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梁桥式起重机,包括圆板,所述圆板的顶部固接有连接块,所述横板的外侧加工有三个凹槽,所述圆板的顶部设有平衡组件,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设有夹持组件,所述拉钩的内部外侧设有防脱组件。该双梁桥式起重机,通过起重机拉绳端、圆板和平衡组件的配合,使得圆板可始终通过调节进行找平,进而提升运输途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货物失衡而掉落的危险发生,通过防脱组件、钢丝绳和拉钩的配合,使得拉钩内可形成闭合空间,进而防止待运输货物脱位,大大增大了运输的安全性,通过夹持组件、螺纹杆、横板和凹槽的配合,对待运输货物进行夹持限位,避免其在运输途中因外界因素而晃动,避免其与其他物体碰撞,减小意外损失。
A double beam bridge c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梁桥式起重机
本技术涉及双梁桥式起重机
,具体为一种双梁桥式起重机。
技术介绍
双梁桥式起重机操作室分开式、闭式、保温三种,双梁桥式起重机操纵室平台入口分侧面、端面、顶面三种,H为大车缓冲器增加的高度,双梁桥式起重机分室内、室外两种,现有技术中的双梁桥式起重机结构较为复杂,不适于推广,圆板无法始终通过调节进行找平,进而降低运输途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容易导致货物失衡而掉落的危险发生,且拉钩内不可形成闭合空间,待运输货物有脱位的风险,大大降低了运输的安全性,增大意外风险发生的几率,同时不可对待运输货物进行夹持限位,使其在运输途中容易因外界因素而晃动,导致其与其他物体碰撞,增加意外损失,浪费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梁桥式起重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双梁桥式起重机结构较为复杂,不适于推广,圆板无法始终通过调节进行找平,进而降低运输途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容易导致货物失衡而掉落的危险发生,且拉钩内不可形成闭合空间,待运输货物有脱位的风险,大大降低了运输的安全性,增大意外风险发生的几率,同时不可对待运输货物进行夹持限位,使其在运输途中容易因外界因素而晃动,导致其与其他物体碰撞,增加意外损失,浪费运输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梁桥式起重机,包括圆板,所述圆板的顶部固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与起重机的拉绳端固定相连,所述圆板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末端均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底部固接有拉钩,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下方固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外侧加工有三个凹槽,所述圆板的顶部设有平衡组件,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设有夹持组件,所述拉钩的内部外侧设有防脱组件。优选的,所述平衡组件包括卡环、第一支架、螺纹筒和双头螺栓,所述卡环的内部与起重机的拉绳端外壁上方固定相连,所述卡环的外壁与圆板的顶部均固接有四个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末端均转动连接有螺纹筒,对应的两个所述螺纹筒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双头螺栓。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套筒、卡销、套环、第二支架、圆杆、导向环、转杆、圆筒和橡胶块,所述套筒的内壁与螺纹杆的外壁螺纹相连,所述套筒的外壁上方固接有卡销,所述套筒的外壁下方转动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外壁固接有三个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末端转动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的前后两端均固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壁与凹槽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圆杆的外壁下方间隙配合有圆筒,所述圆杆的底部固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外壁与圆筒的内壁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圆杆两两之间呈120度分布。优选的,所述防脱组件包括曲杆、曲槽、弹簧和卡杆,所述曲杆的外壁通过曲槽与拉钩的内部间隙配合,所述曲杆的底部与曲槽的内壁内端通过弹簧固定相连,所述曲杆的外端固接有卡杆。优选的,所述曲杆与曲槽构成滑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双梁桥式起重机,通过起重机拉绳端、圆板和平衡组件的配合,使得圆板可始终通过调节进行找平,进而提升运输途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货物失衡而掉落的危险发生,通过防脱组件、钢丝绳和拉钩的配合,使得拉钩内可形成闭合空间,进而防止待运输货物脱位,大大增大了运输的安全性,避免意外风险发生,通过夹持组件、螺纹杆、横板和凹槽的配合,使得三个圆杆可根据待运输货物的尺寸进行调节,进而对待运输货物进行夹持限位,避免其在运输途中因外界因素而晃动,避免其与其他物体碰撞,减小意外损失,节约运输成本,且该装置结构简单,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横板、凹槽和拉钩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为图2中拉钩、弹簧和曲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图2中圆筒、圆杆和橡胶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圆板,2、连接块,3、起重机拉绳端,4、支杆,5、螺纹杆,6、钢丝绳,7、平衡组件,701、卡环,702、第一支架,703、螺纹筒,704、双头螺柱,8、夹持组件,801、套筒,802、卡销,803、套环,804、第二支架,805、圆杆,806、导向环,807、转杆,808、圆筒,809、橡胶块,9、防脱组件,901、曲杆,902、曲槽,903、弹簧,904、卡杆,10、拉钩,11、横板,12、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梁桥式起重机,包括圆板1,圆板1的顶部固接有连接块2,连接块2位于圆板1的中心位置,连接块2的顶部与起重机3的拉绳端固定相连,起重机3拉绳端具体为双梁桥式起重机上电动葫芦的拉绳端,圆板1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支杆4,支杆4的末端均固接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底部固接有钢丝绳6,钢丝绳6的底部固接有拉钩10,拉钩10用于挂拉待运输货物等,螺纹杆5的外壁下方固接有横板11,横板11为圆形,横板11的外侧加工有三个凹槽12,三个凹槽12两两之间层120分布,圆板1的顶部设有平衡组件7,螺纹杆5的外壁设有夹持组件8,拉钩10的内部外侧设有防脱组件9。所述平衡组件7包括卡环701、第一支架702、螺纹筒703和双头螺栓704,卡环701的内部与起重机3的拉绳端外壁上方固定相连,卡环701的外壁与圆板1的顶部均固接有四个第一支架702,四个第一支架702两两之间呈90度分布,第一支架702的末端均转动连接有螺纹筒703,对应的两个螺纹筒703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双头螺栓704,螺纹筒703关于双头螺柱4的轴线对称。夹持组件8包括套筒801、卡销802、套环803、第二支架804、圆杆805、导向环806、转杆807、圆筒808和橡胶块809,套筒801的内壁与螺纹杆5的外壁螺纹相连,套筒801的外壁上方固接有卡销802,卡销802便于转动套筒801,套筒801的外壁下方转动连接有套环803,套筒801使得套环803受力时可转动,套环803的外壁固接有三个第二支架804,第二支架804的末端转动连接有圆杆805,第二支架804使得圆杆805在受力时可转动,圆杆805两两之间呈120度分布,使得圆杆805对待运输货物的夹持更加稳定,圆杆805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导向环806,导向环806对圆杆805起到导向作用,导向环806的前后两端均固接有转杆807,转杆807的外壁与凹槽12的内壁转动相连,转杆807使得到导向环806受力时可转动,圆杆805的外壁下方间隙配合有圆筒808,圆杆805的底部固接有橡胶块809,圆筒808用于增大圆杆805的长度,橡胶块809的外壁与圆筒808的内壁过盈配合,橡胶块809用于对圆筒808进行限位。防脱组件9包括曲杆9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梁桥式起重机,包括圆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1)的顶部固接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的顶部与起重机(3)的拉绳端固定相连,所述圆板(1)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支杆(4),所述支杆(4)的末端均固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底部固接有钢丝绳(6),所述钢丝绳(6)的底部固接有拉钩(10),所述螺纹杆(5)的外壁下方固接有横板(11),所述横板(11)的外侧加工有三个凹槽(12),所述圆板(1)的顶部设有平衡组件(7),所述螺纹杆(5)的外壁设有夹持组件(8),所述拉钩(10)的内部外侧设有防脱组件(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梁桥式起重机,包括圆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1)的顶部固接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的顶部与起重机(3)的拉绳端固定相连,所述圆板(1)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支杆(4),所述支杆(4)的末端均固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底部固接有钢丝绳(6),所述钢丝绳(6)的底部固接有拉钩(10),所述螺纹杆(5)的外壁下方固接有横板(11),所述横板(11)的外侧加工有三个凹槽(12),所述圆板(1)的顶部设有平衡组件(7),所述螺纹杆(5)的外壁设有夹持组件(8),所述拉钩(10)的内部外侧设有防脱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梁桥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组件(7)包括卡环(701)、第一支架(702)、螺纹筒(703)和双头螺栓(704),所述卡环(701)的内部与起重机(3)的拉绳端外壁上方固定相连,所述卡环(701)的外壁与圆板(1)的顶部均固接有四个第一支架(702),所述第一支架(702)的末端均转动连接有螺纹筒(703),对应的两个所述螺纹筒(703)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双头螺栓(7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梁桥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8)包括套筒(801)、卡销(802)、套环(803)、第二支架(804)、圆杆(805)、导向环(806)、转杆(807)、圆筒(808)和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港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