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膜包装结构,包括包装箱本体,所述包装箱本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和下箱体内部分别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设置有车膜卷搭接块,车模卷搭接块上设置有搭接槽,所述上箱体的开口端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紧固块,所述下箱体的开口端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紧固槽,紧固块可拆卸地插接在紧固槽中,所述上箱体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有蜂窝状板材块,所述下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固定槽,所述上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固定槽相对应的固定装置。上箱体和下箱体的设计可以很好的拆卸和组合,通过搭接槽可以很好的对成卷的汽车膜摆放,上下两个搭接槽共同组成圆形,从而可以更好的对其摆放。
A kind of automobile film packag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膜包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膜运输组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膜包装结构。
技术介绍
车膜是汽车后期使用过程中重要的配件,车膜在生产后打包成卷,然后将其输送至全国各地,现有技术中大都是直接将成卷的车膜放置在箱体中,然后对其输送,然而,在输送过程中众多箱体之间会产生挤压,容易对箱体中的车膜造成影响,严重的还有可能会造成损坏,另外,箱体大都是密封设置,如果在炎热的夏天,车膜在箱体中温度过高,则会影响车膜的粘黏度,进一步影响其后期的使用效果,另外,有的一些包装结构大都是一次性,在拆除后则无法再二次使用,从而会造成资源浪费,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膜包装结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膜包装结构,包括包装箱本体,所述包装箱本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和下箱体内部分别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设置有车膜卷搭接块,车模卷搭接块上设置有搭接槽,所述上箱体的开口端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紧固块,所述下箱体的开口端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紧固槽,紧固块可拆卸地插接在紧固槽中,所述上箱体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有蜂窝状板材块,所述下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固定槽,所述上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固定槽相对应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承接板和固定板,所述承接板一端与上箱体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板相连,所述固定板与固定槽配合设置。优选的是,所述车模卷搭接块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分别等间距的安装在容纳槽中。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车模卷搭接块分别通过胶粘的方式安装在容纳槽中。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紧固槽和紧固块分别相互对应的设置有多个。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箱体的表面设置有透明观察窗口。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承接板与上箱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折痕。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板与承接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折痕。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上分别设置有透气孔。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上箱体和下箱体的设计可以很好的拆卸和组合,通过搭接槽可以很好的对成卷的汽车膜摆放,上下两个搭接槽共同组成圆形,与成卷汽车膜的形状相同,从而可以更好的对其摆放,另外,搭接块的设计可以对汽车膜进行防护,避免了汽车膜直接摆放在箱体中,另外,紧固块和紧固槽的设计使得上箱体和下箱体不会发生晃动,通过固定板和固定槽的配合使得上箱体和下箱体结构更加牢固,从而可以更好的对其运输,透气孔的设计可以对上箱体和下箱体内部的空气流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箱体与车膜卷搭接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箱体和透明观察窗口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箱体和蜂窝板材块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上箱体,2、下箱体,3、容纳槽,4、车膜卷搭接块,5、搭接槽,6、紧固块,7、紧固槽,8、蜂窝状板材块,9、固定槽,10、承接板,11、固定板,12、透明观察窗口,13、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汽车膜包装结构,包括包装箱本体,包装箱本体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2,上箱体1和下箱体2内部分别设置有容纳槽3,容纳槽3中设置有车膜卷搭接块4,车模卷搭接块4上设置有搭接槽5,本技术的搭接槽5即为在车膜搭接块4上开设一个向下延伸的槽,可以将成卷的车膜放在槽中,上箱体1的开口端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紧固块6,下箱体2的开口端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紧固槽7,紧固块6可拆卸地插接在紧固槽7中,上箱体1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有蜂窝状板材块8,下箱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固定槽9,上箱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固定槽9相对应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承接板10和固定板11,承接板10一端与上箱体1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板11相连,固定板11与固定槽9配合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对成卷的汽车膜摆放,车模卷搭接块4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分别等间距的安装在容纳槽3中,使得汽车膜在摆放过程中更加牢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将车膜卷搭接块4与上箱体1或者下箱体2连接,车模卷搭接块4分别通过胶粘的方式安装在容纳槽3中,使得其连接更加牢固,进一步提高了对车膜卷输送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使用紧固槽7和紧固块8,紧固槽7和紧固块6分别相互对应的设置有多个,使得上箱体1和下箱体2连接更加牢固,左右不会发生晃动。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监察包装箱箱体内部情况,上箱体1的表面设置有透明观察窗口12,通过透明窗口12可以很好的看到上箱体内部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将承接板10与上箱体1连接在一起,承接板10与上箱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折痕。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将固定板11与承接板10连接在一起,固定板11与承接板10的连接处设置有折痕,本技术固定板11和承接板10均为纸板,其可以上下折弯,其折弯位置即为折痕。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使用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1和下箱体2上分别设置有透气孔13,通过透气孔13可以对上箱体1和下箱体2中的空气进行流通,疏散内部的热量。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使用时,打开上箱体1和下箱体2,将成卷的汽车膜摆放到下箱体2的搭接槽5中,然后将上箱体1盖合在下箱体2上,在盖合时,紧固块6插入到紧固槽7中,然后沿着折痕将承接板10向下折弯,然后将固定板11向内侧折弯,最后将固定板11插入到固定槽9中,从而完成上箱体1和下箱体2的固定,在对汽车膜运输过程中搭接块4可以很好的对汽车膜进行防护,不会出现箱体与汽车膜相互挤压变形的情况,另外,通过透气孔13可以循环箱体中的空气。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膜包装结构,包括包装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箱本体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2),上箱体(1)和下箱体(2)内部分别设置有容纳槽(3),所述容纳槽(3)中设置有车膜卷搭接块(4),车模卷搭接块(4)上设置有搭接槽(5),所述上箱体(1)的开口端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紧固块(6),所述下箱体(2)的开口端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紧固槽(7),紧固块(6)可拆卸地插接在紧固槽(7)中,所述上箱体(1)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有蜂窝状板材块(8),所述下箱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固定槽(9),所述上箱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固定槽(9)相对应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承接板(10)和固定板(11),所述承接板(10)一端与上箱体(1)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板(11)相连,所述固定板(11)与固定槽(9)配合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膜包装结构,包括包装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箱本体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2),上箱体(1)和下箱体(2)内部分别设置有容纳槽(3),所述容纳槽(3)中设置有车膜卷搭接块(4),车模卷搭接块(4)上设置有搭接槽(5),所述上箱体(1)的开口端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紧固块(6),所述下箱体(2)的开口端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紧固槽(7),紧固块(6)可拆卸地插接在紧固槽(7)中,所述上箱体(1)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有蜂窝状板材块(8),所述下箱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固定槽(9),所述上箱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固定槽(9)相对应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承接板(10)和固定板(11),所述承接板(10)一端与上箱体(1)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板(11)相连,所述固定板(11)与固定槽(9)配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膜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模卷搭接块(4)至少设置有两个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惠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亦虎亦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