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文忠专利>正文

轨道交通隧道三维移动检测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19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隧道三维移动检测小车,其包括基架、扫描仪、MCU控制器和轨道车轮组件,基架的底部设置有:在非轨道面移动的移动组件;活动连接基架底部和移动组件的活动连接组件;在移动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支撑在移动组件和基架之间以给予移动组件在竖直方向的力并使其工作状态稳定的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稳定行驶在非轨道路面的效果,活动连接组件可以自由控制移动组件在工作和收纳状态的切换,固定组件维持移动组件的工作状态,并让车身重量在竖直方向均匀分布至移动组件上,以增加活动连接组件的寿命,且使移动组件能够维持工作状态。

Three dimensional moving detection car for rail transit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交通隧道三维移动检测小车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检测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隧道三维移动检测小车。
技术介绍
轨道运输已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它包括地铁和铁路,其中存在大量的穿山和地下隧道,隧道建成后,受沿线建设施工项目、地质条件、材料性能劣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会导致隧道结构出现渗漏水(泥)、衬砌裂损及混凝土掉块等典型病害。隧道病害必须及时检测并加以治理,否则会影响轨道运输的正常运营,甚至引发风险事件或事故。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因为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广泛运用在隧道检测中,通过发射高密度的激光实现点云数据的全面采集,利用其配套的点云处理软件根据点云数据及其生成的激光全息影像可快速、准确、全面地实现地铁结构形态的快速获取及隧道病害识别。为省人省工、提高效率,将惯导、距离传感器、里程计等各种高精度的传感器与可进行高速测量数据采集的三维激光扫描仪集成在轨道小车上,协同完成高精度点云测量数据的采集,目前已经存在一种如图5所示的轨道交通隧道三维移动检测小车装置,包括基架1、扫描仪2、MCU控制器3和轨道车轮组件4,基架1用于承载所述扫描仪2和MCU控制器3,轨道车轮组件4与基架1转动连接,并至少包括一组提供行进驱动力的主动轮组件41,主动轮41组件包括与MCU控制器3电连接的驱动电机411。将一系列的检测组件设置于一辆小车上,大大增加了小车的重量,小车本身只设置有行驶于轨道上的轨道车轮组件4,因为它的材质和设计不适合在非轨道路面行驶,所以将轨道交通隧道三维移动检测小车运送至轨道上就必须需要借助车辆、复杂的机构甚至可能需要吊车,但多数隧道位于深山导致车辆和大型设备无法进入,这样检测小车移动到已铺铁轨的隧道前的运输过程尤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隧道三维移动检测小车,具备可在非轨道路面行驶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轨道交通隧道三维移动检测小车,包括基架、扫描仪、MCU控制器和轨道车轮组件,所述基架底部设置有:用于在非轨道面移动的移动组件;用于活动连接基架底部和移动组件的活动连接组件,所述活动连接组件驱动所述移动组件在收纳状态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以及用于在所述移动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支撑在移动组件和基架之间以给予所述移动组件在竖直方向的力并使其工作状态稳定的固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小车在执行检测任务时,其通过轨道车轮组件在轨道上滚动行进,此时移动组件通过活动连接组件收纳在基架下方,当检测小车在非轨道路面行进时,则通过活动连接组件将移动组件活动至工作状态,并由固定组件提供移动组件与基架之间的支撑力,由此通过移动组件在非轨道路面行进,方便检测小车的转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所述移动组件为履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履带大幅减少了路况对检测小车的限制,在恶劣路况下,履带通过性相比于普通轮更高,且具备优秀的抗翻倾和越野能力,所需要的推动力更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履带包括有三个履带轮,其中两个位于前进方向的前端,两个中的一个履带轮位于另一个履带轮的前进方向的斜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前进方向形成的倒梯形履带轮设计相比于两轮式履带大大提高了检测小车的越野能力,能够轻松越过石子,应对存在垂直高度差的路况也具备爬上爬下的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连接组件包括套筒、连杆和拉杆,所述套筒与所述移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与所述基架底部相连接,所述套筒套于所述连杆并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基架的底面固定有用于导向所述拉杆的导向滑块,所述拉杆与导向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拉杆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套筒外侧设有曲线滑槽,所述固定块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曲线滑槽内,在推拉所述拉杆带动所述固定块相对所述曲线滑槽滑动时,所述套筒旋转并带动所述移动组件在收纳状态和工作状态相互转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使与其固定连接的移动组件可围绕连杆旋转,再通过推拉拉杆使固定块做水平移动,使固定块在曲线滑槽中滑动并带动套筒旋转,已达到通过推拉拉杆控制移动组件在收纳状态和工作状态自由转化,导向滑块使拉杆只在水平面运动而不会因重力拖于地面阻碍检测小车的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曲线滑槽的起始和终止位置分别位于所述套筒两端,且从所述曲线滑槽在所述连杆横截面上的投影为圆心角成90°的扇形的弧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的滑动可使曲线滑槽转动90°,在收纳状态时移动组件为平放状态,以连杆为圆心旋转90°后移动组件垂直于水平面达到工作状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通过减振弹簧和避震器与所述基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振弹簧吸收移动组件受到的来自凹凸路面的冲击并传导,避震器抑制减振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并吸收其传导的能量,使基架、基架上部的检测设备与基架下部的移动组件、活动连接组件分离并形成两个系统,避免在恶劣路面行驶时检测小车的检测设备大量震动以造成的设备损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杆上设有铰接点,在所述拉杆完全拉出时所述铰接点位于基架俯视角度正投影的边缘外侧,所述基架的侧面设有用于卡接所述拉杆的U型卡槽,所述铰接点位于U型卡槽的正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使检测小车可在非轨道的路面移动,需要拉动拉杆,拉出后的拉杆过长且不固定会影响检测小车的运动,因此在拉杆上设置铰接点,使拉杆在拉出后可向上折叠,并在基架侧面对应的位置设置卡接拉杆的U型卡槽,当拉杆被拉动至极限位置的过程中,铰接点通过导向滑块并最终位于U型卡槽的正下方,向上折叠拉杆使其卡接于U型卡槽,此时拉杆形成L型的固定状态,以最大程度避免移动组件因受到地面冲击而使套筒与连杆产生的相对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贯穿基架上下表面的螺孔以及螺纹连接在螺孔内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上部设有可供手部转动的旋转杆,所述螺杆的下部具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底端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移动组件的嵌块,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嵌块抵接处设有供嵌入的盲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拉动拉杆使移动组件达到工作状态后,在基架上端手动旋转旋转杆,使螺杆向下旋进,并使缓冲弹簧的底端嵌块压入盲孔,此时缓冲弹簧受压压紧并和螺杆一起将检测小车的重量竖直分担到移动组件上,缓冲弹簧也具备一定的减震效果,螺杆和缓冲弹簧的组合大大减少了移动组件受到路面冲击而使套筒与连杆产生的相对转动,也分担了活动连接组件受到的扭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架在所述螺孔上方设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具有顶板,所述旋转杆穿过所述顶板并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套在手动旋转旋转杆时提供了支撑点并限制了旋转的中心,避免了因多次旋转而造成的螺孔磨损和扩大,仅供旋转杆通过的顶板和支撑套形成的封闭腔室不仅防止螺杆在水平面的位移,还起到了防尘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检测小车通过移动组件可在非轨道的路面上行驶,通过活动连接组件自由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隧道三维移动检测小车,包括基架(1)、扫描仪(2)、MCU控制器(3)和轨道车轮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1)底部设置有:/n用于在非轨道面移动的移动组件(5);/n用于活动连接基架(1)底部和移动组件(5)的活动连接组件(6),所述活动连接组件(6)驱动所述移动组件(5)在收纳状态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以及/n用于在所述移动组件(5)处于工作状态时支撑在移动组件(5)和基架(1)之间以给予所述移动组件(5)在竖直方向的力并使其工作状态稳定的固定组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隧道三维移动检测小车,包括基架(1)、扫描仪(2)、MCU控制器(3)和轨道车轮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1)底部设置有:
用于在非轨道面移动的移动组件(5);
用于活动连接基架(1)底部和移动组件(5)的活动连接组件(6),所述活动连接组件(6)驱动所述移动组件(5)在收纳状态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以及
用于在所述移动组件(5)处于工作状态时支撑在移动组件(5)和基架(1)之间以给予所述移动组件(5)在竖直方向的力并使其工作状态稳定的固定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隧道三维移动检测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5)为履带(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隧道三维移动检测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51)包括有三个履带轮(511),其中两个位于前进方向的前端,两个中的一个履带轮(511)位于另一个履带轮(511)的前进方向的斜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隧道三维移动检测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组件(6)包括套筒(61)、连杆(62)和拉杆(63),所述套筒(61)与所述移动组件(5)固定连接,所述连杆(62)的两端与所述基架(1)底部相连接,所述套筒(61)套于所述连杆(62)并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基架(1)的底面固定有用于导向所述拉杆(63)的导向滑块(64),所述拉杆(63)与导向滑块(64)滑动连接,所述拉杆(63)上设置有固定块(631),所述套筒(61)外侧设有曲线滑槽(611),所述固定块(631)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曲线滑槽(611)内,在推拉所述拉杆(63)带动所述固定块(631)相对所述曲线滑槽(611)滑动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文忠
申请(专利权)人:潘文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