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能自行走自定位两栖稳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6573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3 12:49
本申请属于稳桩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能自行走自定位两栖稳桩系统,包括驱动单元、安装在每个行走机构上的高度调节机构、安装在主体结构架的套筒上与其转动连接的抱臂机构,抱臂机构具有桩基垂直限位环,驱动单元与行走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和抱臂机构通信连接,基于相应传感器的信息控制行走机构移动至目标工位,控制高度调节机构调节抱臂机构的高度和桩基垂直限位环的中心轴线垂直度,调整每个桩基垂直限位环之间的距离。本申请不仅可以实现在近海域自行走自定位,还可以实现在滩涂的自行走自定位,整体受风浪流影响较小,环境适应性强,可自动调整桩基导向管垂直度,满足打桩垂直度要求;可精确控制一组四桩之间的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稳桩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效能自行走自定位两栖稳桩系统


技术介绍

1、近海光伏桩基的施工环境非常复杂,而要求又很高,打桩施工难度远高于陆上光伏。不同光伏场或者同一个光伏场不同桩位都水深不一,退潮时有的十来米,有的一两米,甚至是滩涂。同一桩位也存在潮差,每天早晚水深都不一样,高潮时有四五米,低潮时一两米甚至露滩。桩基的垂直度以及四只桩基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指标较高,以满足光伏支架的安装要求。使用何种船机能够适应这样的浅海甚至滩涂环境和满足施工精度要求,还要保证施工效率和成本能令人满意,一直困扰行业。

2、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两种结构形式,第一种采用“小渔船+陆用设备”,通过在小渔船上搭载陆用打桩机,这种技术手段虽然总体成本较低,但是环境适应性差,如遇风浪导致船摆动无法施工,月有效作业时间少,无法营收平衡;安全性也差,即使风平浪静也存在大量安全风险。第二种采用海上风电建设装备来施工,虽然解决了安全性,但是适用环境有限,无法适用于滩涂,作业时需要计算好潮位变化,作业时间严重受限,更关键的是设备自身作业定位效率太低,而大型船机租金或者运行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能自行走自定位两栖稳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1)、高度调节机构(2)、抱臂机构(3)、驱动单元(4)和主体结构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自行走自定位两栖稳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垂直限位环包括第三伸缩件(31)、抱臂(32)和伸缩臂(33),所述抱臂机构(3)还包括第四伸缩件(34)和大臂(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自行走自定位两栖稳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桩系统具有对称结构,所述行走机构(1)具有至少2个,所述高度调节机构(2)和所述抱臂机构(3)均为4个,4个所述高度调节机构(2)呈矩形分布在所述行走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能自行走自定位两栖稳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1)、高度调节机构(2)、抱臂机构(3)、驱动单元(4)和主体结构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自行走自定位两栖稳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垂直限位环包括第三伸缩件(31)、抱臂(32)和伸缩臂(33),所述抱臂机构(3)还包括第四伸缩件(34)和大臂(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自行走自定位两栖稳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桩系统具有对称结构,所述行走机构(1)具有至少2个,所述高度调节机构(2)和所述抱臂机构(3)均为4个,4个所述高度调节机构(2)呈矩形分布在所述行走机构(1)的顶部,所述主体结构架(5)为矩形结构,所述主体结构架(5)的四个角均具有套筒,4个所述高度调节机构(2)的第一伸缩件的伸缩端安装在所述主体结构架(5)的套筒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能自行走自定位两栖稳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1)包括履带轮(10)和底盘(11);所述底盘(11)的两侧各安装一个所述履带轮(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能自行走自定位两栖稳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1)包括弧形座(110)、压板(111)和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所述弧形座(110),所述压板(111)为空腔结构,所述弧形座(110)和所述压板(111)均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超张兴恩徐军张海波祁世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衡拓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