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清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暖风系统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暖风系统包括:液力变矩器,变矩器油散,和散热器,所述液力变矩器内有能够流动通过的油;所述变矩器油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液力变矩器并联;所述散热器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液力变矩器并联;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能够控制油进入第一管路和/或第二管路。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暖风系统中将从变矩器流出的高温油引到车内,替代传统水暖式暖风系统中的冷却液,通过散热器给车内采暖,高温油的温度高于传统水暖式暖风系统中工程机械车辆的水温,对车内提温速度快且不影响车辆动力性,高温油采暖时不经过变矩器油散具有油耗低和成本低的优点。
Heating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vehicle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暖风系统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车辆
本技术涉及清洁
,具体涉及一种暖风系统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工程机械车辆,如装载机和推土机大部分都采用水暖式暖风系统(水暖式暖风系统:将工程机械车辆机体内的热冷却液引到车内,通过散热器给车内采暖),将工程机械车辆机体内的热冷却液引到车内,通过散热器给车内采暖。随着人们对车辆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对采暖系统的各方面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水暖式暖风系统在工程机械车上经常会有暖风不热现象。为了解决水暖式暖风系统的暖风不热问题,从整车配置着手,一般会有几个方法:(a)、增大暖风水管的流量,在此情况下会增加水泵负载,使整车的油耗增大,不利于经济性;(b)、将节温器的初开温度提高,这样会使工程机械车辆高温到限扭温度的时间缩短,对夏季高温特殊地区负荷较大的车辆动力性有影响;(c)、降低风扇(电控风扇)一速或二速的转速,使工程机械车辆水温升高快,低负荷时温度也会相对高些,但是在夏季使用时还需把风扇转速调回来,否则会出现水温升高过快、整车油耗高等问题,这样造成人力及运营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水暖式暖风系统油耗大,对车辆动力性有影响和成本高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暖风系统,其中,包括:液力变矩器,所述液力变矩器内有能够流动通过的油;变矩器油散,所述变矩器油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液力变矩器并联;散热器,所述散热器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液力变矩器并联;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能够控制油进入第一管路和/或第二管路。根据本技术的暖风系统中将从变矩器流出的高温油引到车内,替代传统水暖式暖风系统中的冷却液,通过散热器给车内采暖,高温油的温度高于传统水暖式暖风系统中工程机械车辆的水温,对车内提温速度快且不影响车辆动力性,高温油采暖时不经过变矩器油散具有油耗低和成本低的优点。另外,根据本技术的暖风系统,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且靠近所述变矩器油散进口处;所述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且靠近所述暖风散热器进口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二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且靠近所述变矩器油散出口处;所述第四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且靠近所述暖风散热器出口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控制阀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阀接收到所述控制器的信号,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开启或关闭。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暖风开关,所述暖风开关控制所述控制器发出信号。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对应于所述暖风散热器设置的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用于对所述暖风散热器进行散热。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进油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油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油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油端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的所述控制阀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进油端或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油端。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为单向阀或截止阀。技术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工程机械车辆,具有如上所述的暖风系统。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暖风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其中,1-液力变矩器;2-暖风散热器;3-鼓风机;4-第一控制阀;5-第二控制阀;6-第三控制阀;7-第四控制阀;8-控制器;9-暖风开关;10-变矩器油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暖风系统,其中,包括:液力变矩器1(由泵轮、涡轮、导轮组成的液力元件,安装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起传递转矩、变矩、变速及离合的作用),变矩器油散10,散热器和控制阀;液力变矩器1内有能够流动通过的油;变矩器油散10通过第一管路与液力变矩器1并联;散热器通过第二管路与液力变矩器1并联;控制阀能够控制油进入第一管路和/或第二管路。具体地,工程机械车辆上,在液力变矩器1的出油口增加管路,在使用暖风的时候,通过控制阀控制管路开启或关闭,使液力变矩器1的油能够流经暖风散热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液力变矩器,所述液力变矩器内有能够流动通过的油;/n变矩器油散,所述变矩器油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液力变矩器并联;/n暖风散热器,所述暖风散热器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液力变矩器并联;/n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能够控制油进入第一管路和/或第二管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力变矩器,所述液力变矩器内有能够流动通过的油;
变矩器油散,所述变矩器油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液力变矩器并联;
暖风散热器,所述暖风散热器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液力变矩器并联;
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能够控制油进入第一管路和/或第二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
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且靠近所述变矩器油散进口处;
所述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且靠近所述暖风散热器进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二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
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且靠近所述变矩器油散出口处;
所述第四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且靠近所述暖风散热器出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阀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阀接收到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昌水,卢吉国,张忠峰,李秀山,张伟龙,李彤,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