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113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组,包括壳体,壳体内腔的顶端设有顶盖,顶盖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固定槽外侧的保护腔,保护腔内活动套接有固定杆,可以对锂电池组进行快捷拆卸;锂电池组的侧面设置有石墨散热板,石墨散热板与壳体之间安装有风扇,可将锂电池组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到石墨散热板上并吹向壳体,再从壳体两侧的散热槽排出。该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组具有拆卸方便、散热快等优点,是汽车用锂电池组方面的创新。

Lithium battery pack for new energy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组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组。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日臻成熟,混合动力汽车技术亦趋于完善,其中动力电池是各种电动汽车的主要能量载体和动力来源,也是电动车辆的主要组成部分,电动汽车多采用锂电池组向汽车提供动力,为提高锂电池外壳的能量密度,一个锂电池组外壳中往往需要安装多个锂电池单体。目前常用的锂电池组在锂电池与外壳之间通常都是使用螺栓等硬性连接方式连接的这种连接方式在锂电池组遭到撞击使容易直接导致锂电池单体受到巨大的冲击力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其次采用这种连接方式在进行锂电池组的检修和更换时拆卸十分的麻烦,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同时,锂电池组在工作时,由于自身放电作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这些热量通常会积聚在外壳里,如不能及时散热将会存在安全隐患,长此以往也会缩短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组,具备方便拆卸锂电池组和散热性能优良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顶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固定槽外侧的保护腔,所述保护腔内活动套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端与所述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固定杆位于保护腔内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贯穿所述壳体的侧壁且与所述固定槽活动卡接,所述顶盖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锂电池组,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锂电池组上下两侧的石墨散热板,所述石墨散热板与所述壳体内腔之间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壳体的上下两侧开设有位于所述石墨散热板外侧的散热槽。优选的,所述壳体顶端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螺栓,所述保护盖通过螺栓与所述壳体上的固定板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锂电池组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板,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内开设有为位于所述下固定板正下方的卡槽,所述下固定板与所述卡槽活动卡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宽度与所述固定槽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卡槽的宽度与所述下固定板的宽度相适配。优选的,所述保护盖的左右两端固定有把手。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组,通过锂电池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上固定板与顶盖之间活动连接,通过拉动固定杆,固定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外位移脱离固定槽,此时顶盖与上固定板之间便以分离,同时顶盖与上固定板之间的减震弹簧能缓冲锂电池组受到的震动防止撞击,下固定板与底板之间才用卡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向上提起锂电池组即可完成拆卸,实现了方便拆卸锂电池组的优点。2、该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组,通过在锂电池组的侧面设置有石墨散热板,锂电池组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到石墨散热板上,石墨散热板与壳体之间的风扇开始工作,将石墨散热板的热量吹向壳体,从而从壳体两侧的散热槽排出,将锂电池组工作产生的热量排出,实现了散热性能优良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观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壳体;2、保护盖;3、固定板;4、螺栓;5、顶盖;6、减震弹簧;7、锂电池组;8、上固定板;9、下固定板;10、底板;11、卡槽;12、固定槽;13、固定杆;14、保护腔;15、弹簧;16、把手;17、散热槽;18、石墨散热板;19、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组,包括壳体1,壳体1为金属材质制成的,壳体1内腔的顶端设有顶盖5,顶盖5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12,壳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固定槽12外侧的保护腔14,保护腔14内活动套接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15,弹簧15的左端与壳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弹簧15的右端与固定杆13位于保护腔14内的左端固定连接,固定杆13贯穿壳体1的侧壁且与固定槽12活动卡接,顶盖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6,减震弹簧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8,上固定板8为橡胶材质制成的,上固定板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锂电池组7,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位于锂电池组7上下两侧的石墨散热板18,石墨散热板18的厚度约为3mm,石墨散热板18与壳体1内腔之间固定安装有风扇19,风扇19由其后部的电机驱动,动力来源来自锂电池组7,壳体1的上下两侧开设有位于石墨散热板18外侧的散热槽17。进一步地,壳体1顶端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壳体1的顶端设有保护盖2,保护盖2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螺栓4,保护盖2通过螺栓4与壳体1上的固定板3活动连接。进一步地,锂电池组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板9,壳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10,底板10内开设有为位于下固定板9正下方的卡槽11,下固定板9与卡槽11活动卡接。进一步地,固定杆13的宽度与固定槽12的宽度相适配,卡槽11的宽度与下固定板9的宽度相适配。进一步地,保护盖2的左右两端固定有把手16。工作原理:该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组在使用时,锂电池组7开始工作放电产生大量的热量传导到石墨散热板18上,石墨散热板18与壳体1之间的风扇19开始工作,将石墨散热板18的热量吹向壳体1,从而从壳体1两侧的散热槽17排出,将锂电池组7工作产生的热量排出,锂电池组7受到撞击时,顶盖5与上固定板8之间的减震弹簧6受到冲击产生形变抵消冲击力,当需要拆卸时,通过拉动固定杆13,固定杆13在弹簧15的作用下,向外位移脱离固定槽12,此时顶盖5与上固定板8之间便以分离,向上提起锂电池组7,将下固定板9从底板10上的卡槽11分离,此时便方便将锂电池组7与壳体1之间完成了分离。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的顶端设有顶盖(5),所述顶盖(5)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12),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固定槽(12)外侧的保护腔(14),所述保护腔(14)内活动套接有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左端与所述壳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5)的右端与所述固定杆(13)位于保护腔(14)内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3)贯穿所述壳体(1)的侧壁且与所述固定槽(12)活动卡接,所述顶盖(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6),所述减震弹簧(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8),所述上固定板(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锂电池组(7),所述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锂电池组(7)上下两侧的石墨散热板(18),所述石墨散热板(18)与所述壳体(1)内腔之间固定安装有风扇(19),所述壳体(1)的上下两侧开设有位于所述石墨散热板(18)外侧的散热槽(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的顶端设有顶盖(5),所述顶盖(5)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12),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固定槽(12)外侧的保护腔(14),所述保护腔(14)内活动套接有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左端与所述壳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5)的右端与所述固定杆(13)位于保护腔(14)内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3)贯穿所述壳体(1)的侧壁且与所述固定槽(12)活动卡接,所述顶盖(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6),所述减震弹簧(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8),所述上固定板(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锂电池组(7),所述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锂电池组(7)上下两侧的石墨散热板(18),所述石墨散热板(18)与所述壳体(1)内腔之间固定安装有风扇(19),所述壳体(1)的上下两侧开设有位于所述石墨散热板(18)外侧的散热槽(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正烯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