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源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7226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等级数据中心供配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电源管理装置。该智能电源管理装置,包括壳体和散热装置、远程终端、控制器和控制终端。该智能电源管理装置,通过设置散热装置,电气元件工作所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片机散热底座将热量带至壳体底部,通过集热柱将热量集中起来,启动电动马达,通过在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转轮,使其通过传动带带动第一转轮及第三转轮转动,由于集热柱的顶部设有凹槽活动连接,又有滑动块限制集热柱,防止其在竖直方向上的摆动,从而使得集热柱随着转动,通过集热柱的转动,能够增加热量与气体的接触,并加快散热效率,以达到便于散热,且散热效果好的效果。

An intelligent power manage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源管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等级数据中心供配电
,具体为一种智能电源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高等级数据中心中,尤其是满足国标GB50174国家A级机房内,供配电系统是正常服务交付的关键节点,在整个运行质量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供配电链路包括高压供电系统、变压器系统、低压供配电系统和UPS系统等,均采用了2N结构设计,基本满足高等级数据中心主要链路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即可达到99.99%。其中终端负荷的分配不平衡与运行数据监控问题,可能造成上级供电设备三相出现不平衡,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同时,对机房其他用电设备,也会造成影响。首先为解决此单点故障,本技术针对整个供配电链路系统中的最后一处供电设备进行重新设计,其次,现有智能电源管理装置存在着散热效果不好,严重影响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电源管理装置,具备基于高等级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中2N结构的系统高可用性,可有效减少终端负荷导致的三相不平衡情况,以及在不停电的前提下,增加和删除设备,增加使用的安全性等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源管理装置,包括壳体(1)和散热装置(2)、远程终端(3)、控制器(4)和控制终端(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远程终端(3),所述远程终端(3)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控制终端(5),所述壳体(1)内底部安装有散热装置(2);/n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散热片(201),所述散热片(201)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底部,所述散热片(2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底座(202),所述散热底座(202)的底部两端开设有凹槽(203),所述凹槽(203)内活动连接有集热柱(204),所述集热柱(204)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轮(205),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源管理装置,包括壳体(1)和散热装置(2)、远程终端(3)、控制器(4)和控制终端(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远程终端(3),所述远程终端(3)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控制终端(5),所述壳体(1)内底部安装有散热装置(2);
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散热片(201),所述散热片(201)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底部,所述散热片(2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底座(202),所述散热底座(202)的底部两端开设有凹槽(203),所述凹槽(203)内活动连接有集热柱(204),所述集热柱(204)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轮(205),所述第一转轮(205)的圆周上活动连接有传动带(206),所述传动带(206)的左端活动连接有第三转轮(208),所述壳体(1)内底部中端固定安装有电动马达(209),所述电动马达(209)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轮(207),所述第二转轮(207)的顶部通过传动轴活动连接有扇叶(210),所述壳体(1)内底部两侧开设有散热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永亮牟宝勤杨飞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中金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