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电路及照明装置
本技术涉及照明
,特别涉及节能电路及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调光调色产品中最少有一路白光和一路彩光,因白光的VF值与彩光的VF值相差较大,需要两个不同的电源来实现两路不同电压输出的需求,或者在变压器次级侧输出两个绕组,需要用两路并列整流滤波得到两路不同的电压,一路输出白光需求的电压,另一路直接从另一绕组整流滤波得到彩光所需的电压,此时电路复杂且成本较高。此种方案的成本较高及对应的控制方式较为复杂。另外,传统调光调色产品的空载功耗只能做到0.5W以下,而没有办法做到0.2W以下。随着智能产品的越来越多,对产品的待机功耗要求也是越来越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节能电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调光调色产品的功耗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节能电路,所述节能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第一稳压电路、控制电路、恒压环路以及负载电路;其中,所述电源电路包括输出端,用于输出电压;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受控端,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恒压环路电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导通/断开,并在第一稳压电路导通时,将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稳压后输出至所述负载电路。可选地,所述节能电路还包括:r>第二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电压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稳压电路断开时,将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稳压后输出至所述负载电路。可选地,所述负载电路包括第一点亮电路和第二点亮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和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点亮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点亮电路的输入端为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点亮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点亮电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点亮或熄灭;所述第二点亮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点亮电路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点亮或熄灭;其中,所述第一稳压电路导通时,所述第一点亮电路点亮,所述第二点亮电路熄灭;所述第一稳压电路断开时,所述第二点亮电路点亮,所述第一点亮电路熄灭。可选地,所述第一点亮电路的LED为彩光LED,所述第二点亮电路的LED为白光LED。可选地,所述第一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管和开关电路,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阳极与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电路的受控端为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受控端;或者,所述第一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开关电路,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受控端;或者,所述第一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稳压调整管,所述第一稳压调整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稳压调整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稳压调整管的调整端为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受控端。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为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为所述开关电路的受控端。可选地,所述第二稳压电路包括第二稳压管,所述第二稳压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稳压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稳压管的输出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稳压管的输出电压;或者,第二稳压电路包括第二稳压调整管,所述第二稳压调整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稳压调整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稳压调整管的调整端与一分压电路连接。可选地,所述节能电路还包括光耦隔离电路,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光耦隔离电路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或者,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电路及所述第二稳压电路通过所述光耦隔离电路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可选地,所述电源电路包括EMI电路、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变换电路和第二整流滤波电路,所述EMI电路的输入端接入电源,所述EMI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变换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恒压环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节能电路。本技术通过在一种节能电路设置电源电路、第一稳压电路、控制电路、恒压环路以及负载电路。所述电源电路输出电压,所述控制电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导通/断开,并在第一稳压电路导通时,将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稳压后输出至所述负载电路。其中,第一稳压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导通时,对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稳压后输出,此时可以使得输出的电压保持在一个较低值,降低产品的功耗,同时也不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从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调光调色产品的功耗较大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节能电路的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节能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节能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节能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节能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节能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节能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节能电路的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第一稳压电路、控制电路、恒压环路以及负载电路;其中,/n所述电源电路包括输出端,用于输出电压;/n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n所述第一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受控端,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恒压环路电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n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导通/断开,并在第一稳压电路导通时,将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稳压后输出至所述负载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第一稳压电路、控制电路、恒压环路以及负载电路;其中,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输出端,用于输出电压;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受控端,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恒压环路电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导通/断开,并在第一稳压电路导通时,将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稳压后输出至所述负载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电路还包括:第二稳压电路,所述第二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电压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稳压电路断开时,将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稳压后输出至所述负载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电路包括第一点亮电路和第二点亮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和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三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点亮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点亮电路的输入端为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点亮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点亮电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点亮或熄灭;
所述第二点亮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点亮电路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点亮或熄灭;
其中,所述第一稳压电路导通时,所述第一点亮电路点亮,所述第二点亮电路熄灭;所述第一稳压电路断开时,所述第二点亮电路点亮,所述第一点亮电路熄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亮电路的LED为彩光LED,所述第二点亮电路的LED为白光LED。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管和开关电路,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阳极与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电路的受控端为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受控端;或者,
所述第一稳压电路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新,章宗星,黄冬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和而泰智能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