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缝隙防水施工结构,包括两个连接墙板(1),两个连接墙板(1)之间间隔设置,两个连接墙板(1)之间的间隙为伸缩缝,伸缩缝内设置有挡水层,伸缩缝的两侧开口处分别设置有条形的支撑板(2),支撑板(2)沿伸缩缝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支撑板(2)中部覆盖伸缩缝的开口,支撑板(2)的两侧分别贴合于两个连接墙板(1)的表面上;所述挡水层包括设置于伸缩缝内的吸水膨胀条(3)和两个条形的挡水板(4),吸水膨胀条(3)沿伸缩缝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A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structure for building g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缝隙防水施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缝隙防水施工结构,属于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沿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现有的建筑外墙伸缩缝内防水结构由于防水老化、收缩、开裂、基础沉降系数不一致等因素导致渗漏现象,可能导致外墙出现霉变,甚至是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建筑外墙伸缩缝内防水结构由于防水老化、收缩、开裂、基础沉降系数不一致等因素导致渗漏现象,可能导致外墙出现霉变,甚至是开裂。”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缝隙防水施工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缝隙防水施工结构,包括两个连接墙板,两个连接墙板之间间隔设置,两个连接墙板之间的间隙为伸缩缝,伸缩缝内设置有挡水层,伸缩缝的两侧开口处分别设置有条形的支撑板,支撑板沿伸缩缝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支撑板中部覆盖伸缩缝的开口,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贴合于两个连接墙板的表面上;所述挡水层包括设置于伸缩缝内的吸水膨胀条和两个条形的挡水板,吸水膨胀条沿伸缩缝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两个挡水板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板与吸水膨胀条的两侧之间,挡水板沿伸缩缝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并贴合于吸水膨胀条的两侧表面。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伸缩缝内设置了由吸水膨胀条和两个挡水板组成的挡水层,并在伸缩缝的开口处设置了支撑板。吸水膨胀条紧压固定于伸缩缝内,通过支撑板和挡水板在吸水膨胀条两侧形成两道防水结构,防止雨水发生渗漏。当伸缩缝发生变形时,渗漏的雨水进入到伸缩缝内并被吸水膨胀条吸收,吸水膨胀条吸水后发生膨胀,填充伸缩缝吸水后出现的间隙,防止继续渗漏。本申请通过支撑板的遮盖降低挡水板、吸水膨胀条与外界的接触,降低挡水板、吸水膨胀条的老化速度,从而防止挡水板、吸水膨胀条因老化而降低防水性能。优化的,上述建筑缝隙防水施工结构,所述两个连接墙板相对的侧部表面上设置有条形槽,条形槽沿伸缩缝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吸水膨胀条设置于条形槽内;所述条形槽的内表面上涂覆有沥青防水涂料层,吸水膨胀条与条形槽内部底端面的沥青防水涂料层紧压接触。本申请中,在两个连接墙板的侧部表面上设置了条形槽,吸水膨胀条设置于条形槽内,可以增加吸水膨胀条的体积并且增加吸水膨胀条与伸缩缝的接触面积。条形槽内壁上涂覆了沥青防水涂料层,降低条形槽内壁的粗糙度,防止因条形槽内壁过度粗糙而使得吸水膨胀条与条形槽内表面有较大的间隙,提高防水密封性。优化的,上述建筑缝隙防水施工结构,所述挡水板的两侧分别位于两个连接墙板侧部的条形槽内,挡水板的侧部贴合于条形槽的内部侧表面,挡水板与条形槽的内部侧表面、吸水膨胀条紧压接触。本申请中,挡水板的侧部通过吸水膨胀条的挤压紧压于条形槽的内部侧表面,通过挡水板侧部与条形槽内表面的沥青防水涂料层的紧压接触,提高挡水板与条形槽的接触密封,提高伸缩缝的防水密封性。优化的,上述建筑缝隙防水施工结构,所述支撑板上朝向连接墙板、伸缩缝开口的表面上贴合有橡胶防水卷材片,支撑板的两侧通过膨胀螺栓分别与两个连接墙板固定连接,橡胶防水卷材片与支撑板、连接墙板紧压接触。本申请中,在支撑板上固定贴合了橡胶防水卷材片,通过橡胶防水卷材片密封支撑板与连接墙板的间隙,提高了伸缩缝开口处的防水密封性。优化的,上述建筑缝隙防水施工结构,所述支撑板覆盖于伸缩缝开口上的部分为U型的折弯板,折弯板的U型折弯底端外表面朝向伸缩缝开口;所述折弯板内设置有若干螺栓顶杆,螺栓顶杆穿过折弯板且端部与挡水板表面接触。本申请中,在折弯板上连接螺栓顶杆,螺栓顶杆顶于挡水板上,将挡水板挤压于吸水膨胀条上并固定挡水板的位置,防止挡水板移动。优化的,上述建筑缝隙防水施工结构,所述挡水板上设置弧形段,弧形段沿挡水板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所述弧形段上设置有支撑管,支撑管的轴线沿挡水板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支撑管内插接有内部金属杆,螺栓顶杆的端部与支撑管的表面紧压接触。本申请中,通过在挡水板的弧形段上设置支撑管和内部金属杆,增加了挡水板的强度,在螺栓顶杆挤压弧形段时可以使得弧形段的受力变形的均匀程度提高。折弯板和弧形段均设置为U型并且开口方向相反,通过折弯板和弧形段的弹性变形后的弹性恢复力可以使得折弯板对弧形段的支撑和挤压里保持稳定。优化的,上述建筑缝隙防水施工结构,所述折弯板的U型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抗压条,抗压条沿折弯板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两个抗压条与折弯板围成的U型空间内填充有耐候密封胶。本申请中,通过抗压条的设置增加了折弯板和整个支撑板在长度延伸方向上的抗变形强度,通过耐候密封胶密封螺栓顶杆处的缝隙,防止在螺栓顶杆与折弯板的连接缝隙处发生渗漏。优化的,上述建筑缝隙防水施工结构,所述支撑板与挡水板之间填充有双组份聚氨酯密封膏;所述连接墙板的表面上覆盖有抹灰层,抹灰层覆盖支撑板的表面。本申请中,在支撑板与挡水板之间填充双组份聚氨酯密封膏,提高伸缩缝在支撑板与挡水板之间的部分的密封性,防止进水,并且能够隔离挡水板、吸水膨胀条与外界的接触,降低挡水板、吸水膨胀条与外界的接触,降低挡水板、吸水膨胀条的老化速度。优化的,上述建筑缝隙防水施工结构,所述支撑板、折弯板、抗压条为一体成型的金属铝条;挡水板为一体成型的三元乙丙橡胶片。本申请中,支撑板、折弯板、抗压条为一体成型的金属铝条,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和弹性,挡水板为一体成型的三元乙丙橡胶片,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和弹性,在伸缩缝变形时可以通过弹性变形和弹性恢复继续保持较好的密封性。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伸缩缝内设置了由吸水膨胀条和两个挡水板组成的挡水层,并在伸缩缝的开口处设置了支撑板。吸水膨胀条紧压固定于伸缩缝内,通过支撑板和挡水板在吸水膨胀条两侧形成两道防水结构,防止雨水发生渗漏。当伸缩缝发生变形时,渗漏的雨水进入到伸缩缝内并被吸水膨胀条吸收,吸水膨胀条吸水后发生膨胀,填充伸缩缝吸水后出现的间隙,防止继续渗漏。本申请通过支撑板的遮盖降低挡水板、吸水膨胀条与外界的接触,降低挡水板、吸水膨胀条的老化速度,从而防止挡水板、吸水膨胀条因老化而降低防水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技术特点。如图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建筑缝隙防水施工结构,包括两个连接墙板1,两个连接墙板1之间间隔设置,两个连接墙板1之间的间隙为伸缩缝,伸缩缝内设置有挡水层,伸缩缝的两侧开口处分别设置有条形的支撑板2,支撑板2沿伸缩缝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支撑板2中部覆盖伸缩缝的开口,支撑板2的两侧分别贴合于两个连接墙板1的表面上;所述挡水层包括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缝隙防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连接墙板(1),两个连接墙板(1)之间间隔设置,两个连接墙板(1)之间的间隙为伸缩缝,伸缩缝内设置有挡水层,伸缩缝的两侧开口处分别设置有条形的支撑板(2),支撑板(2)沿伸缩缝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支撑板(2)中部覆盖伸缩缝的开口,支撑板(2)的两侧分别贴合于两个连接墙板(1)的表面上;所述挡水层包括设置于伸缩缝内的吸水膨胀条(3)和两个条形的挡水板(4),吸水膨胀条(3)沿伸缩缝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两个挡水板(4)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板(2)与吸水膨胀条(3)的两侧之间,挡水板(4)沿伸缩缝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并贴合于吸水膨胀条(3)的两侧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缝隙防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连接墙板(1),两个连接墙板(1)之间间隔设置,两个连接墙板(1)之间的间隙为伸缩缝,伸缩缝内设置有挡水层,伸缩缝的两侧开口处分别设置有条形的支撑板(2),支撑板(2)沿伸缩缝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支撑板(2)中部覆盖伸缩缝的开口,支撑板(2)的两侧分别贴合于两个连接墙板(1)的表面上;所述挡水层包括设置于伸缩缝内的吸水膨胀条(3)和两个条形的挡水板(4),吸水膨胀条(3)沿伸缩缝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两个挡水板(4)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板(2)与吸水膨胀条(3)的两侧之间,挡水板(4)沿伸缩缝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并贴合于吸水膨胀条(3)的两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缝隙防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接墙板(1)相对的侧部表面上设置有条形槽(5),条形槽(5)沿伸缩缝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吸水膨胀条(3)设置于条形槽(5)内;所述条形槽(5)的内表面上涂覆有沥青防水涂料层(6),吸水膨胀条(3)与条形槽(5)内部底端面的沥青防水涂料层(6)紧压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缝隙防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4)的两侧分别位于两个连接墙板(1)侧部的条形槽(5)内,挡水板(4)的侧部贴合于条形槽(5)的内部侧表面,挡水板(4)与条形槽(5)的内部侧表面、吸水膨胀条(3)紧压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缝隙防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上朝向连接墙板(1)、伸缩缝开口的表面上贴合有橡胶防水卷材片(7),支撑板(2)的两侧通过膨胀螺栓分别与两个连接墙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小龙,赵志峰,许孝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