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音响的防摔外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挡板,两个挡板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抵板,所述抵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固定壳的内部活动连接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活动杆,活动杆的表面套设有支撑块,支撑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前侧与固定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活动杆远离支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本体、固定壳、挡板、抵板、卡块、限位机构、第一通孔、拉手、支撑柱、固定块、卡柱、卡槽、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音响没有具备对外壳进行防护功能,造成音响的损坏的问题。
An anti falling shell for s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响的防摔外壳
本技术属于音响
,尤其涉及一种音响的防摔外壳。
技术介绍
音响是一种声音还原设备全频音箱、吸顶喇叭、音柱、线阵音箱、阵列式音箱、高音喇叭、低音炮,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场效应管四个阶段。音响是一种声音还原设备,音箱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越来越多,而移动式户外音箱也逐渐成为大家户外的必备品,通常对使用户外音箱的时候,因为经常需要对户外用音箱进行搬动和运输,因此需要一种防止外壳损坏机构,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音响没有具备对外壳进行防护功能,造成音响的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音响的防摔外壳,具备防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音响没有具备对外壳进行防护功能,造成音响的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音响的防摔外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挡板,两个挡板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抵板,所述抵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固定壳的内部活动连接限位机构。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套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前侧与固定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远离支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活动杆的前侧贯穿至第一通孔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拉手的表面套设有防滑纹。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支撑柱的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卡柱。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卡块的表面开设有与卡柱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卡块贯穿至固定壳的内部并与卡柱接触。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本体、固定壳、挡板、抵板、卡块、限位机构、第一通孔、拉手、支撑柱、固定块、卡柱、卡槽、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使用,当安装抵板时,使用者拉起拉手,固定块的移动带动着卡柱,这时使用者拿起抵板把卡块卡入卡槽,然后使用者松开拉手,弹簧回力卡柱贯穿凹槽,完成安装,当需要拆卸拉手时,使用者拉起拉手,卡柱退出对凹槽的限位,使用者取出抵板,完成拆卸,解决了现有的音响没有具备对外壳进行防护功能,造成音响的损坏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机构,有效的实现了卡柱对卡块的固定,防止了卡块在安装后的移动,从而增加了对卡块固定的作用。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通孔、拉手和防滑纹的配合使用,方便了对活动杆的压缩,防止了活动杆在使用时的偏移。4、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柱、固定块和卡柱的配合使用,有效的实现了对卡槽的固定,防止了卡槽在安装后发生偏移,且实现了对卡槽进行限位的作用。5、本技术通过设置卡槽,方便了卡块的固定,减少了卡块在安装时的摩擦力,增加了本技术使用的便捷。6、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使用,有效的实现了对支撑块移动的限位,防止了支撑块在移动时发生偏移,且实现了对支撑块的移动轨迹进行限位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固定壳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中:1、本体;2、固定壳;3、挡板;4、抵板;5、卡块;6、限位机构;601、活动杆;602、支撑块;603、弹簧;604、连接块;7、第一通孔;8、拉手;9、支撑柱;10、固定块;11、卡柱;12、卡槽;13、滑块;14、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响的防摔外壳,包括本体1,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2,固定壳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挡板3,两个挡板3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抵板4,抵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5,固定壳2的内部活动连接限位机构6。参考图3,限位机构6包括活动杆601,活动杆601的表面套设有支撑块602,支撑块60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弹簧603,弹簧603的前侧与固定壳2的内部固定连接,活动杆601远离支撑块6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04。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机构6,有效的实现了卡柱11对卡块5的固定,防止了卡块5在安装后的移动,从而增加了对卡块5固定的作用。参考图3,固定壳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7,活动杆601的前侧贯穿至第一通孔7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拉手8,拉手8的表面套设有防滑纹。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通孔7、拉手8和防滑纹的配合使用,方便了对活动杆601的压缩,防止了活动杆601在使用时的偏移。参考图3,连接块604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9,两个支撑柱9的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10,固定块10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卡柱1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柱9、固定块10和卡柱11的配合使用,有效的实现了对卡槽12的固定,防止了卡槽12在安装后发生偏移,且实现了对卡槽12进行限位的作用。参考图3,卡块5的表面开设有与卡柱11配合使用的卡槽12,卡块5贯穿至固定壳2的内部并与卡柱11接触。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卡槽12,方便了卡块5的固定,减少了卡块5在安装时的摩擦力,增加了本技术使用的便捷。参考图3,支撑块60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3,固定壳2的内部开设有与滑块13配合使用的滑槽14。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滑块13和滑槽14的配合使用,有效的实现了对支撑块602移动的限位,防止了支撑块602在移动时发生偏移,且实现了对支撑块602的移动轨迹进行限位的作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当安装抵板4时,使用者拉起拉手8,拉手8的移动带动着支撑块602并挤压弹簧603,同时支撑块602的移动带动着连接块604,连接块604的移动带动着支撑柱9,支撑柱9的移动带动着固定块10,固定块10的移动带动着卡柱11,这时使用者拿起抵板4把卡块5卡入卡槽12,然后使用者松开拉手8,弹簧603回力卡柱11贯穿凹槽,完成安装,当需要拆卸拉手8时,使用者拉起拉手8,卡柱11退出对凹槽的限位,使用者取出抵板4,完成拆卸。综上所述:该音响的防摔外壳,通过设置本体1、固定壳2、挡板3、抵板4、卡块5、限位机构6、第一通孔7、拉手8、支撑柱9、固定块10、卡柱11、卡槽12、滑块13和滑槽14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音响没有具备对外壳进行防护功能,造成音响的损坏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响的防摔外壳,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2),所述固定壳(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挡板(3),两个挡板(3)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抵板(4),所述抵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5),所述固定壳(2)的内部活动连接限位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响的防摔外壳,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2),所述固定壳(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挡板(3),两个挡板(3)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抵板(4),所述抵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5),所述固定壳(2)的内部活动连接限位机构(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响的防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活动杆(601),所述活动杆(601)的表面套设有支撑块(602),所述支撑块(60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弹簧(603),所述弹簧(603)的前侧与固定壳(2)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601)远离支撑块(6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0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音响的防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义华,
申请(专利权)人:志合塑胶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