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设置后浇筑区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4926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设置后浇筑区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该空心板包括板主体,在板主体的上表面两端及两侧中部位置各分布式预留有后浇筑区,在端部后浇筑区内预留直径为100mm的竖向孔道;板主体内设置有贯穿板主体的若干通孔,通孔下方的板主体内设置有贯穿板主体且两端均穿出板主体的钢筋;采用这种结构的空心板,两端分别搁置在挑耳梁及普通预制梁上,板‑板、梁‑板之间连接均通过在后浇筑区的局部后浇实现一体成型,所获得的分布设置后浇筑区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肋梁楼盖为单向受力,受力明确,属于全装配式体系,具有现场施工快、工艺简单、无需竖向支撑、湿作业少、装配率高、抗震性能好的特点。

A prefabricated prestressed concrete hollow slab with post pouring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设置后浇筑区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分布设置后浇筑区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技术介绍
目前的装配式楼盖主要分为“湿式”与“干式”楼盖体系。“湿式”楼盖体系包括装配整体式楼盖体系与叠合式楼盖体系,这两种楼盖体系需要大量混凝土湿作业,所需要的模板与支撑较多、作业复杂、施工周期长;装配式“干式”楼盖体系主要为全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体系,板-板、梁-板通过大量现场预埋件和盖板焊接实现连接,该种体系所需预埋件较多、施工复杂、速度慢,且焊接质量不易保证,工程造价较高。在装配式楼盖体系中板-板连接主要为两种。第一种连接为在预制构件拼装完成后在其预留缝内直接灌注细石混凝土或布置钢筋并浇筑叠合面层的方法,这种连接方法工业化程度低,且楼板自重较大,在现浇层叠合后楼板受力与楼盖的平面内与平面外力传递途径不明,同时这种连接所需湿作业较多,需要大量支撑;另一种为在预制板内布置预埋件然后通过盖板焊接连接,这种“干式”连接中盖板焊接连接与预制板锚固作用并不牢固,极易受焊接的质量与温度应力影响,且在施工过程中焊接盖板数量较多、所需预埋件较多、焊接难度大,导致施工周期较长、造价较高。对于梁-板连接,一般采用将预制梁的箍筋伸出预制混凝土的表面形成外露箍筋环,然后将预制板支撑在梁顶面,钢筋相互搭接后配置横穿纵筋,最后整体浇筑混凝土。这种连接对楼板的转动约束小,楼盖整体性较差、抗震性能差,且预制困难,模板的制作、组装及拆除困难,工程建设成本较高,后期在进行连接处的钢筋绑扎时,施工空间狭小且施工难度大。综上所述,现有的楼盖用预制板存在较多的缺陷,如何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且施工难度小,装配率高、抗震性能好的预制板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分布设置后浇筑区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该空心板包括板主体,在板主体的上表面两端及两侧中部位置各分布式预留有后浇筑区,在端部后浇筑区内预留直径为100mm的竖向孔道;板主体内设置有贯穿板主体的若干通孔,通孔下方的板主体内设置有贯穿板主体且两端均穿出板主体的钢筋;采用这种结构的空心板,两端分别搁置在挑耳梁及普通预制梁上,板-板、梁-板之间连接均通过在后浇筑区的局部后浇实现一体成型,所获得的分布设置后浇筑区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肋梁楼盖为单向受力,受力明确,属于全装配式体系,具有现场施工快、工艺简单、无需竖向支撑、湿作业少、装配率高、抗震性能好的特点。本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空心板上设置了若干的后浇筑区,多块空心板彼此连接后,对应的后浇筑区彼此连接为一体,此时可通过在后浇筑区先铺设混凝土至待浇筑厚度的一半,然后粗找平后再满铺网格大小为100mm的钢筋网片,最后浇筑混凝土与板上表面平齐,从而形成整体的楼盖,这种空心板实现了板-板之间和梁-板之间平面内力的有效传递,既避免了现有“湿式”楼盖体系中大量的混凝土后浇作业,防止了预制板叠合受力不明的缺点,同时又避免了现有“干式”楼盖体系中需要大量的预埋件与焊接工作,且施工难度大、工程造价较高等不足。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分布设置后浇筑区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该空心板包括板主体,在板主体的上表面两端及两侧中部位置各分布式预留有后浇筑区,在端部后浇筑区内预留直径为100mm的竖向孔道;板主体内设置有贯穿板主体的若干通孔,通孔下方的板主体内设置有贯穿板主体且两端均穿出板主体的钢筋;采用这种结构的空心板,两端的后浇筑区部分搁置在挑耳梁及普通预制梁上,通过栓钉、后浇混凝土实现梁-板间整体装配;两侧中部的后浇筑区与相邻的空心板两侧中部的后浇筑区彼此对应连接,之后通过浇筑混凝土与板上表面平齐实现板-板间整体装配,两者配合获得了整体的楼盖结构,较之现有的预制板和对应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工序简单、装配速度快、湿作业少、建筑装配率高、无需竖向支撑,工程造价低等特点;所获得的楼盖减轻了其结构自重,整体性较好,同时具有刚度大、隔音隔热效果好、运输安装方便等特点,且组合灵活,可满足工程中对板开洞、开口、板端悬臂或有较大集中荷载等多种要求。为了方便空心板彼此之间侧向的连接,所述的空心板板主体两侧设置有嵌锁式键槽结构。在端部后浇筑区内预留直径为100mm的竖向孔道,该竖向孔道是设置在水平向通孔内,防止装配时梁上的抗剪栓钉与板体上两水平通孔之间下方的钢筋发生碰撞,这样可以方便的通过栓钉和在孔道内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将空心板与梁上表面连接,增强两者的连接的结构强度,同时在后浇筑区内满铺网格大小为100mm的钢筋网片,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盖板的强度;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后浇筑区深度一般控制在不超过通孔水平直径的位置;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空心板制备获得分布设置后浇筑区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肋梁楼盖为单向受力,受力明确,属于全装配式体系,具有现场施工快、工艺简单、无需竖向支撑、湿作业少、装配率高、抗震性能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分布设置后浇筑区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两块分布设置后浇筑区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采用所述分布设置后浇筑区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获得的楼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板主体,2为后浇筑区,3为钢筋,4为竖向孔道,5为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分布设置后浇筑区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该空心板包括板主体1,在板主体1的上表面两端及两侧中部位置各分布式预留有后浇筑区2,在端部后浇筑区内预留若干直径为100mm的竖向孔道4;板主体1内设置有贯穿板主体的若干通孔5,通孔5下方的板主体1内设置有贯穿板主体且两端均穿出板主体的钢筋3;空心板板主体1两侧设置有嵌锁式键槽结构。采用这种结构的空心板,两端的后浇筑区部分搁置在挑耳梁及普通预制梁上,通过栓钉、后浇混凝土实现梁-板间整体装配;两侧中部的后浇筑区与相邻的空心板两侧中部的后浇筑区彼此对应连接,之后通过浇筑混凝土与板上表面平齐实现板-板间整体装配,两者配合获得了整体的楼盖结构,较之现有的预制板和对应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工序简单、装配速度快、湿作业少、建筑装配率高、无需竖向支撑、工程造价低等特点;所获得的楼盖减轻了其结构自重,整体性较好,同时具有刚度大、隔音隔热效果好、运输安装方便等特点,且组合灵活,可满足工程中对板开洞、开口、板端悬臂或有较大集中荷载等多种要求。在端部后浇筑区内预留直径为100mm的竖向孔道,该竖向孔道是设置在水平向通孔内,防止装配时梁上的抗剪栓钉与板体上两水平通孔之间下方的钢筋发生碰撞,这样可以方便的通过栓钉和在孔道内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将空心板与梁上表面连接,增强两者的连接的结构强度,同时在后浇筑区内满铺网格大小为100mm的钢筋网片,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盖板的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设置后浇筑区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该空心板包括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在板主体(1)的上表面两端及两侧中部位置各分布式预留有后浇筑区(2),在端部后浇筑区内预留若干直径为100mm的竖向孔道(4);板主体(1)内设置有贯穿板主体的若干通孔(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设置后浇筑区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该空心板包括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在板主体(1)的上表面两端及两侧中部位置各分布式预留有后浇筑区(2),在端部后浇筑区内预留若干直径为100mm的竖向孔道(4);板主体(1)内设置有贯穿板主体的若干通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布设置后浇筑区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杰孙宏伟倪韦斌张广鹏吕绪亮苗嘉伟张宗胜张旭贾艳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