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外罩的无人机起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276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外罩的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固定架、半球状的保护罩以及设置在保护罩内的停机平台;其中,所述保护罩的底部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停机平台设置在固定架的中间,所述保护罩包括多个瓣状的球面罩,在关闭状态下,所述多个瓣状的球面罩组合在一起形成所述半球状的保护罩;还包括用于驱动至少一个球面罩运动以让半球状的保护罩打开使停机平台暴露出来的第一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带外罩的无人机起降平台外型美观、能够节省空间,并且便于无人机的维护充电和起降。

A UAV take off and landing platform with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外罩的无人机起降平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起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带外罩的无人机起降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机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并且已经广泛应用到军事、农业、航拍等领域中。但由于目前技术的电池续航能力问题,无人机在飞行一段时间后需要降落到基站平台上进行充电,以确保无人机的正常飞行作业;另外,完成户外飞行作业的无人机需要返航至指定地点,停机等待相关人员的检修。在无人机返航到充电基站或检修点后,在复杂的户外环境下,容易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尤其是对于农业植保无人机来说,直接暴露停放在条件恶劣的野外地区中,不便于无人机的充电和检修,容易对无人机造成严重的损坏。市场上一种具体的无人机起降平台,是通过平台的移动,将无人机从室外运输到室内,从而完成对无人机的保护以及充电。但是,上述无人机起降平台需要将平台移出室外,才能实现无人机的停降和起飞,导致整个装置占用过多的空间,并且在无人机需要降落和起飞时,需要伸缩平台进入或移出室内,才能实现对无人机的运输,操作繁琐,并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外罩的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半球状的保护罩以及设置在保护罩内的停机平台;其中,所述保护罩的底部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停机平台设置在固定架的中间,所述保护罩包括多个瓣状的球面罩,在关闭状态下,所述多个瓣状的球面罩组合在一起形成所述半球状的保护罩;还包括用于驱动至少一个球面罩运动以让半球状的保护罩打开使停机平台暴露出来的第一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外罩的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半球状的保护罩以及设置在保护罩内的停机平台;其中,所述保护罩的底部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停机平台设置在固定架的中间,所述保护罩包括多个瓣状的球面罩,在关闭状态下,所述多个瓣状的球面罩组合在一起形成所述半球状的保护罩;还包括用于驱动至少一个球面罩运动以让半球状的保护罩打开使停机平台暴露出来的第一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外罩的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包括有两个球面罩,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其中一个球面罩绕着保护罩的竖直中心线往另一个球面罩的一侧转动从而打开保护罩或者两个球面罩均绕着保护罩的竖直中心线沿相反方向转动从而打开保护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外罩的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呈圆环形,且连接座上设有导向槽;所述保护罩的两个球面罩中,其中一个为活动罩,另一个为固定罩,所述活动罩滑动设置在导向槽中,所述固定罩固定设置在连接座上,所述活动罩比固定罩小,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活动罩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带外罩的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内设有用于驱动停机平台绕着轴线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停机平台呈圆形,停机平台的底部通过支撑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支撑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外罩的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机平台有多个,且多个停机平台沿竖向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有多个,多个第二驱动机构与多个停机平台一一对应;其中,多个停机平台上均设有过渡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外罩的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两个球面罩同时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由伺服电机和齿轮齿条机构构成,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齿轮齿条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树芬黄堉锦李梓旋苏成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