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上表面的散热片,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突出于基板上表面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基板的热量集中区,所述突起部上设置有散热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基板的热量集中区设置突出于基板上表面的突起部,增大了散热面积,可以得到更大热量输出端,保证了热量集中区有足够的散热能力,实现均匀有效地散热。
A radi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器
本技术属于散热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控制盒上使用的散热器。
技术介绍
控制器是空调核心部件之一,其是否能够稳定运行会直接影响到空调系统的性能。设置于控制盒中的芯片(IPM、IGBT等)的温度是影响控制器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给控制器内的芯片(或控制电路板)进行散热,目前的解决方案是采用铝型材制成带有翅片的散热器,通过增大散热面积实现散热。散热器一般通过螺钉与芯片(或控制电路板)连接,在散热器和芯片之间涂有散热膏,芯片的热量通过接触传递给散热器,空调外机内部存在由风机产生的空气对流,空气流过散热器表面时,与散热器进行热交换,将散热器的热量传递到空气中实现散热,以降低芯片处的温度。对于散热器来说,其与芯片相接触的热量传导区域是固定的,且面积有限,而芯片不同位置的温度可能存在不同,就会导致散热器接受到的热量分布不均匀,影响散热效果。为了改善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公开号为CN10176956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在室外机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盒,在控制盒底部设置有用于散发控制线路板产生的热量的散热片,并在控制盒底部下方位于散热片的侧面设置吸气风扇,通过吸气风扇吸入冷空气冷却控制线路板后吹向散热片,从而使散热片散热更充分。该空调室外机通过设置风扇虽然达到了加强散热的目的,但新器件的加入会增加空调壳体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可实现均匀散热的散热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散热器,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上表面的散热片,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突出于基板上表面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基板的热量集中区,所述突起部上设置有散热片。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在基板的热量集中区设置突出于基板上表面的突起部,增大了散热面积,可以得到更大热量输出端,保证了热量集中区有足够的散热能力,实现均匀有效地散热。在前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突起部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连续延伸或或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前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散热片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连续延伸或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突起部和/或散热片连续或不连续的延伸,均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在前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突起部的突起表面为高度从中间向两侧递减的弧面。在前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设置于所述突起部上的散热片的底部为弯折状,这些散热片的底部呈辐射状从突起部的表面向外延伸。突起部设置为高度从中间向两侧递减的弧面的形状,可以在基板上形成圆形辐射,配合辐射状延伸的散热片时,更有利于热量的传导。在前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设置于所述突起部上的散热片的高度大于位于所述基板其它位置的散热片的高度。在前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散热片的高度从内向外递减。作为本技术散热器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所述基板上相邻散热片之间的间隙相等,或者相邻散热片之间的间隙从内向外递增。通过合理设置散热片的高度,以及散热片间的间隙,可以使各区域的热量及时有效地向外传递,有利于均匀散热,提高散热效率。作为本技术散热器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至少一片所述散热片上设置有一条或多条向外突出的加强筋。在散热片上设置向外延伸的加强筋,加强筋可以与散热片形成气流通道,从而对流经散热片的气流进行引导,具有风道的作用,有利于提升散热效果。作为本技术散热器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所述散热片的宽度从其底部向其顶部递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另一种形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附图会不依一般比例做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清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散热器包括基板1和若干散热片2。为了便于描述,将基板1和芯片相接触的表面定义为基板1的底面,则基板1的另一侧表面为基板1的上表面,散热片2设置于基板1的上表面上,散热片2的中心线与基板1的底面相垂直(图2)。本实施例的散热片2沿基板1的长度方向连续延伸(即基板的长度方向与散热片的延伸方向平行),散热片2在基板1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相邻散热片2之间的间隙可以流通空气,空气与散热片2的表面接触,从而与散热片2进行热交换。图1中虚线圈出的位置(A、B、C、D)为散热器(基板1)与芯片接触的中心位置,该区域为热源中心,是基板1的热量集中区,热量集中区位于基板1的中部,基板1从芯片接受到的热量从此处向散热器的其它各部位输送,相比于基板左右两侧的区域,该区域的温度也最高。为了将基板1中间区域的热量尽快有效的传导出去,本技术在基板1的上表面上设置向外突出于基板上表面的突起部1a,部分散热片2设置于突起部1a上,部分散热片2设置于基板1的上表面。该突起部1a可为弧形的凸起,如突起部的截面形状可为半圆的柱体,或截面形状为大于半圆的柱体,或截面形状为小于半圆的柱体,或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的柱体等,即突起部1a的外表面(突起表面)为高度从中间向两侧递减的弧面。突起部1a可沿基板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L连续延伸或不连续延伸。突起部1a在基板1的上表面上形成一个向外突出的柱面,该柱面的中心线与基板1长度方向的中心平行合。突起部1a的存在增大了基板1的散热面积,而且柱面可以形成圆形辐射,可以获得更大的热量输出端,从而可以将基板热源中心区域的热量有效的向外传导,使散热更为均匀,提高了热量的传递效率。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散热片2的表面可以加工有凸起或凹坑,从而增加散热片的散热表面积。更进一步的,可将位于基板1中间区域的散热片2的高度设置为大于基板1其它位置的散热片2的高度,以保证热量集中区域具有足够的散热能力。本实施例中位于基板1中间区域的散热片2的高度最高,其它区域的散热片2的高度从内向外逐渐降低。相邻散热片2之间的间隙可以相等,也可以为由内向外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如位于基板1外侧的散热片2间的间隙大于位于基板1中间区域的散热片2间的间隙。散热片2还可以设置为从底部到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器,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上表面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n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突出于基板上表面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基板的热量集中区,所述突起部上设置有散热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上表面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突出于基板上表面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基板的热量集中区,所述突起部上设置有散热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连续延伸或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连续延伸或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的突起表面为高度从中间向两侧递减的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突起部上的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龙,黄鉴良,黎金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威诺环境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