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面水平起吊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497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8:54
一种坡面水平起吊运输装置,在坡面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有两组支架单元,支架单元之间设置有钢架主梁轨道,支架单元为沿坡度方向在同一平面内间隔设置两个支腿底部铰支座,两个支腿底部铰支座均设置有人形钢架支腿,人形钢架支腿的顶端通过支腿顶部铰支座连接固定,支腿顶部铰支座上设置有钢架主梁轨道,钢架主梁轨道上设置有电动葫芦;本装置整体结构采用型钢焊接,可在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便于采购,起升及运行设备为电动葫芦,具有造价低、配套设备少,便于维修调整的优点,装置整体自重较小,坡面移动便捷,可推广应用到坡面水平起吊运输设备领域。

Horizontal lifting and transportation device on sl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坡面水平起吊运输装置
本技术属于施工用具或者其他建筑辅助装置或设备
,具体涉及到一种斜坡面水平起吊运输工具。
技术介绍
均质土坝上游护坡混凝土预制块安装,是指在坝体本身防渗体填筑及上游坡面垫层料铺筑完成后,安装预制好的混凝土块以替代滑模浇筑或其它模筑混凝土面板施工的一种防护型式。安装时,需将预制成型的混凝土块运输至坡面指定部位,逐块砌筑安装。垂直运输可在坡面铺设滑道,自坡顶滑行运输至铺设范围,水平运输需借助人力搬运到指定部位。受坡面条件及单块重量影响,人工水平运输施工难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斜坡面内重量较大的块体人工水平运输难度大、效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坡面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有两组支架单元,支架单元之间设置有钢架主梁轨道,支架单元为沿坡度方向在同一平面内间隔设置两个支腿底部铰支座,两个支腿底部铰支座上均设置有人形钢架支腿,人形钢架支腿的顶端通过支腿顶部铰支座连接固定,支腿顶部铰支座上设置有钢架主梁轨道,钢架主梁轨道上设置有电动葫芦。本技术的人形钢架支腿底部设置有支腿下部吊耳,支腿下部吊耳之间设置有导链。本技术的支腿底部铰支座为:矩形底板设置于坡面上,矩形底板上间隔平行设置有两块肋板,肋板上设置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钢棒,钢棒穿过人形钢架支腿的底端作为支腿底部铰支座的转轴。本技术的支腿顶部铰支座为:矩形托板设置于钢架主梁轨道下部,矩形托板上间隔平行设置有两块肋板,肋板上设置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钢棒,钢棒穿过人形钢架支腿顶端作为支腿顶部铰支座的转轴。本技术的人形钢架支腿由不同直径的两根钢管套装而成,钢管套装部分间隔钻孔,孔内设置有固定销,固定销设置于不同的孔内可调节人形钢架支腿的伸缩。本技术在主梁上设置电动葫芦,坡面水平吊装运输施工中,电动葫芦来回运动起吊重物替代了人工搬运,大幅度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钢架支腿可伸缩调节长度,适应在不同坡比的坡面安装,本装置整体结构采用型钢焊接,可在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便于采购,起升及运行设备为电动葫芦,具有造价低、配套设备少,便于维修调整的优点,装置整体自重较小,坡面移动便捷,可推广应用到坡面水平起吊运输设备领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腿底部铰支座;2、人形钢架支腿;3、固定销;4、支腿顶部铰支座;5、支腿下部吊耳;6、导链;7、钢架主梁轨道;8、电动葫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在图1中,本技术一种坡面水平起吊运输装置,在坡面水平方向上间隔固定安装两组支架单元,支架单元之间安装有钢架主梁轨道7,钢架主梁轨道7上安装有电动葫芦8,电动葫芦8在钢架主梁轨道7上来回行走运输块体,钢架主梁轨道7选12cm高度及以上规格标准轨道,保证跨内承重刚度,具体跨度也就是相邻支架单元的距离根据现场调整确定,电动葫芦8型号根据拟运块体重量加以安全系数选择,本实施例可选用1t电动葫芦作为起吊运输设备。支架单元为沿坡度方向在同一平面内间隔安装两个支腿底部铰支座1,本实施例的支腿底部铰支座1由底板、肋板、钢棒连接构成,矩形底板设置于坡面上,矩形底板上间隔平行焊接固定有两块肋板,肋板上加工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钢棒,钢棒穿过人形钢架支腿2的底端作为支腿底部铰支座1的转轴,进一步地,可选用30cm×30cm×2cm厚底板上间隔20cm焊接2块20cm×20cm×2cm肋板,肋板间钻孔安装直径3cm的钢棒。两个支腿底部铰支座1上均通过钢棒安装有人形钢架支腿2,本实施例的人形钢架支腿2由不同直径的两根钢管套装而成,钢管套装部分间隔钻孔,孔内设置有固定销3,固定销3设置于不同的孔内可调节人形钢架支腿2的伸缩,起到调节支架单元高低的作用,进一步地,采用160型及180型方管作为人字形钢架支腿2,两种型号方管套装并钻孔。人形钢架支腿2的顶端通过支腿顶部铰支座4连接固定,本实施例的支腿顶部铰支座4由托板、肋板、钢棒连接构成,矩形托板焊接固定于钢架主梁轨道7下部,矩形托板上间隔平行焊接固定有两块肋板,肋板上加工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钢棒,钢棒穿过人形钢架支腿2的顶端作为支腿顶部铰支座4的转轴,进一步地,采用50cm×30cm×2cm托板,托板下间隔35cm焊接2块20cm×20cm×2cm肋板,肋板间钻孔安装直径3cm的钢棒作为支腿顶部铰支座4的转轴自160型方管内穿过。支腿底部铰支座1及支腿顶部铰支座4可自由旋转控制钢架开合,进而调整支架单元的高度,人形钢架支腿2伸缩连接段长度宜大于0.5m,保证连接处刚度。人形钢架支腿2底部焊接固定有支腿下部吊耳5,支腿下部吊耳5之间安装有导链6,导链6保证人形钢架稳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加工前,先行根据起吊重量确定电动葫芦8型号、钢架主梁轨道7规格及人形钢架支腿2方管规格,其次根据拟用于部位的坡面坡度确定合理的人形钢架支腿2长度。加工期间,首先进行支腿底部及顶部铰支座焊接,并完成人形钢架支腿2连接固定,钢架主梁轨道7与托板焊接后钢架成型。电动葫芦8安装于钢架主梁轨道7后即组装完毕。现场安装时,根据坡面坡度伸缩调节人形钢架支腿2长度使钢架主梁轨道7及电动葫芦8保持水平。安装就位完成后,导链6连接底部人形钢架支腿2跨度,保证钢架稳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坡面水平起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坡面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有两组支架单元,支架单元之间设置有钢架主梁轨道(7),支架单元为沿坡度方向在同一平面内间隔设置两个支腿底部铰支座(1),两个支腿底部铰支座(1)上均设置有人形钢架支腿(2),人形钢架支腿(2)的顶端通过支腿顶部铰支座(4)连接固定,支腿顶部铰支座(4)上设置有钢架主梁轨道(7),钢架主梁轨道(7)上设置有电动葫芦(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面水平起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坡面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有两组支架单元,支架单元之间设置有钢架主梁轨道(7),支架单元为沿坡度方向在同一平面内间隔设置两个支腿底部铰支座(1),两个支腿底部铰支座(1)上均设置有人形钢架支腿(2),人形钢架支腿(2)的顶端通过支腿顶部铰支座(4)连接固定,支腿顶部铰支座(4)上设置有钢架主梁轨道(7),钢架主梁轨道(7)上设置有电动葫芦(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水平起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形钢架支腿(2)底部设置有支腿下部吊耳(5),支腿下部吊耳(5)之间设置有导链(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水平起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腿底部铰支座(1)为: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超杨宏胜南铁雷许坚王鑫高生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