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麦广海专利>正文

混合式无静压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19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安全、寿命长、可实现中央供水的混合式无静压热水器,包括水箱、致热系统、冷水管和热水管;冷水管和热水管分别与水箱相通,其特征在于进水管与冷水管之间设有常闭的电控进水阀,水箱与溢水管之间设有常开的电控溢水阀,电控溢水阀和溢水管构成的溢水通道的最高溢水点接近或高于水箱最高处,所述电控进水阀和电控溢水阀的电源受水流传感器控制;出水阀为混水阀,混水阀的热水进口接热水管,混水阀的冷水进口接所述进水管,所述水流传感器设置在自来水管、进水管、混水阀及混水阀的出口构成的冷水通道中。(*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水器,特别是一种混合式无静压热水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家庭或宾馆客房用的封闭式贮水热水器供水系统,优点是可实现远距离中央供水,包括水箱、供水冷水管、安全膨胀器、出水热水管和出水阀,其中供水冷水管连接水箱与自来水管、出水热水管连接水箱与出水阀,水箱内盛有热水,该热水是致热系统(如电热管、电磁场涡流发热体——利用电磁灶的原理、微波发生器——利用微波炉的原理对水进行加热、热泵式制热系统——制冷系统的逆向工作从空气中吸收热能、太阳能集热器)加热升温而得;常态时,自来水管、水箱、出水热水管、出水阀(或混水阀)构成一个封闭体,该封闭体承受的内压至少为自来水的静水压,出水热水管可与多个出水阀(或混水阀)相接以实现中央水控;使用时打开出水阀(或混水阀),水箱中的热水在自来水管内的水压作用下将水经出水阀压出;国家标准规定封闭式电热水器水箱的额定工作压力为0.6MPa(为我国自来水最高静水压),安全膨胀器设定的动作压力一般为0.7MPa,但当热水器内的水受热时,因水温的升高造成水箱内压增大直到安全膨胀器打开泄压,所以,封闭式热水器的水箱实际上有较长时间工作在0.7MPa的高压状态;因此,这种封闭式热水器的虽然可实现远距离中央水控,但是,因为水箱长期承受高水压,水箱用材料较厚,成本高,金属水箱在高温高压作用下极易被锈蚀,从而缩短了其寿命,而当泄压阀失灵时会发生爆炸,从而造成危险,对封闭式电热水器而言,如果温控器失效而不能断电,则水温会高达140度,内胆在高温高压下其腐蚀速度远快于常态,所以,现有的这种热水器的缺点是水箱寿命短、安全性差。而现有的出口敞开式贮水式电热水器,由贮水箱、致热系统和进、出水管构成,自来水管经专用混水阀后其一支路经进水管进入水箱、另一支路作为混水阀的冷水口,与水箱相通的出水管另一端接专用混水阀内长期打开的热水口,常态时,混水阀切断进水管的通道,水箱经出水管、混水阀的热水口与大气相通,所以,与封闭式电热水器相比,出口敞开式电热水器相对较为安全而且寿命长;使用时,打开混水阀,自来水经混水阀、进水管与水箱相通,水箱内的水经出水管被压向混水阀与混水阀的冷水口汇入的冷水混合再经出水口流出;但是出水敞开式电热水器的问题是使用不方便,因为,这种敞开式电热水器必须使用专用的混水阀,混水阀损坏后,用户难以购买专用混水阀,而且极可能在产知情的情况下换上普通的混水阀,而因为普通混水阀关闭时,是将冷、热水口都关闭的,热水器处于常态时,一旦致热系统对水箱内的水加热,水箱内压会急剧升高,从而造成水箱爆炸,而且,出水敞开式电热水器使用冷水口长期打开的专用混水阀,所以,不能实现不央供水,使用不方便;在1992年2月12日公开的中国专利公告CN2096026U中,公开了一种“内藏调节阀的贮水式电热水器”,在1992年7月22日公开的中国专利公告CN2118026U中,公开了一种“出口敞开式电热水器”,上述两专利申请中的说明书均对现有的出口敞开式电热水器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在此不再多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敞开式热水器存在的不能实现中央供水而封闭式贮水热水器存在寿命短、安全性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寿命长、可实现中央供水的混合式无静压热水器。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目的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式无静压热水器,包括水箱、致热系统、冷水管和热水管;冷水管和热水管分别与水箱相通,其中致热系统可以是电热管、电磁场涡流发热体——利用电磁灶的原理、微波发生器——利用微波炉的原理对水进行加热、热泵式制热系统——制冷系统的逆向工作从空气中吸收热能、太阳能集热器等(上述致热系统中除太阳能集热器外均为电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水管与冷水管之间设有常闭的电控进水阀,水箱与溢水管之间设有常开的电控溢水阀,电控溢水阀和溢水管构成的溢水通道的最高溢水点接近或高于水箱最高处,所述电控进水阀和电控溢水阀的电源受水流传感器控制;出水阀的连接方案在以下三种方式中任选一种方式一、出水阀的进水口接出水管,出水管另一端与热水管之间设有流向出水管的单向阀,所述进水管的支管与出水管相通,所述水流传感器设置在自来水管、进水管、进水管的支管、出水管、出水阀及出水阀的出口构成的冷水通道中;方式二、出水阀的进水口接出水管,出水管另一端与热水管之间设有常闭的电控出水阀,所述进水管的支管与出水管相通,电控出水阀的电源受所述水流传感器控制,所述水流传感器设置在自来水管、进水管、进水管的支管、出水管、出水阀及出水阀的出口构成的冷水通道中;方式三、出水阀为混水阀,混水阀的热水进口接热水管,混水阀的冷水进口接所述进水管,所述水流传感器设置在自来水管、进水管、混水阀及混水阀的出口构成的冷水通道中。其工作原理是当打开出水阀或混水阀时,水流传感器检测到出水阀或混水阀打开后,控制各电控阀门动作,使电控溢水阀关闭、电控进水阀打开,水箱进入封闭式出水状态——使用状态,自来水管内的水可以经进水管、电控进水阀进入水箱将热水顶入热水管、出水管和出水阀。方式一和方式二要实现中央供水时,只需在出水管上连接多个出水阀即可,而方式三要实现中央供水则必须多个混水阀并联。所述混合式无静压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与自来水管之间设有减压阀。其作用是保证热水器在整个使用过程中不致于承受太大的水压。所述混合式无静压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设有检测其膨胀壁位置的位置检测装置,该位置检测装置与减压阀的膨胀壁构成所述水流传器。所述混合式无静压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由外壳、阻水块、活塞和压力弹簧构成,活塞与外壳的内腔滑动配合,活塞与外壳的内腔之间设有密封圈,压力弹簧设置在活塞与外壳之间,外壳内腔设有可遮挡外壳进水口的阻水块,活塞控制阻水块的运动,外壳的进水口、阻水块和活塞共同构成一个具有打开状态和微开状态的非完全关闭阀门。所述阻水块与外壳内腔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混合式无静压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进水口与自来水管之间设有常闭的机械阀,该机械阀的开关杆受所述活塞控制。活塞向外运动到最外位置时推动开关杆将机械阀关闭,该机械阀相当于进水总阀,其好处是防止各电控阀门来不及复位时先切断进水总阀。机械阀关闭后活塞停止运动,当打开出水阀后,活塞向内移动时先释放开关杆使机械阀打开。所述混合式无静压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固定有行程开关或干簧管,行程开关与活塞或干簧管与固定在活塞上的磁粒构成所述水流传感器。所述混合式无静压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热系统是电致热系统,所述水箱接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控制电致热系统的电源,而且压力传感器在水箱压力作用下动作时控制电致热系统的电源断开——即压力传感器的动作状态断开电致热系统的电源。当溢水通道被堵塞而造成水箱内压异常高时,压力传感器切断电致热系统的电源以防止水箱爆炸。所述混合式无静压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进水阀、电控溢水阀和电控出水阀集成在同一阀体、阀芯中且共用一个电磁线圈或电机驱动。所述混合式无静压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动作压力设置在0.0001MPa到0.3MPa之间。动作压力大于水箱贮满水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即可,如0.0001MPa或0.0002MPa或0.0003MPa或0.0004MPa或0.0005MPa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式无静压热水器,包括水箱、致热系统、冷水管和热水管;冷水管和热水管分别与水箱相通,其特征在于进水管与冷水管之间设有常闭的电控进水阀,水箱与溢水管之间设有常开的电控溢水阀,电控溢水阀和溢水管构成的溢水通道的最高溢水点接近或高于水箱最高处,所述电控进水阀和电控溢水阀的电源受水流传感器控制;出水阀的连接方案在以下三种方式中任选一种:方式一、出水阀的进水口接出水管,出水管另一端与热水管之间设有流向出水管的单向阀,所述进水管的支管与出水管相通,所述水流传感器设置在自来水管、进水管、进水管的支管、出水管、出水阀及出水阀的出口构成的冷水通道中;方式二、出水阀的进水口接出水管,出水管另一端与热水管之间设有常闭的电控出水阀,所述进水管的支管与出水管相通,电控出水阀的电源受所述水流传感器控制,所述水流传感器设置在自来水管、进水管、进水管的支管、出水管、出水阀及出水阀的出口构成的冷水通道中;方式三、出水阀为混水阀,混水阀的热水进口接热水管,混水阀的冷水进口接所述进水管,所述水流传感器设置在自来水管、进水管、混水阀及混水阀的出口构成的冷水通道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广海
申请(专利权)人:麦广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