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储存的菌类保鲜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337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储存的菌类保鲜盒,涉及菌类储存保鲜装置技术领域,为解决由于产生的冷凝水不能及时排出,会导致菌类储存时间缩短;由于缺少搬运和固定装置需要外物来实现和缺少营养液来供给新陈代谢导致食用效果降低的问题。所述保鲜盒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加热片,所述置物槽的内部设置有菌类存放格,所述保鲜盒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提杆,所述保鲜盒壳体的上方设置有硅胶盖,所述硅胶盖的下方设置有密封橡胶圈,所述硅胶盖上方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旋钮,所述硅胶盖下方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旋钮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方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杆。

A convenient storage box for fung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储存的菌类保鲜盒
本技术涉及菌类储存保鲜装置
,具体为一种便于储存的菌类保鲜盒。
技术介绍
菌类是人们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的总称,具体指大型真菌中,能形成具有胶质或肉质的子实体或浚河组织,并能食用或药用的菌类。菌类的营养价值很高,且味道鲜美,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菌类在采集后很快就会失去原有的鲜味,也会失去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影响食用味觉和效果。这就需要一种保鲜盒来对菌类进行储存保鲜。目前,通常使用冰箱对采集的菌类进行储存保鲜,可是冰箱保鲜时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不能及时排出,当储存的菌类碰到冷凝水时,不但不会延长储存时间,反而会缩短储存时间;在长途运输时,需要对保鲜盒进行搬运和固定,而保鲜盒自身缺少搬运和固定装置,需要外物来实现,和在运输过程中,保鲜盒中光有适宜的环境,缺少营养液来保证菌类正常的新陈代谢,使得菌类的状态变差,使得食用效果降低。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便于储存的菌类保鲜盒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储存的菌类保鲜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由于产生的冷凝水不能及时排出,会导致菌类储存时间缩短;由于缺少搬运和固定装置需要外物来实现和缺少营养液来供给新陈代谢导致食用效果降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储存的菌类保鲜盒,包括保鲜盒壳体,所述保鲜盒壳体的下方设置有真空吸盘,真空吸盘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真空吸盘与保鲜盒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保鲜盒壳体内部的下方设置有控制器,所述保鲜盒壳体上方的内部均设置有凹槽,所述保鲜盒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加热片,且两个加热片的一端均延伸至保鲜盒壳体的内部,所述置物槽的内部设置有菌类存放格,菌类存放格设置有两组,且每组菌类存放格设置有八个,所述保鲜盒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提杆,且两个提杆均与保鲜盒壳体通过螺栓转动连接,所述保鲜盒壳体的上方设置有硅胶盖,所述硅胶盖的下方设置有密封橡胶圈,且密封橡胶圈与硅胶盖贴合连接,所述硅胶盖上方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旋钮,所述硅胶盖下方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的一端贯穿密封橡胶圈并延伸至置物槽的内部,所述旋钮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硅胶盖的内部,所述连接杆的下方设置有齿轮,且齿轮与连接杆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齿轮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杆。优选的,所述置物槽的下方设置有制冷片,且制冷片与置物槽贴合连接。优选的,两组所述菌类存放格之间设置有保鲜液存放格。优选的,所述菌类存放格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层,且海绵层的两端均延伸至菌类存放格的内部,所述海绵层的下方设置有冷凝水腔室。优选的,两个所述提杆之间通过连接环连接。优选的,所述旋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且进气管和出气管的一端贯穿硅胶盖和密封橡胶圈并延伸至密封橡胶圈的下方。优选的,两个所述滑杆与齿轮之间通过齿排啮合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滑杆的一侧均设置有插销,且两个插销的一端可以延伸至凹槽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技术装置通过在菌类存放格的内部设置的海绵层,在保鲜盒中产生的冷凝水会通过海绵层进行吸附,当海绵层吸附的冷凝水过多时,会流入到冷凝水腔室中,这样就会避免冷凝水与储存的菌类相接触,保证菌类的储存时间。解决了保鲜时产生的冷凝水不能及时排出反而会导致储存时间变短的问题。2.该技术装置通过在菌类存放格之间设置的保鲜液存放格,可以在进行长途运输时,为储存在保鲜盒中的菌类进行营养补给,避免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解决了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由于缺少营养补给,新陈代谢停止,菌类的品质降低,影响食用的问题。3.该技术装置通过制冷片、加热片、温度传感器、进气管和出气管,可以为菌类储存保鲜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解决了由于气温和空气造成储存保鲜不佳的问题。4.该技术装置通过旋钮、齿轮和滑杆,提供旋钮来带动齿轮旋转,提供改变插销与凹槽的连接关系,来对硅胶盖进行开启或关闭。解决了密封性不足导致内部保鲜环境发生变化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提竿与连接环的连接关系图;图3为本技术的置物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菌类存放格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保鲜盒壳体与提竿的连接关系图;图6为本技术的齿轮与滑杆的连接关系图。图中:1、保鲜盒壳体;2、真空吸盘;3、置物槽;4、制冷片;5、菌类存放格;6、加热片;7、提杆;8、螺栓;9、连接环;10、硅胶盖;11、旋钮;12、密封橡胶圈;13、进气管;14、温度传感器;15、滑杆;16、保鲜液存放格;17、海绵层;18、冷凝水腔室;19、齿轮;20、齿排;21、插销;22、凹槽;23、出气管;24、连接杆;25、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储存的菌类保鲜盒,包括保鲜盒壳体1,保鲜盒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真空吸盘2,真空吸盘2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真空吸盘2与保鲜盒壳体1通过螺钉连接,可以通过真空吸盘2将保鲜盒进行固定,且便于拆卸,保鲜盒壳体1内部的下方设置有控制器25,控制迅速,效率高,保鲜盒壳体1上方的内部均设置有凹槽22,保鲜盒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置物槽3,置物槽3的两侧均设置有加热片6,且两个加热片6的一端均延伸至保鲜盒壳体1的内部,可以为保鲜盒进行加温,置物槽3的内部设置有菌类存放格5,菌类存放格5设置有两组,且每组菌类存放格5设置有八个,保鲜盒壳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提杆7,且两个提杆7均与保鲜盒壳体1通过螺栓8转动连接,通过提杆7可以将保鲜盒进行搬运,保鲜盒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硅胶盖10,硅胶盖10的下方设置有密封橡胶圈12,且密封橡胶圈12与硅胶盖10贴合连接,密封橡胶圈12防止保鲜盒的密封性,硅胶盖10上方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旋钮11,硅胶盖10下方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且温度传感器14的一端贯穿密封橡胶圈12并延伸至置物槽3的内部,温度传感器14可以检测保鲜盒内部的温度,旋钮11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24,且连接杆24的一端延伸至硅胶盖10的内部,连接杆24的下方设置有齿轮19,且齿轮19与连接杆24通过螺钉连接,齿轮19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杆15。通过驱动齿轮19来带动滑杆15进行移动。进一步,置物槽3的下方设置有制冷片4,且制冷片4与置物槽3贴合连接。通过制冷片4的工作来为保鲜盒内部营造成一个适宜的环境。进一步,两组菌类存放格5之间设置有保鲜液存放格16。保鲜液存放格16内部存放的营养液可以为菌类提供营养来完成新陈代谢。进一步,菌类存放格5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层17,且海绵层17的两端均延伸至菌类存放格5的内部,海绵层17的下方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储存的菌类保鲜盒,包括保鲜盒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盒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真空吸盘(2),真空吸盘(2)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真空吸盘(2)与保鲜盒壳体(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保鲜盒壳体(1)内部的下方设置有控制器(25),所述保鲜盒壳体(1)上方的内部均设置有凹槽(22),所述保鲜盒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置物槽(3),所述置物槽(3)的两侧均设置有加热片(6),且两个加热片(6)的一端均延伸至保鲜盒壳体(1)的内部,所述置物槽(3)的内部设置有菌类存放格(5),菌类存放格(5)设置有两组,且每组菌类存放格(5)设置有八个,所述保鲜盒壳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提杆(7),且两个提杆(7)均与保鲜盒壳体(1)通过螺栓(8)转动连接,所述保鲜盒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硅胶盖(10),所述硅胶盖(10)的下方设置有密封橡胶圈(12),且密封橡胶圈(12)与硅胶盖(10)贴合连接,所述硅胶盖(10)上方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旋钮(11),所述硅胶盖(10)下方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且温度传感器(14)的一端贯穿密封橡胶圈(12)并延伸至置物槽(3)的内部,所述旋钮(11)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24),且连接杆(24)的一端延伸至硅胶盖(10)的内部,所述连接杆(24)的下方设置有齿轮(19),且齿轮(19)与连接杆(24)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齿轮(19)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杆(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储存的菌类保鲜盒,包括保鲜盒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盒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真空吸盘(2),真空吸盘(2)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真空吸盘(2)与保鲜盒壳体(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保鲜盒壳体(1)内部的下方设置有控制器(25),所述保鲜盒壳体(1)上方的内部均设置有凹槽(22),所述保鲜盒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置物槽(3),所述置物槽(3)的两侧均设置有加热片(6),且两个加热片(6)的一端均延伸至保鲜盒壳体(1)的内部,所述置物槽(3)的内部设置有菌类存放格(5),菌类存放格(5)设置有两组,且每组菌类存放格(5)设置有八个,所述保鲜盒壳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提杆(7),且两个提杆(7)均与保鲜盒壳体(1)通过螺栓(8)转动连接,所述保鲜盒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硅胶盖(10),所述硅胶盖(10)的下方设置有密封橡胶圈(12),且密封橡胶圈(12)与硅胶盖(10)贴合连接,所述硅胶盖(10)上方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旋钮(11),所述硅胶盖(10)下方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且温度传感器(14)的一端贯穿密封橡胶圈(12)并延伸至置物槽(3)的内部,所述旋钮(11)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24),且连接杆(24)的一端延伸至硅胶盖(10)的内部,所述连接杆(24)的下方设置有齿轮(19),且齿轮(19)与连接杆(24)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齿轮(19)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杆(15)。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松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联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