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集水排水的预制混凝土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69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集水排水的预制混凝土道路,属于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包括自下而上的由原土平整夯实而成的原土夯实层(21)、水稳层(22)及由预制混凝土路面板拼接铺设的预制混凝土路面层(23);在所述预制混凝土路面层(23)下方,嵌入水稳层(22)及原土夯实层(21)内设置有集水暗沟(24);所述集水暗沟(24)底部铺设有透水排水管(3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集水排水的预制混凝土道路结构设计,将流向预制混凝土路面板下方的路面积水汇集到集水暗沟(24),再通过特设计的外周包裹有滤水材料(32)的透水排水管(31)过滤、排出,从而疏散预制混凝土板板下积水,保持水稳层(22)稳定。

A prefabricated concrete road for collecting water and draining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集水排水的预制混凝土道路
本技术属于道路建设
,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的预制混凝土路面,尤其涉及一种可集水排水的预制混凝土道路。用于代替传统施工主道路临时硬化采用的现浇混凝土路面道路。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绿色节能环保的新发展理念已深入到各行业领域,对建筑行业也提出了绿色、节能、环保的施工要求。具体体现在,要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临时道路要求施工主道路必须硬化,其它裸土区域全部覆盖。然而,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时道路的路面结构体系主要为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路面体系,大多采用一次性现浇混凝土方式,厚度一般为200mm,这就导致存在如下问题:1.多数工程结束后临时硬化道路都需破除,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且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2.由于现浇混凝土路面结构硬化慢,一般需要养护14天左右,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才能够投入使用,施工周期长,影响整体工程进度;3.破除硬化地面需要使用重型机械,产生的能源消耗、扬尘和建筑垃圾清运负担很重,增加相应成本;4.混凝土材料一次性使用,无法重复利用,造成极大浪费;5.路面不易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集水排水的预制混凝土道路,包括自下而上的由原土平整夯实而成的原土夯实层(21)、水稳层(22)及由预制混凝土路面板拼接铺设的预制混凝土路面层(23);在所述预制混凝土路面层(23)下方,嵌入水稳层(22)及原土夯实层(21)内设置有集水暗沟(24);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暗沟(24)底部铺设有透水排水管(31);所述集水暗沟(24)内由下向上还依次填充有第一碎石层(25)和第二碎石层(26),第一碎石层(25)顶端与原土夯实层(21)顶端齐平,第二碎石层(26)顶端与水稳层(22)顶端齐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集水排水的预制混凝土道路,包括自下而上的由原土平整夯实而成的原土夯实层(21)、水稳层(22)及由预制混凝土路面板拼接铺设的预制混凝土路面层(23);在所述预制混凝土路面层(23)下方,嵌入水稳层(22)及原土夯实层(21)内设置有集水暗沟(24);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暗沟(24)底部铺设有透水排水管(31);所述集水暗沟(24)内由下向上还依次填充有第一碎石层(25)和第二碎石层(26),第一碎石层(25)顶端与原土夯实层(21)顶端齐平,第二碎石层(26)顶端与水稳层(22)顶端齐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集水排水的预制混凝土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排水管(31)沿轴向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其中上半部分设置有透水孔(3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集水排水的预制混凝土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排水管(31)外周包裹有滤水材料(3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集水排水的预制混凝土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暗沟(24)方向与混凝土道路方向垂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集水排水的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龙张泽泽徐之皓王琦文孙鹏飞纪军委廉艳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中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