制楼板的抗震、承压性能得到显著提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块顶端以及所述加固块两端分别设置有贴合所述空腔顶部内壁以及所述空腔两侧内壁的抵接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抵接板增大加固块各端部与空腔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抵接板有效支撑轻质层的面积更大,且受力更快,使得整体抗震性能更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呈倒梯形状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轻质板在开设倒梯形的空腔后,两空腔之间的轻质板呈正梯形状结构,该结构底部承力面积大,使整体轻质板的承力抗震效果更强,从而有效提高整体预制楼板的稳定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轻质层两面均间隔设置有若干条形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轻质层同上下两侧混凝土浇筑层的连接面积,从而使得轻质层与混凝土的连接更为紧密,同时条形凸起将增强轻质层自身的强度,进而提高整体预制楼板的稳定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网包括若干平行间隔的横向钢筋以及若干间隔且与所述横向钢筋垂直的纵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与所述纵向钢筋在两端伸出所述混凝土浇筑层形成胡子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交错设置的钢筋网增强混凝土浇筑层的稳定性,同时钢筋端部伸出混凝土浇筑层形成胡子筋,方便后续预制楼板整体的安装。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轻质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预制楼板整体结构进行保护,延长建筑物寿命,且具有保温隔热效果,降低了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结构变形产生的压力,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浇筑层平行于所述空腔延伸方向的两端间隔设置若干内凹的凹陷部,使所述混凝土两端形成齿状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预制楼板在相互对接安装时更加容易对接,便于安装操作高效进行。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具有优良的抗震性,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2)结构轻质、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轻质层;2、混凝土浇筑层;3、钢筋网;4、横向钢筋;5、竖向钢筋;6、胡子筋;7、凹陷部;8、条形凸起;9、空腔;10、加固块;11、抵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与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包括由聚苯乙烯泡沫板材制成的轻质层1以及预先浇筑成型在轻质层1两侧的混凝土浇筑层2。混凝土浇筑层2内埋设有与轻质层1平行的钢筋网3。钢筋网3包括若干平行间隔设置有的横向钢筋4以及若干垂直于横向钢筋4且间隔设置的竖向钢筋5,两者焊接连接,且横向钢筋4与竖向钢筋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混凝土浇筑层2外形成胡子筋6,供后续同建筑横梁或其他预制楼板的固定连接。为使两两预制楼板之间的在连接时更为方便迅速,在混凝土浇筑层2的两端端面上内凹设置有若干等距离间隔的凹陷部7,形成齿状结构,且两凹陷部7之间的混凝土浇筑层2可适配插入另一预制楼板端部的凹陷部7。参照图2,轻质层1的上下两面均一体设置有若干伸入混凝土浇筑层2内的条形凸起8,且各条形凸起8之间平行间隔设置,使混凝土浇筑层2与轻质层1之间的接触连接面积进一步扩大,保证两者的连接稳定。参照图2,同时在轻质层1内开设有若干水平的空腔9,空腔9延伸方向平行于混凝土浇筑层2端面凹陷部7的排列方向并贯穿轻质层1,且若干空腔9之间平行间隔设置,空腔9呈倒置的梯形状结构,进而使两空腔9之间的轻质层1形成正梯形状结构,借助其上窄下宽的结构特性增强轻质层1的承压与抗震能力,同时可利用空腔9进行排线,使其在室内使用时较为便捷。参照图2,在空腔9内设置有用于支撑加固轻质层1的加固块10,加固块10在其长度方向的截面上呈顶角处于顶端的夹角状结构,其两侧则分别抵接至空腔9的两侧斜向的内壁底部,同时为使加固块10在空腔9内与其内壁受力效果更为优良,在加固块10的顶端以及加固块10的两端均一体设置有分别于空腔9两侧内壁以及空腔9顶部内壁抵接的抵接板11。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轻质层(1)以及处于所述轻质层(1)两侧的混凝土浇筑层(2),所述轻质层(1)内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轻质层(1)两侧的空腔(9),所述混凝土浇筑层(2)内埋设有用于加固的钢筋网(3);所述空腔(9)内设置有用于加固支撑所述轻质层(1)的加固块(10),所述加固块(10)呈夹角状结构,所述加固块(10)的顶端与所述空腔(9)顶部抵接,所述加固块(10)两端同所述空腔(9)两面侧壁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轻质层(1)以及处于所述轻质层(1)两侧的混凝土浇筑层(2),所述轻质层(1)内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轻质层(1)两侧的空腔(9),所述混凝土浇筑层(2)内埋设有用于加固的钢筋网(3);所述空腔(9)内设置有用于加固支撑所述轻质层(1)的加固块(10),所述加固块(10)呈夹角状结构,所述加固块(10)的顶端与所述空腔(9)顶部抵接,所述加固块(10)两端同所述空腔(9)两面侧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块(10)顶端以及所述加固块(10)两端分别设置有贴合所述空腔(9)顶部内壁以及所述空腔(9)两侧内壁的抵接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赵严李营兵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旭科建筑工业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