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杰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496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起重机,包括两个支腿,还包括水平横置地设置在支腿上端的横梁,还包括设置在横梁上的电动葫芦;每个上述支腿都包括一个立柱,上述立柱竖直设置;一个用于调节立柱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上述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立柱的下端;一个长度可调整的、用于提高起重机稳定性的活动底座,上述活动底座设置在高度调节机构的下端;一个滑块,上述滑块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立柱上,上述滑块上设有用于固定滑块与立柱相对位置的锁止机构;两个支撑杆,两个上述支撑杆相互对称,且分别位于立柱两侧,两个上述支撑杆的上端都铰接在滑块上,下端都铰接在活动底座上。这样设计适用性更广,稳定性更好,移动更方便,占用空间更小。

A new c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起重机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起重机。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指起重机为小型门式起重机。在空间紧张、设备紧凑、通道狭窄的厂房内,设备检修时经常需要进行现场起重,无法使用传统大量级大体积固定式起重机,在此情况下,小型起重机应运而生。现有技术中的小型起重机存在如下缺点:其一,多数的起重机整体高度不可调,从而导致使用范围较小,且也不便于移动,即使少数起重机高度可变,在其高度升高后,起重机整体的稳定性也降低了;其二,起重机的体积较大,导致其在闲置时会占用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稳定性更好的、方便移动的、闲置时占用空间更小的起重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起重机,包括两个支腿,还包括水平横置地设置在支腿上端的横梁,还包括设置在横梁上的电动葫芦;每个上述支腿都包括一个立柱,上述立柱竖直设置;一个用于调节立柱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上述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立柱的下端;一个长度可调整的、用于提高起重机稳定性的活动底座,上述活动底座设置在高度调节机构的下端;一个滑块,上述滑块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立柱上,上述滑块上设有用于固定滑块与立柱相对位置的锁止机构;两个支撑杆,两个上述支撑杆相互对称,且分别位于立柱两侧,两个上述支撑杆的上端都铰接在滑块上,下端都铰接在活动底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设计的起重机具有适用性更广、稳定性更好、移动更方便、占用空间更小的优点。设有高度调节机构,使得起重机的整体高度可调,从而提高适用性;活动底座结合支撑杆和滑块,使得支撑杆的支撑角度和支腿的支撑面积变得可调,从而使得其可以在不同的高度下,选择合适的支撑角度和支撑面积,以此获得更好的稳定性;此外,还可将高度和支撑面积调到最小,以获得更小的体积,从而使得其占用更小的空间,移动也更方便。进一步地,上述高度调节机构为手动液压千斤顶,上述手动液压千斤顶的上端与立柱固定相连,下端固定在活动底座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上述活动底座包括一个空心的底座本体;两个伸缩支脚,两个上述伸缩支脚相互对称,且分别可伸缩滑动地安装在底座本体的两端,两个上述支撑杆的下端分别铰接在同侧的伸缩支脚上;四个万向轮,上述万向轮中的两个设置在底座本体的下端面上,另外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伸缩支脚外侧端的下端面上;上述底座本体的内部设有水平设置的、可竖直转动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伸缩支脚螺纹配合的丝杠;上述丝杠上设有蜗轮;上述底座本体的内部还设有与蜗轮相啮合的蜗杆;上述底座本体的外端设有与蜗杆同轴传动连接的手轮。这样设计操作更方便。进一步地,上述立柱和伸缩支脚上都设有刻度线。这样设计便于长度位置或高度位置的确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上述立柱上设有若干沿立柱高度方向分布的锁止孔;上述锁止机构包括一个安装孔,上述安装孔设置在滑块上,且位置和尺寸均与锁止孔相对应;一个锁止销,当滑块与立柱相对位置固定时,上述锁止销同时插装在滑块上的安装孔和立柱上的锁止孔上;一个垫片,上述垫片套装在锁止销上;一个用于防止锁止销脱落的卡簧,上述卡簧可拆卸地插装在锁止销上。这样设计结构简单,锁止可靠,负载能力更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5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4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1立柱,1a锁止孔,2手动液压千斤顶,3底座本体,301丝杠,301a蜗轮,302蜗杆,303手轮,4伸缩支脚,5万向轮,6滑块,6a安装孔,6b锁止销,6c垫片,6d卡簧,7支撑杆,8横梁,9电动葫芦。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一种新型起重机,包括两个支腿,还包括水平横置地设置在支腿上端的横梁8,还包括设置在横梁8上的电动葫芦9;每个上述支腿都包括一个立柱1,上述立柱1竖直设置;一个用于调节立柱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上述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立柱1的下端;一个长度可调整的、用于提高起重机稳定性的活动底座,上述活动底座设置在高度调节机构的下端;一个滑块6,上述滑块6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立柱1上,上述滑块6上设有用于固定滑块6与立柱1相对位置的锁止机构;两个支撑杆7,两个上述支撑杆7相互对称,且分别位于立柱1两侧,两个上述支撑杆7的上端都铰接在滑块6上,下端都铰接在活动底座上。上述高度调节机构为手动液压千斤顶2,上述手动液压千斤顶2的上端与立柱1固定相连,下端固定在活动底座上。上述活动底座包括一个空心的底座本体3;两个伸缩支脚4,两个上述伸缩支脚4相互对称,且分别可伸缩滑动地安装在底座本体3的两端,两个上述支撑杆7的下端分别铰接在同侧的伸缩支脚4上;四个万向轮5,上述万向轮5中的两个设置在底座本体3的下端面上,另外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伸缩支脚4外侧端的下端面上。上述底座本体3的内部设有水平设置的、可竖直转动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伸缩支脚4螺纹配合的丝杠301;上述丝杠301上设有蜗轮301a;上述底座本体3的内部还设有与蜗轮301a相啮合的蜗杆302;上述底座本体3的外端设有与蜗杆302同轴传动连接的手轮303。上述立柱1和伸缩支脚4上都设有刻度线。上述立柱1上设有若干沿立柱1高度方向分布的锁止孔1a;上述锁止机构包括一个安装孔6a,上述安装孔6a设置在滑块6上,且位置和尺寸均与锁止孔1a相对应;一个锁止销6b,当滑块6与立柱1相对位置固定时,上述锁止销6b同时插装在滑块6上的安装孔6a和立柱1上的锁止孔1a上;一个垫片6c,上述垫片6c套装在锁止销6b上;一个用于防止锁止销6b脱落的卡簧6d,上述卡簧6d可拆卸地插装在锁止销6b上。起重机闲置或准备移动时,首先拆下两个锁止销6b;然后两个操作人员再同时打开两个手动液压千斤顶2的泄压旋钮,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横梁8、电动葫芦9和立柱1逐渐下降,直至立柱1降到最低高度;然后再转动手轮303,手轮303带动蜗杆302转动,蜗杆302又带动蜗轮301a转动,蜗轮301a又带动丝杠301转动,随着丝杠301的转动,两个伸缩支脚4逐渐回缩,与此同时,伸缩支脚4也通过支撑杆7带动滑块6逐渐上移,直至伸缩支脚4完全缩回,滑块6上移停止,此时,滑块6上的安装孔6a对准相应的锁止孔1a;最后将锁止销6b同时插入到安装孔6a和锁止孔1a内,完成锁止即可;此时起重机所占用的空间被降到最少。初次调节高度时,首先拆下拆下两个锁止销6b;然后两个操作人员再分别控制两个手动液压千斤顶2,使得两个手动液压千斤2顶逐渐顶出,将立柱1、横梁8及电动葫芦9抬高,直至立柱1升到目标高度,注:操作时两个操作人员的操作应尽可能协调一致,以便立柱1、横梁8和电动葫芦9平稳上升;然后再转动手轮303,手轮303带动蜗杆302转动,蜗杆302又带动蜗轮301a转动,蜗轮301a又带动丝杠301转动,随着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起重机,包括两个支腿,还包括水平横置地设置在支腿上端的横梁(8),还包括设置在横梁(8)上的电动葫芦(9);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腿都包括/n一个立柱(1),所述立柱(1)竖直设置;/n一个用于调节立柱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立柱(1)的下端;/n一个长度可调整的、用于提高起重机稳定性的活动底座,所述活动底座设置在高度调节机构的下端;/n一个滑块(6),所述滑块(6)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立柱(1)上,所述滑块(6)上设有用于固定滑块(6)与立柱(1)相对位置的锁止机构;/n两个支撑杆(7),两个所述支撑杆(7)相互对称,且分别位于立柱(1)两侧,两个所述支撑杆(7)的上端都铰接在滑块(6)上,下端都铰接在活动底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起重机,包括两个支腿,还包括水平横置地设置在支腿上端的横梁(8),还包括设置在横梁(8)上的电动葫芦(9);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腿都包括
一个立柱(1),所述立柱(1)竖直设置;
一个用于调节立柱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立柱(1)的下端;
一个长度可调整的、用于提高起重机稳定性的活动底座,所述活动底座设置在高度调节机构的下端;
一个滑块(6),所述滑块(6)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立柱(1)上,所述滑块(6)上设有用于固定滑块(6)与立柱(1)相对位置的锁止机构;
两个支撑杆(7),两个所述支撑杆(7)相互对称,且分别位于立柱(1)两侧,两个所述支撑杆(7)的上端都铰接在滑块(6)上,下端都铰接在活动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手动液压千斤顶(2),所述手动液压千斤顶(2)的上端与立柱(1)固定相连,下端固定在活动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底座包括
一个空心的底座本体(3);
两个伸缩支脚(4),两个所述伸缩支脚(4)相互对称,且分别可伸缩滑动地安装在底座本体(3)的两端,两个所述支撑杆(7)的下端分别铰接在同侧的伸缩支脚(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陈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