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线辊筒锁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46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线辊筒锁紧装置,包括两个底板,两个底板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放线外力消失时,可通过外力向下拉动拉环,进而使得铰接杆带动凸块跟着发生偏转将支板顶起,进而使得橡胶条上升与工字型放线筒紧密贴合,对旋转的放线筒起到有效的锁紧作用,进而避免放线筒不断旋转,使得多余的线放置在地面上将线磨损,同时可有效的便民将工作人员绊倒造成误伤,并且弧形板上设置有两条橡胶条,这样避免其中一条突然损坏时,没有时间进行替换影响工作进度,而且套筒在横杆上滑动来调节两个弧形板的距离,进而使得本装置适合任何大小的放线筒,而插杆、通孔和插销的设置,可实现两个弧形板同时上升或下降,有效的控制放线筒的运作。

A locking device of pay off 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线辊筒锁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放线辊筒锁紧装置。
技术介绍
线缆的放线作业一般要用到线缆放线器,现在的放线器一般为工字结构,包括座底,座底上通过轴承转动装配有轴承,轴承上套有随其转动的线缆盘,线缆缠绕在线缆盘上,放线时,拉到线缆盘上线缆的端头,可使线缆盘绕转轴的轴线转动,从而将线缆放下来才可以用,而在放线过程中,外力的作用下使得放线筒滚动将线放下来,而当停止外力时,由于惯性放线筒仍在转动,进而使得多余的线放在地面上,这样长时间放在地面上,在人行走过程中拖拉使得线上包裹的绝缘磨损,并且容易将工作人员绊倒造成严重伤害,影响后期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放线辊筒锁紧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放线辊筒锁紧装置,包括两个底板,两个底板对称设置,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上通过销铰接连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铰接杆的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铰接杆的底面一侧与横杆顶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扭力第一弹簧,两根横杆相对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支腿之间的横杆上套有套筒,所述横杆与套筒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筒,所述弹簧筒内贴合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面与弹簧筒内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滑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端穿出弹簧筒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筒外的滑杆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在凸块的正上方,所述支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内弧面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条,所述橡胶条为弧形设置并且与弧形板弧度一致,两个竖杆相对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插杆和套管,所述套管套在插杆上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插杆和套管上均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插杆和套管通过插销固定连接,所述插销插入到插杆和套管相对应的通孔内。优选于,所述插杆的外径与套管内径相同。优选于,所述横杆和滑杆的截面均为方形。优选于,所述第一弹簧为压簧,而第二弹簧为拉簧。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放线过程中,当不需要放线,放线外力消失时,可通过外力向下拉动拉环,进而使得铰接杆带动凸块跟着发生偏转将支板顶起,进而使得橡胶条上升与工字型放线筒紧密贴合,对旋转的放线筒起到有效的锁紧作用,进而避免放线筒不断旋转,使得多余的线放置在地面上将线磨损,同时可有效的便民将工作人员绊倒造成误伤,并且弧形板上设置有两条橡胶条,这样避免其中一条突然损坏时,没有时间进行替换影响工作进度,而在弧形板上两条橡胶条选用的过程中,可通过套筒在横杆上滑动来调节两个弧形板的距离,进而使得本装置适合任何大小的放线筒,而插杆、通孔和插销的设置,可实现两个弧形板同时上升或下降,有效的控制放线筒的运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结构的局部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结构的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结构的工作示意图;图中:底板1、支腿2、横杆3、第一弹簧4、铰接杆5、拉环6、套筒7、弹簧筒8、挡块9、第二弹簧10、滑块11、滑杆12、支板13、凸块14、铰接块15、竖杆16、弧形板17、橡胶条18、插杆19、通孔20、插销21、套管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放线辊筒锁紧装置,包括两个底板1,两个底板1对称设置,所述底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腿2,所述支腿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横杆3,所述横杆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块15,所述铰接块15上通过销铰接连接有铰接杆5,所述铰接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6,所述铰接杆5的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14,所述铰接杆5的底面一侧与横杆3顶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扭力第一弹簧4,两根横杆3相对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9,所述挡块9与支腿2之间的横杆3上套有套筒7,所述横杆3与套筒7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套筒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筒8,所述弹簧筒8内贴合滑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底面与弹簧筒8内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所述滑块1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的顶端穿出弹簧筒8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筒8外的滑杆12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板13,所述支板13在凸块14的正上方,所述支板1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竖杆16,所述竖杆16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7,所述弧形板17内弧面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条18,所述橡胶条18为弧形设置并且与弧形板17弧度一致,两个竖杆16相对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插杆19和套管22,所述套管22套在插杆19上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插杆19和套管22上均设有多个通孔20,所述插杆19和套管22通过插销21固定连接,所述插销21插入到插杆19和套管22相对应的通孔20内。所述插杆19的外径与套管22内径相同。所述横杆3和滑杆12的截面均为方形。所述第一弹簧4为压簧,而第二弹簧10为拉簧。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螺栓将该装置固定在现有的推车上,并且该装置设置在放线筒的下方,同时弧形板17的弧度与放线筒旋转的方向一致,此时如图4所示状态,然后在放线过程中,当不需要放线时,放线外力消失但放线筒在惯性的作用下仍然会旋转,此时,当放线外力消失通过外力向下拉动拉环6,进而使得铰接杆5发生偏转,进一步使得凸块14跟着同步发生偏转,进一步将支板13顶起,在支板13顶起的同时,通过竖杆16使得弧形板17同步上升,进而使得橡胶条18与工字型放线筒紧密贴合,对旋转的放线筒起到有效的锁紧作用,进而避免放线筒不断旋转,使得多余的线放置在地面上将线磨损,此过程如图5所示状态,当需要放线时,再将外力松开,然后在拉簧第二弹簧10的作用下,通过使得滑块11、滑杆12和支板13的配合使用,将竖杆16、弧形板17和橡胶条18降低回到原位,并且弧形板17上设置有两条橡胶条18,这样避免其中一条突然损坏时,没有时间进行替换影响工作进度,而在弧形板17上两条橡胶条18选用的过程中,可通过套筒7在横杆3上滑动,来调节两个弧形板17的距离,进而使得本装置适合任何大小的放线筒,而插杆19、通孔20和插销21的设置,可实现两个弧形板17同时上升或下降,有效的控制放线筒的运作,当拉环6失去外力使得两个弧形板17下降时,铰接杆5在第一弹簧4的作用下回到原位,避免一直张开磕碰到工作人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线辊筒锁紧装置,包括两个底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底板(1)对称设置,所述底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腿(2),所述支腿(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横杆(3),所述横杆(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块(15),所述铰接块(15)上通过销铰接连接有铰接杆(5),所述铰接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6),所述铰接杆(5)的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14),所述铰接杆(5)的底面一侧与横杆(3)顶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扭力第一弹簧(4),两根横杆(3)相对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9),所述挡块(9)与支腿(2)之间的横杆(3)上套有套筒(7),所述横杆(3)与套筒(7)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套筒(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筒(8),所述弹簧筒(8)内贴合滑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底面与弹簧筒(8)内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所述滑块(1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的顶端穿出弹簧筒(8)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筒(8)外的滑杆(12)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板(13),所述支板(13)在凸块(14)的正上方,所述支板(1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竖杆(16),所述竖杆(16)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7),所述弧形板(17)内弧面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条(18),所述橡胶条(18)为弧形设置并且与弧形板(17)弧度一致,两个竖杆(16)相对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插杆(19)和套管(22),所述套管(22)套在插杆(19)上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插杆(19)和套管(22)上均设有多个通孔(20),所述插杆(19)和套管(22)通过插销(21)固定连接,所述插销(21)插入到插杆(19)和套管(22)相对应的通孔(20)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线辊筒锁紧装置,包括两个底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底板(1)对称设置,所述底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腿(2),所述支腿(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横杆(3),所述横杆(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块(15),所述铰接块(15)上通过销铰接连接有铰接杆(5),所述铰接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6),所述铰接杆(5)的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14),所述铰接杆(5)的底面一侧与横杆(3)顶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扭力第一弹簧(4),两根横杆(3)相对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9),所述挡块(9)与支腿(2)之间的横杆(3)上套有套筒(7),所述横杆(3)与套筒(7)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套筒(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筒(8),所述弹簧筒(8)内贴合滑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底面与弹簧筒(8)内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所述滑块(1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的顶端穿出弹簧筒(8)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筒(8)外的滑杆(12)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板(13),所述支板(13)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凤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金坛裕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