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油缸驱动的双花键式全航速减摇鳍执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266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摆动油缸驱动的双花键式全航速减摇鳍执行机构,包括转鳍阀组、摆动油缸、鳍轴、上支承座、下支承座、鳍,所述转鳍阀组安装在上支承座的安装板上,所述转鳍阀组输出端的油管连接摆动油缸的进出油口;所述摆动油缸与鳍轴通过渐开线花键连接;所述鳍固定连接在鳍轴后端上,由所述摆动油缸转子转动通过渐开线花键带动鳍轴及鳍转动,实现鳍的大角度正负值转变;鳍轴前端上设有前、后渐开线花键,前渐开线花键连接摆动油缸,后渐开线花键连接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摆动油缸实现鳍的大角度正负值转变,采用双渐开线花键鳍轴联接摆动油缸和侧板,实现传递扭矩传递、机械的限位和鳍的零位锁紧,用平键连接上、下支承座和鳍座,解决受剪问题。

Double key full speed fin stabilizer actuator driven by swing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摆动油缸驱动的双花键式全航速减摇鳍执行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减少船艇横摇运动的设备,特别是一种能实现全航速的非收放式减摇鳍。
技术介绍
现有减摇鳍装置已能为各式船只提供多种减摇配置方案,技术相对成熟,保证船只在中/高航速下具有良好的减摇需求,但近来年随着船只对低航速甚至零航速下减摇需求日趋迫切,为此,国内开发了减摇水舱与减摇鳍联合的综合减摇系统,即零航速下使用减摇水舱减摇,中/高航速下使用减摇水舱与减摇鳍联合减摇。但需要设计、安装、维护两套独立设备,且占用舱内空间大、重量重,增加全船排水量,进而增大航行阻力,影响航行速度及能耗,经济性欠佳。为满足市场需要,节约舱室空间,尤其是一些狭长瘦形的船型,需要使用可实现全航速的非收放式减摇鳍。传统的非收放式减摇鳍,需要两个直线油缸才能实现鳍角的正负值转变,且转动角度小,连接管路多,布置空间要求大,运转时存在相对偏摆,人员工作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采用摆动油缸后,只需一个油缸就能实现鳍大角度正负值的转变,且油缸尺寸小,仅需两根管路连接油缸进出口即可,无外露动作,整体占用空间少,安全性高,外观质量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传统非收放式减摇鳍装置执行机构的不足,满足更多的船型和工况需求。本技术提出一种摆动油缸驱动的双花键式全航速减摇鳍执行机构,通过转鳍阀组使摆动油缸转动,油缸与鳍轴渐开线花键联接,带动鳍正负角转动。其特点是:正负转角大,结构简单、紧凑,减少机构的占舱空间,执行机构与鳍座采用螺栓和平键联接,减少了船厂的安装工作量,同时节约了成本。可以实现全航速工况下的减摇功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摆动油缸驱动的双花键式全航速减摇鳍执行机构,包括转鳍阀组、摆动油缸、鳍轴、上支承座、下支承座、鳍,所述转鳍阀组安装在上支承座的安装板上,所述转鳍阀组输出端的油管连接摆动油缸的进出油口;所述摆动油缸与鳍轴通过渐开线花键连接;所述鳍固定连接在鳍轴后端上,由所述摆动油缸转子转动通过渐开线花键带动鳍轴及鳍转动,实现鳍的大角度正负值转变。进一步,所述鳍轴前端上设有前、后渐开线花键,前渐开线花键连接摆动油缸,后渐开线花键连接侧板,使侧板与鳍轴一起转动,通过侧板可实现执行机构的机械限位。进一步,所述鳍轴通过圆锥滚子轴承安装在下支承座里,下支承座与鳍座固定连接,将鳍产生的摇力矩传递给鳍座,鳍座与船体焊接为一体。进一步,所述摆动油缸前端安装鳍角反馈装置,所述鳍角反馈装置的指针安装在摆动油缸转子前端,与摆动油缸转子一起转动,所述鳍角反馈装置的的指针盘刻度线固定在摆动油缸的缸体前端,所述鳍转动的角度通过指针反馈在所述指针盘刻度线上。进一步,所述鳍通过平键与鳍轴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上支承座上安装锁紧机构,可实现鳍的零位锁紧。进一步,所述上支承座和下支承座均为圆形,与鳍座通过螺栓和平键连接,可解决受剪问题。进一步,所述支承座后端设有鳍轴密封装置,所述鳍轴密封装置由三道Y型密封圈组成,所述鳍轴外端设有轴套,轴套内外设有O形密封圈,可防止轴承润滑脂泄露和海水进入轴承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摆动油缸实现鳍的大角度正负值转变,采用双渐开线花键鳍轴联接摆动油缸和侧板,实现传递扭矩传递、机械的限位和鳍的零位锁紧,用平键联接上、下支承座和鳍座,解决受剪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非收放式全航速减摇鳍执行机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双个渐开线花键的鳍轴结构示意图;图4是带渐开线花键的侧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摆动油缸驱动的双花键式全航速减摇鳍执行机构,包括转鳍阀组1、摆动油缸2、鳍轴3、侧板4、锁紧机构5、上支承座6、下支承座7、轴承8、鳍座9、鳍轴密封装置10、平键A11、鳍12、平键B13、反馈装置14。转鳍阀组1安装在上支承座6安装板上,输出端油管连接摆动油缸2的进出油口。摆动油缸2与鳍轴3由渐开线花键连接。渐开线花键与摆动油缸2转子成为一体,摆动油缸2的转子转动通过渐开线花键带动鳍轴3转动,实现鳍12的大角度正负值转变。鳍轴3前端上设有第一、二渐开线花键3-1,3-2,第一渐开线花键3-1连接摆动油缸2,第二渐开线花键3-2连接侧板4,侧板4与鳍轴3一起转动。采用双渐开线花键的鳍轴3连接摆动油缸3和侧板4,实现传递扭矩传递、机械的限位。鳍轴3上有两圆锥滚子轴承8,安装在下支承座7里,将鳍12产生的摇力矩传递给鳍座9,鳍座9与船体焊接为一体。鳍12通过平键A11连接在鳍轴3锥端。上、下支承座6,7与鳍座9用平键B13连接,解决受剪问题。鳍角反馈装置14安装在摆动油缸2上端,指针跟着摆动油缸2转子一起转动。鳍12转动的角度通过指针反馈在指针盘刻度线上。上支承座6与下支承座7均为圆形,与鳍座9通过螺栓和平键B13连接,可解决受剪问题。其有点在于与原先的铰制孔螺栓相比,装船时不需要现场铰制螺纹孔,减少了装船的工作量。为了防止轴承润滑脂泄露和海水进入轴承内,在下支承座7末端设有鳍轴密封装置10,该鳍轴密封装置10由三道Y型密封圈组成,鳍轴3外端有轴套,轴套内外都有O形密封圈,防止海水进入,腐蚀设备。上支承座6上安装锁紧机构。锁紧机构5内设有油缸和复位弹簧,液压油进入油缸后压缩弹簧,插拔销上升解锁,当阀停止供油时弹簧复位,插拔销下落进侧板,实现将鳍锁住在零位。所述上支承座与下支承座均为圆形,与鳍座通过螺栓和平键连接,与原先的铰制孔螺栓相比,船厂不需要现场铰制螺纹孔,设备安装好后将平键敲入键槽即可,极大的减少了设备装船工作量。本实例的非收放式全航速减摇鳍执行机构,在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美观度相比于常规的减摇鳍都有很大提高,尤其适用于有全航速工况使用要求,安装空间小的船,结构简单、装船方便,可在各类船舶上大规模推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动油缸驱动的双花键式全航速减摇鳍执行机构,包括转鳍阀组、摆动油缸、鳍轴、侧板、上支承座、下支承座、鳍,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鳍阀组安装在上支承座的安装板上,所述转鳍阀组输出端的油管连接摆动油缸的进出油口;所述摆动油缸与鳍轴通过渐开线花键连接;所述鳍固定在鳍轴后端上,由所述摆动油缸转子转动通过渐开线花键带动鳍轴及鳍转动,实现鳍的大角度正负值转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动油缸驱动的双花键式全航速减摇鳍执行机构,包括转鳍阀组、摆动油缸、鳍轴、侧板、上支承座、下支承座、鳍,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鳍阀组安装在上支承座的安装板上,所述转鳍阀组输出端的油管连接摆动油缸的进出油口;所述摆动油缸与鳍轴通过渐开线花键连接;所述鳍固定在鳍轴后端上,由所述摆动油缸转子转动通过渐开线花键带动鳍轴及鳍转动,实现鳍的大角度正负值转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摆动油缸驱动的双花键式全航速减摇鳍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鳍轴前端上设有前、后渐开线花键,前渐开线花键连接摆动油缸,后渐开线花键连接侧板,使侧板与鳍轴一起转动,通过侧板可实现执行机构的机械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摆动油缸驱动的双花键式全航速减摇鳍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鳍轴通过圆锥滚子轴承安装在下支承座里,下支承座与鳍座固定连接,将鳍产生的摇力矩传递给鳍座,鳍座与船体焊接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摆动油缸驱动的双花键式全航速减摇鳍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彩繁陈俊蒋衡捷邓启亮曹长水吕辛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衡拓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