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大位移桥梁支座用防尘围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705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向大位移桥梁支座用防尘围板,包括支撑模块和防尘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包括支座上座板(1)、支座下座板(2)和球冠衬板(6),所述支座上座板(1)一端螺孔,另一端与球冠衬板(6)的一端相配合,所述球冠衬板(6)的另一端与所述支座下座板(2)的一端相配合,所述支座下座板(2)另一端螺孔;所述防尘模块包括侧边防尘板(4)、风琴防尘罩(5)和锁紧螺钉(3),所述侧边防尘板(4)环绕设于所述支座上座板(1)四周,所述风琴防尘罩(5)设于所述侧边防尘板(4)与支座上座板(1)顶端面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尘围板,确保了支座位移区域的防尘性,解决单向大位移支座由于支座结构形式的限制。

A kind of dust-proof coaming for bearing of one-way large displacement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向大位移桥梁支座用防尘围板
本技术的实施例属于桥梁支座附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单向大位移桥梁支座用防尘围板。
技术介绍
防尘围板作为桥梁支座关键附件,主要功能是在支座使用过程中防砂、防尘,保护支座表面及内部滑动面清洁度,进而保证支座滑移性能。当前防尘围板结构形式主要是采用透明聚氨酯围板、利用压条固定在支座上座板四周,实现防尘功能。但是现有的防尘装置防尘效果不理想,对较大的砂石还有一定的防护效果,却难以有效防止微小灰尘污染支座滑移面,支座后续使用过程中非常容易积累较多灰尘;此外,针对大位移(支座位移大于±300)滑动支座,由于支座结构形式的限制,传统的防尘围板难以完整覆盖支座表面,通常需要增加支架等辅助结构,在梁底有限空间内防尘围板安装、拆卸非常复杂。因此现有防尘装置存在功能不全、结构复杂、安装不便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向大位移桥梁支座用防尘围板,该防尘围板采用的风琴防尘罩,该风琴防尘罩由涂敷聚氨酯聚酰胺织物制作,内部采用硬质PVC材料支撑,具有双向压缩拉伸功能,可以随支座位移一起移动,具有很好的防尘功能,确保了支座位移区域的防尘性,解决了单向大位移支座由于支座结构形式的限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单向大位移桥梁支座用防尘围板;其中所述支撑模块包括支座上座板、支座下座板和球冠衬板,所述支座上座板一端设有连接其他构件的螺孔,另一端与所述球冠衬板的一端相配合,所述球冠衬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支座下座板的一端相配合形成滑动区域,所述支座下座板另一端设有连接其他构件的螺孔;所述防尘模块包括侧边防尘板、风琴防尘罩和锁紧螺钉,所述侧边防尘板环绕设于所述支座上座板四周,通过所述锁紧螺钉固定,所述风琴防尘罩设于所述侧边防尘板与支座上座板顶端面处,通过所述锁紧螺钉固定,实现支撑模块的移动防尘。进一步地,所述风琴防尘罩呈风琴状结构,其两端都设有螺孔。进一步地,所述风琴防尘罩由涂敷聚氨酯聚酰胺织物制作而成,内部设有硬质PVC材料支撑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支座下座板外表面和内侧面均设置有不锈钢板。进一步地,所述球冠衬板底端面设有可滑动耐磨板。进一步地,所述支座上座板底端面设有可滑动耐磨板。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单向大位移桥梁支座用防尘围板,采用的风琴防尘罩,该风琴防尘罩由涂敷聚氨酯聚酰胺织物制作,内部采用硬质PVC材料支撑,具有双向压缩拉伸功能,可以随支座位移一起移动,具有很好的防尘功能,确保了支座位移区域的防尘性,解决了单向大位移支座由于支座结构形式的限制,传统的防尘围板难以完整覆盖支座表面,通常需要增加支架等辅助结构的防尘难题(2)本技术的单向大位移桥梁支座用防尘围板,同时取消了传统聚氨酯围板形式在大位移支座上复杂的支架结构,可以在支座本体上完成安装,避免现场安装复杂的工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单向大位移桥梁支座用防尘围板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单向大位移桥梁支座用防尘围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单向大位移桥梁支座用防尘围板的风琴防尘罩5示意图。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支座上座板、2-支座下座板、3-锁紧螺钉、4-侧边防尘板、5-风琴防尘罩、6-球冠衬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单向大位移桥梁支座用防尘围板,可沿一个方向左右滑动。主要包括支撑模块和防尘模块。其中,支撑模块包括支座上座板1、支座下座板2和球冠衬板6,防尘模块包括锁紧螺钉3、侧边防尘板4和风琴防尘罩5。侧边防尘板4通过锁紧螺钉3固定在支座下座板上2,实现侧边支撑和防尘作用;风琴防尘罩5一端与支座上座板1安装,一端与侧边防尘板4安装,并通过锁紧螺钉3固定,实现在位移方向的滑动和防尘作用,结构简单,将风琴防尘罩5应用于桥梁支座防尘领域,解决了单向大位移支座的防尘难题,实现位移方向的整体密闭,提高了大位移支座的防尘效果,安装更换便捷。如图2所示,支撑模块包括支座上座板1、支座下座板2和球冠衬板6。其中,支座上座板1位于本技术的中间区域,该支座上座板1上方部分为矩形板状,矩形板下方是实心矩形柱体结构,且柱体下端为球面状。支座上座板1顶端面的矩形区域的顶角处设置有四个圆孔用来连接桥梁上部。此外,支座上座板1的四周外壁上端均设置有四个螺孔,用于紧密连接风琴防尘罩5和支座下座板2。支座下座板2位于本技术的底部区域,主体呈矩形板状结构,四周设置有加固板,在该加固板上设置螺孔,用于紧密连接侧边防尘板4和支座上座板1。同时,支座下座板2的靠近四角位置均设置有圆孔,用于连接桥梁下部。支座下座板2的外表面和内侧面均设置有不锈钢板,为支座上座板1提供了滑动区域,保证桥梁有相对位移的产生,减少冲力对于桥梁的破坏,提高该防尘围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支座下座板2顶端面的不锈钢板上依次设置有可滑动耐磨板、球冠衬板6、可滑动耐磨板,并与支座上座板1下端紧密结合。支座上座板1、支座下座板2和球冠衬板6起到承重作用,当载荷压在支座上座板1时,支座上座板1、球冠衬板6和支座下座板2共同被压紧,将载荷安全有效地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此外,防尘模块包括锁紧螺钉3、侧边防尘板4和风琴防尘罩5。如图2所示,侧边防尘板4位于本技术的左右两端,呈矩形板状结构,其底部两端处设置有两个螺孔,通过锁紧螺钉3将其紧密连接到支座下座板2上,其顶部同样设置有螺孔,通过锁紧螺钉3将其连接风琴防尘板5上。侧边防尘板4通过锁紧螺钉固定在支座下座板2上,实现侧边支撑和防尘作用,还将滑移方向末端密封,实现整个位移方向的密封,确保了侧边的密封性和防尘性。同时,如图3所示,风琴防尘板5位于本技术的支座上座板1两侧,呈风琴状结构,该风琴状结构两侧面的均设置有螺孔,通过锁紧螺钉3连接侧边防尘板4和支座上座板1。其次,风琴防尘罩5由涂敷聚氨酯聚酰胺织物制作,内部采用硬质PVC材料支撑,具有双向压缩拉伸功能,可以随支座位移一起移动,具有很好的防尘功能,确保了支座位区域的防尘性,解决了单向大位移支座由于支座结构形式的限制,传统的防尘围板难以完整覆盖支座表面,通常需要增加支架等辅助结构的防尘难题。同时取消了传统聚氨酯围板形式在大位移支座上复杂的支架结构,可以在支座本体上完成安装,避免现场安装复杂的工作环境。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向大位移桥梁支座用防尘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模块和防尘模块;其中,/n所述支撑模块包括支座上座板(1)、支座下座板(2)和球冠衬板(6),所述支座上座板(1)一端设有连接其他构件的螺孔,另一端与所述球冠衬板(6)的一端相配合,所述球冠衬板(6)的另一端与所述支座下座板(2)的一端相配合形成滑动区域,所述支座下座板(2)另一端设有连接其他构件的螺孔;/n所述防尘模块包括侧边防尘板(4)、风琴防尘罩(5)和锁紧螺钉(3),所述侧边防尘板(4)环绕设于所述支座上座板(1)四周,并通过所述锁紧螺钉(3)固定,所述风琴防尘罩(5)设于所述侧边防尘板(4)与支座上座板(1)顶端面处,通过所述锁紧螺钉(3)固定,实现支撑模块的移动防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大位移桥梁支座用防尘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模块和防尘模块;其中,
所述支撑模块包括支座上座板(1)、支座下座板(2)和球冠衬板(6),所述支座上座板(1)一端设有连接其他构件的螺孔,另一端与所述球冠衬板(6)的一端相配合,所述球冠衬板(6)的另一端与所述支座下座板(2)的一端相配合形成滑动区域,所述支座下座板(2)另一端设有连接其他构件的螺孔;
所述防尘模块包括侧边防尘板(4)、风琴防尘罩(5)和锁紧螺钉(3),所述侧边防尘板(4)环绕设于所述支座上座板(1)四周,并通过所述锁紧螺钉(3)固定,所述风琴防尘罩(5)设于所述侧边防尘板(4)与支座上座板(1)顶端面处,通过所述锁紧螺钉(3)固定,实现支撑模块的移动防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连刚柳胜梁旭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海润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