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摔伤的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227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童车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防止摔伤的童车,包括推杆及其底端铰接的前脚管,前脚管的底端外侧连接有防摔板,防摔板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板,防摔板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双向扭簧,防摔板的顶端中心处设有圆环台,防摔板的顶端内侧且位于圆环台的正下方设有开口环,固定板的底面两端设有圆柱环,固定板的顶面两端均设有支杆,支杆的顶端侧面开设有方孔,固定板的内侧对称设有圆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推车前倾时,防摔板会先接触地面,在其背面双向扭簧的扭力作用下,缓解了推车的冲力,使防摔板与前脚管达到三角平衡状态,从而稳定的支撑着推车整体,避免了婴儿与地面接触,保护了婴儿安全。

A kind of stroller that can prevent falling inju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止摔伤的童车
本技术涉及童车防护
,具体为一种可防止摔伤的童车。
技术介绍
婴儿推车是童车的一种,其能够载着婴儿行驶。其广泛受到妈妈们的欢迎,可带着孩子外出散步。婴儿推车均设有扶手管,用于放置婴儿脱离座位。其后脚管之间也均设置有锁紧机构,用于锁定推车保持展开状态,其座位布套上有五点式安全带,佩戴着婴儿前胸处,避免婴儿乱动而脱离座位。需要推车在安全方面做得已经很到位了,只是有时在室外推行时,家长忙于其他事情时容易忽略路面的坡度,导致推车在没有被刹车时而顺坡滚下,只是推车前翻,容易使婴儿面部摔伤。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可防止摔伤的童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摔伤的童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婴儿推车易在坡面滚下而前翻摔伤婴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防止摔伤的童车,包括推杆及其底端铰接的前脚管,所述前脚管的底端外侧连接有防摔板,所述防摔板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防摔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双向扭簧,所述防摔板的顶端中心处设有圆环台,所述防摔板的顶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止摔伤的童车,包括推杆(1)及其底端铰接的前脚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管(2)的底端外侧连接有防摔板(3),所述防摔板(3)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板(31),所述防摔板(3)和所述固定板(31)之间设置有双向扭簧(32),所述防摔板(3)的顶端中心处设有圆环台(300),所述防摔板(3)的顶端内侧且位于所述圆环台(300)的正下方设有开口环(301),所述固定板(31)的底面两端设有圆柱环(310),所述固定板(31)的顶面两端均设有支杆(311),所述支杆(311)的顶端侧面开设有方孔(312),所述固定板(31)的内侧对称设有圆环(313),所述支杆(311)的顶端内侧连接有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摔伤的童车,包括推杆(1)及其底端铰接的前脚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管(2)的底端外侧连接有防摔板(3),所述防摔板(3)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板(31),所述防摔板(3)和所述固定板(31)之间设置有双向扭簧(32),所述防摔板(3)的顶端中心处设有圆环台(300),所述防摔板(3)的顶端内侧且位于所述圆环台(300)的正下方设有开口环(301),所述固定板(31)的底面两端设有圆柱环(310),所述固定板(31)的顶面两端均设有支杆(311),所述支杆(311)的顶端侧面开设有方孔(312),所述固定板(31)的内侧对称设有圆环(313),所述支杆(311)的顶端内侧连接有卡套(33),所述卡套(33)与所述前脚管(2)卡接配合,所述卡套(33)的一侧开口且另一侧设有方形块(330),所述方形块(330)与所述方孔(312)卡接配合,所述双向扭簧(32)的两端设有外伸头(320),所述双向扭簧(32)的中间处设有内伸头(321),所述外伸头(320)与所述圆环(313)插接配合,所述内伸头(321)与所述开口环(301)卡接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秋学胡少磊胡少杨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欧瑞斯特日用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